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言許是沒想到她的态度會突然轉變,高興地打來電話念叨了一個鐘頭,一邊連報好幾項選題,一邊還不忘叮囑她好好養傷。
除了溫言和學校工作對接以外,喬之在家休息的這麼些天裡幾乎沒什麼别的社交活動。驟然增多的獨處也切斷了有關何舟澤的消息,他們沒再見過面。
兩周後的星期五傍晚,《曠野之聲》在鳳鳴島錄制的那期節目準時播出。
喬之本不打算看,但祝聲第一時間就發了消息提醒她。她在心裡說服自己,隻是随便看一眼,免得被人發現她刻意的避嫌。
更何況祝聲還發了一條消息,讓她很難不在意。
【海洋界不知名人士:何舟澤是不是給你發了月亮?】
最後她還是打開了視頻軟件。
《曠野之聲》一期節目分為了上下集,上集的主要内容是野外尋找靈感,下集則是正式舞台。這周放出的是第二期上集,正是他們在鳳鳴島錄制的内容。
節目伊始,幾位嘉賓在海灘邊露營夜聊。為了活躍氣氛,節目組設計了幾個小遊戲,嘉賓之一張芙年紀比在場的其他歌手都大,并不擅長玩遊戲,因此早早就淘汰出局。
那天晚上将近滿月,月光如水,照亮了大片沙灘,細沙瑩瑩。
張芙笑說:“年紀大了不适合玩遊戲,還是看風景适合我。今天晚上的月亮好漂亮。”
說着便拿出手機拍起照片。
何舟澤似乎運氣不好,第二把也輸掉了遊戲下場。他貼心地拉了兩把椅子,道:“我也來陪張老師看月亮。”
他陪張芙聊了一會兒天,也跟着拍了張月亮的照片,低頭在手機上搗鼓了半刻。
這時大家都結束了,沈星馳湊過來看何舟澤拍的月亮,贊歎道:“阿澤哥拍的月亮真好看。”
正巧下一個遊戲就是默契考驗,具體玩法是在不告知通關條件的情況下讓不在場的好友給出預期回複。
有人聽到沈星馳的話,順勢提議将第一關的獲勝條件設置為讓對方發一張月亮的照片。
還沒往下看,喬之就猜到了走向。那天晚上,她和何舟澤互贈了一輪圓月。她以為那是他們倆獨享的月亮,卻忘記了月亮從來不專屬于某一個人。
果不其然,他是第一個完成的人——隻用了不到三十秒。
節目嘉賓之一張芙笑着打趣:“小何給誰發了月亮呀?這麼快就赢了。”
“當然是最有默契的人。”何舟澤笑吟吟地回應。
在場的人忍不住八卦,他收起手機,三言兩語就繞開了話題。不過那晚何舟澤的心情顯然很好,他微挑的眉頭裡隐含着欣喜。
第二天一早,幾位嘉賓各自出發在島上尋找創作靈感。何舟澤選擇獨自探索,一路往人迹罕至的小島深處鑽,最後竟繞進了一個廢棄村落。
目光所及皆是低矮破敗的屋舍,腳底的石闆路遍布青苔。灰綠色的周圍色像是一層天然濾鏡,村落在這片灰暗中沉沉入睡。
“這好像是一個廢棄的村子。”他輕哼着歌,手持相機在原地轉了一圈,向觀衆展示了四周的環境。
何舟澤像是忽然闖進秘境的外來者,帶來不屬于這個地方的生機。
他伸手切換了後置鏡頭,将相機湊近一塊不遠處的小黑闆:“這邊還有一個小賣部呢哈哈哈。”
鏡頭外隐隐傳來他的笑聲,他細細盤點着小黑闆上羅列的商品:“食鹽五毛、白糖五塊,還有醬油、肥皂……”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生活好像也挺不錯的。”
觀衆跟着他的鏡頭走遍村落的角角落落。
恍惚間,喬之好像也回到了那一天清晨,她跟着何舟澤流連于民居之間。他的笑眼、他拉住她的手、他們摩擦的衣角,好像一切都近在眼前。
最後,鏡頭停在了一面灰色的水泥牆前,牆面上寫了幾個模糊的大字,附帶一個下行箭頭。
何舟澤停住了腳步,開始仔細辨别上面的字迹:“‘此處下挖有驚喜’?”
他素來有探究精神,當即從牆邊找了塊尖銳的石頭,沿着箭頭指示蹲下身。他一邊挖,一邊自言自語道:“會挖出什麼驚喜呢……”
視頻上方已經開始有高能預警提示,觀衆瘋狂地發送彈幕。
【這哥是真不怕啊!荒島能有什麼驚喜,細思恐極。】
【不懂就問,這期是恐怖主題嗎?】
【快住手啊啊啊啊啊】
石塊像是觸碰到了什麼金屬,發出“砰”一聲脆響。何舟澤很快就挖出了一個密封的鐵盒。
他打開盒子,生鏽的零部件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
盒子裡堆着大大小小的紙條,泛黃的程度不一,顔色深深淺淺。而蓋子裡側寫了幾個字:“秘密交換處”。
“交換的意思是說我寫下一個秘密,就能看别人的嗎?”他自言自語道,随即像是發現了什麼似的驚喜道,“啊,這裡還備了紙筆,不知道是哪位貼心的前輩留下的。”
他取出那隻黑色圓珠筆,用力甩了甩才畫出墨迹。他将鏡頭轉向了另一處,觀衆隻能聽到筆摩擦紙面發出的“沙沙”聲。
何舟澤寫好起身,切回前置鏡頭,而後露出狡黠的笑:“好啦。我也寫下了一個小秘密,期待有緣人來發現。”
說完後他又伸手抽出幾張紙條,有些顯然被反複打開查看過。
何舟澤選了幾張念出來:“‘希望明年能順利畢業’‘希望新學期均績4.8’‘早日發大财’……哦,這裡還有表白的,‘jkh我喜歡你’‘杜丞你什麼時候能看到我的心’。”
讀到這兒,他頓了頓,又帶歉意地說:“對不起這位匿名朋友,我不小心念出來了。但希望這個杜同學現在已經看到你的心。”
在鐵盒裡投入小紙條的大多是來島上參加科研訓練的江大學生,他們留下的文字千奇百怪,什麼類型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