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自盡令後人惋惜,不禁設想若扶蘇為秦二世,是否不會出現秦二世而亡的結局。】
秦始皇推開左右的攙扶:“朕自己站着!”
太子外派是皇家大忌,一旦皇帝駕崩,就是給人機會僞造遺诏,廢除原太子,宣布新帝繼位。遠在天邊的原太子鞭長莫及,想登基就是造反。
曆練太子不該以動搖國本為代價。
現下這一切尚未發生,天幕給了他足夠的警示,他倒要看看,沒了這些憂患,他的大秦還會亡于二世嗎?!
恰巧,天幕也在此時說道:【朝中有李斯、蒙恬兄弟等忠臣良将;外交上驅逐匈奴,築起長城無外患,正如賈誼在《過秦論》中所寫:“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内無大的天災和叛亂……秦始皇留給胡亥的,并非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江山。
隔壁的漢獻帝劉協都要羨慕哭了。】
嬴政按着突突作疼的太陽穴。
亡秦者胡也,他原以為的“胡”是指匈奴,是以對匈奴用兵,今日才知,原來這個“胡”是指他的兒子胡亥。
什麼叫他留給胡亥的?
這大秦江山,是留給長子扶蘇的。
他現在已經能肯定,這天幕肯定不是什麼神明,八成是後世之人,讀過史書,也能還原這段曆史,卻隻能揣度他的用意與心思。
隻是後世之人居然能在現今擺出這天幕手段,堪比神仙,可真叫人心馳神往。
漢獻帝位面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被天幕點名的劉協承受了曹操的死亡凝視,欲哭無淚,辯解道:“丞相,朕并不羨慕。”曹丞相簡直太忠了,嗚。
曹操冷冷道:“天子如何想,何須與臣解釋。”
劉協聞言更慌了:“并非解釋,隻是随口一說。黃巾賊寇四起,漢室将傾。君臨危受命,征讨逆賊,救大漢傾頹,為大漢朝之中流砥柱。朕得君相輔,實為萬幸,何須羨慕前朝?”
他和秦二世處境不同,開局就是傀儡,若他為秦二世,即位之初必殺趙高。
他現在不殺曹操,難道是他不想嗎?
嗚……别說了,他真的要羨慕哭了。
曹操言道:“天子缪贊,匡正國家,挽救時局為臣子本分。”漢室江山早已名存實亡。
殿外一派君臣相宜的景象。
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及“獻”這一谥号,俱都裝傻充楞将“獻”理解為聰明睿智。
漢朝
劉邦好奇地想到:漢獻帝是朕的幾世孫?為何要羨慕秦二世?
劉徹一個激靈,被他打退的匈奴又卷土重來了?
漢獻帝羨慕始皇帝末年的時局,豈不是表明獻帝當朝時,内無忠臣良将,外有匈奴侵犯,天災人禍不斷,江山滿目瘡痍?
如此局面,能得一獻字,也是不易。
劉弗陵抓心撈肝地想知道,這漢獻帝可是朕的子孫後代?
“谥法曰,聰明睿智曰獻。”劉肇羨慕不已。“獻”字已經有人用了,不知自己百年之後能得個什麼谥号。
劉秀心頭疑惑:朕的子孫後代裡又出了一個像朕這樣的中興之主?
劉宏有點佩服自己的勇氣,未來的他竟然真的下定了決心違背祖制,立了劉協為太子。
“聰明睿智曰獻”,他果然沒有選錯繼承人。
【隻可惜,胡亥寵信趙高,殺蒙恬兄弟、殺李斯、加重百姓的賦稅,做出種種禍國之舉。】
秦始皇位面
胡亥終于被帶過來了。
剛來就聽到這番話的胡亥一臉懵逼:“???”
不是,寵信趙高他認,殺蒙恬兄弟、殺李斯是什麼鬼?
這些人是他想殺就能殺的?
他看到趙高和李斯都跪在地上,父親臉色難看至極。
這是怎麼了?
【公元前209年,壬辰年,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紛紛響應。】
接下來是兩張圖片依次劃過。
一張陳勝的畫像,旁邊有标語:苟富貴,無相忘。另一張也是陳勝的畫像,旁邊有标語:燕雀安知鴻鹄之志。
胡亥:“???”秦二世是誰?
天幕上是什麼玩意?這是哪個地方的蜃景出現在了這裡?而且連聲音都有。
胡亥一臉迷茫。
嬴政看到胡亥,氣不打一出來,喝道:“逆子,跪下。”
胡亥老老實實地跪下了。
由于是被綁着的,跪下的時候重心不穩差點摔倒。
嬴政一腳踹了上去。
“啊!”原本就跪不穩當的胡亥被這一腳踹倒,忍不住痛呼出聲。“父親,您這是怎麼了?我是胡亥啊,您不認識我了嗎?”
嬴政氣不過,又踹了一腳:“踹的就是你,你個混賬東西!”
一旁的趙高和李斯看到這樣的場景瑟瑟發抖,為自己的結局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能不能有個體面的死法。
【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
這句話猶如一記驚雷在趙高和李斯耳邊炸響,兩人吓了一哆嗦,悲哀地想到他們的死法估計隻能在車裂和腰斬裡選了。
“啊!”胡亥挨了第三腳。
這一腳嬴政用了七分力道,比前面兩腳都要重,踹在了胡亥的胸口上。
胡亥吐了血。
“到底怎麼了,”他哇哇亂叫,“您不喜歡我了嗎?為什麼打我!”
還下手如此之狠。
胡亥莫名其妙地被綁來,又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頓揍,心裡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