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青春簡史·森林唱遊 > 第25章 第十一章 選擇

第25章 第十一章 選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澍收到家裡的轉賬,整整一萬元。父親在電話中說,前段時間五一假期,接了不少遊客,收入頗豐;加上此前積累的部分,湊整轉給李澍買電腦,讓他自己勞逸結合,不要辛苦做家教。

“不用這麼多。”李澍推辭,“我也攢了幾千。家裡冰箱的密封性都不好了,你們換個新的吧。”

電話中傳來父親李東明爽朗的笑聲:“什麼密封性不好啊?就是你媽沒關嚴實。”

母親趙春萍抗議:“那密封條就是老化了,以前一推就吸上了,現在得使勁兒按才行,關不嚴就進水汽!”

李澍說:“那就換一個吧。”

母親又改了口風:“那倒不用,壓縮機又沒事兒,還能用。”

“不用總惦記着給我寄錢什麼的,我這兒都挺好的。家教就在跟前兒,高中的内容我都還記得,不累。”李澍又叮囑父母,“我爸那個腰,該去複查就複查,那幾個康複的動作還得繼續做。你倆都是,有什麼不舒服,記得去醫院,别就吃去疼片。”

李東明語氣似是不耐煩:“知道了,知道了。”但聽起來卻也是喜滋滋的。

李澍的課業一直沒有松勁兒,在全學年成績也處于中上。

大二伊始要劃分專業,因此在大一的春夏之交,學院連續舉行了若幹場專業分流宣講會。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介紹各專業和學科的課程設置、發展方向、畢業生去向等,也有高年級師兄師姐或是畢業生交流經驗。

有幾位老師和高年級代表紛紛提到,在選擇專業時,是要讓合适的人,選到合适的專業。

要考慮自己的理想、興趣和特長,要在學習和科研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和成就感。

不要怕問題和挑戰,要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

更要對未來有信心,把握發展機遇,與其思考哪個專業更有‘錢途’,去預判未來,不如提高個人競争力,成為專業内搶手的頂尖人才。

在宣講會上,李澍也見到了程峻齊。他作為優秀本科生代表,和師弟師妹分享了大三進入實驗室後的心得,以及他加入實驗室兩年來參與的項目與收獲。

看到他在台上從容自若的氣度,李澍不禁想起在攀岩友誼賽中,那些屢獲佳績的特招運動員,還有運動會賽場上将衆人遠遠甩開的接力選手。

有人比你更有天賦、更加努力,甚至出發更早。

在你蹒跚學步,甚至還要在迷霧中摸索前行方向的時候,他們已經到達了看似不可企及的高度。

然而這些人,不僅僅是競争者,也是先行者,是領路人。

李澍想起那天聚餐時,方拓說過的一番話:“每個登頂雪山的人,都是從大本營出發的。”

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自然,有人先看到峰頂的無限風光;但他現在應當關注的,不是和對方一較高下,而是自己如何繼續攀登。

就像攀岩一樣,多思考,補短闆,持之以恒。

掉下來再繼續爬起,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攻克,每次嘗試,都能在岩壁上進步一些。即使短時間内不能超越對方,總可以超越過去的自己。或許在某一天,就能與那些先行者比肩。

但那天,方拓也私下和李澍說了幾句話。

他說:“你爬得很穩。看得出來,曉唱和我教給你的,你都認真練習了。但另一方面,你是個新手啊,面對新線路時,拿出你的激情和創意來!你可以更猛一些,更拼一些!不要怕犯錯,不要怕失敗!”

最初填報高考志願時,許多高中生和家長,甚至是高中的老師們,對各個大學的專業名目和課程設置并沒有清晰的認知。

即使進入大學,未來的圖景仍飄渺遙遠。

李澍高中時成績優異,便擁有了随心選擇的權利。信息科學是衆多高分生的首選,所以報考這個學院,是他無需猶豫和思考的選擇。傳統的計算機技術也是老牌優勢專業,無論怎麼看,都更為保險穩定。

相對而言,智能科學等新興的領域中,即使在學界,各種觀點都充滿沖突,沒有定論。但正是這種不确定性,讓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會後程峻齊看到李澍,熱情地招呼他,問他是否有了确定的意向。

李澍點頭:“我有點,想選智能科學。”

“我現在做的也可以歸到智能科學方向,我看好它的發展前景,但之前我選的是傳統的計算機技術。”程峻齊說,“智能科學系還是比較新,在國内就七八家大學有。不像傳統計算機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有完善的國際标準的教學體系,成熟的知識框架。我其實也是到了大四,才開始深度接觸這些。”

“我明白,不過,還是想試試。”李澍并不猶豫。

幾天宣講會下來,他也無數次反複,扪心自問:是走一條更為保險的路,還是去探索别人眼中相對未知的世界。

來到大學後,李澍最深的感受,就是和按部就班的高中生活相比,他如同從平靜的湖泊進入風雲激蕩的海洋,要不斷與風浪搏擊,還要尋找自己的航向。

時常恐懼,也時常鬥志昂揚。

現在他再次面臨未來的抉擇,想要構架一個怎樣的知識背景,想要有怎樣的發明創造,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而不是家庭、親友和社會如何看待他。

不是那些貼在身上的标簽。

“之前跑接力我就看出來了,你有沖勁兒,也能堅持。”程峻齊笑了笑,也不多勸,“選這個專業沒問題,但基礎核心課不能丢。”

“謝謝師兄。”

“哦,對了。下周五我請幾位社團的朋友一起吃個飯,去唱個歌,祁飛和曉唱也在,一起來吧。”

李澍略猶豫,找了個理由拒絕:“我就不去了,那天還有家教。”

“這樣啊……我們可能會唱個通宵,到時候我把地址發你,有空就過來吧。”

李澍基本确定了專業選擇,又看了一下幾個實驗班的課程設置,也在BBS上翻閱經驗貼,大緻規劃了大二的學習計劃。

此外課餘生活也依舊忙碌,除了日常的攀岩訓練,他也因為運動會上的出色表現,被學院同學們拉去組隊,參加學校的環湖“5+2”接力跑——每隊五名男生,兩名女生,不限棒次接力,總共完成半程馬拉松的距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