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葉盞樂呵呵招呼他,麻利給客人盛了一碗魚湯,“這是贈送的魚湯你先喝着,您少坐片刻,我馬上炒好。”
随後便起鍋燒油,鏟一勺臊子放進鍋裡,随後從涼水桶裡撈了一份涼面加入一起炒。
“還真是炒面啊!”客人吸溜喝着魚湯,一邊啧啧稱奇,“倒幹爽。”
魚湯的滋味很是醇厚,奶白的魚湯裡面有胡椒粉,讓人喝下去鼻竅為之一通。
一看食攤用心了,并沒有因為是免費提供就胡亂敷衍。
随着鍋中翻炒,原本雪白的面條變得焦黃,焦香味也漸漸溢出,惹得客人不住咽口水:這炒面看着就香啊!
等臊子炒面九成熟後,葉盞又夾一塊早就煎好的魚排放在面裡,稍微熱了熱便拿了出來:“做好了!”
她端到客人桌前,笑眯眯請他品嘗:“您慢慢品嘗,對了,要小心魚刺。”
“對了,還能搭配配菜,您想吃點什麼?”葉盞笑眯眯指點客人看配菜。
客人掃了下配菜,眼前各色小木盒裝着不同的配菜:薄荷還帶着水珠呢,散發出淡淡的氣息,荊芥被堆放得整整齊齊,嫩綠芫荽,雪白小蔥段,混合炒制後微深綠的荊芥和圓鼓鼓整片疊着的紫蘇、蒜苗水靈靈。
裡頭荊芥、薄荷還特意燙過。
整個配菜盤綠是綠,白是白,紫是紫,看着就如一幅畫面一樣讓人心曠神怡。
客人挑了挑,選擇:“除了芫荽都要,荊芥和小蔥多加點。”他不愛吃芫荽。
“好嘞!”葉盞拿起竹夾子夾菜,手腳麻利,兩下就把備菜全都端過來。
客人把配菜攪動了攪動,讓它們和炒面拌在一起,随後打量着眼前的面:微扁圓的面條根根分明,裹上了各色調料,焦黃面條配着淡綠菜蔬、雪白豆芽,看着品相不錯。
可是這炒面條能好吃嗎?
以前沒吃過炒面,不會是什麼奇葩飯食吧?
他挑起一筷頭面,謹慎送進嘴裡。
面條“吸溜”一口進嘴,咀嚼了一口立刻覺得筋道爽滑,
客人自己也在家做飯,當然知道區别:别看這面條平平無奇,要做好卻麻煩呢。好多店裡大廚偷懶,面團揉得不到位,那手擀面做出來就差點意思,不夠筋道。
眼前這碗面顯然是老闆用了心,揉面的時間很長确保了面團揉到味。
他還是第一次吃炒面呢!炒制過的面條幹爽利落,沒有尋常索餅的湯湯水水。
他立刻想到,那些平日裡是急性子、很煩傳統索餅湯湯水水的人,應當很快會喜歡上這種炒面。
而且别看這炒面幹爽,其實上面都裹滿了醬汁,吃起來香氣十足。
那個醬汁滋味很符合,有肉香、有各色香料的香氣,層層疊疊在口裡鋪墊。
肥瘦相間的豬肉臊子原本常見,可這食攤不知道怎麼炒制的,居然沒有半點膻味,隻覺肥香滿口。
要是覺得膩,還有各色佐料搭配。
客人連着塞了好幾口。
煸炒後被逼出了肥油肥肉丁,呈現出微微褐黃色,整個肥肉有點半透明,油滋滋往外冒油,還沾染着一星半點的微褐色,那是沾染在上面的一丁點瘦肉。
瘦肉丁已經微微發緊,吃進去口感正好。
一旦開始咀嚼,肥肉丁和瘦肉丁,還有筋道的面條立刻在嘴裡融合到一起,肥肉變得不膩,瘦肉丁變得豐腴,面條筋道得有嚼勁,幾種食材碰撞,滋味恰到好處。
“痛快!”他幾口就吃完,放下飯碗還覺意猶未盡,“老闆,再來一碗!”
随着葉盞炒面,路過幾個行人被這種新奇的食材處理方法吸引,也紛紛點了單。
葉盞一一炒面,接連忙到了中午。
可到了中午就沒什麼人了。
汴京市民大都習慣了一天吃兩頓,早上和下午,這中午一頓大家是盡量吃小吃。
所以這回賣辣腳子、冰雪冷元子、金絲黨梅這樣的零食小攤生意要好得多。
葉盞的食攤重新又變得空蕩蕩。
正在發呆就聽得一句:“老闆,你這面怎麼賣?”
葉盞擡頭看,咦,大哥?
她剛要出聲喊大哥就見葉金沖自己眨眨眼 ,大手一揮:“弟兄們,都來看看這是甚吃食。”
他身後冒出七八個破皮幫閑,各個衣冠楚楚,搖着小扇,瞬間就把小食攤圍得團團。
葉盞懵逼:怎麼大哥帶來這麼些人過來?
葉金在一個勁沖她使眼色。
葉盞隻好暈乎乎回答:“客……客官。”
“我這有三種面,魚肉臊子澆頭是八文錢,紅燒肉澆頭是七文錢,素面澆頭是五文錢,您要哪種?”
葉金豪氣一收扇面,空氣撞擊出“啪”一聲:“每樣都給我來一份!”
“恐怕您吃不完。”葉盞硬着頭皮答,“不如您嘗嘗紅燒肉炒面和素什錦炒面?”
“好。”葉金應下,又吩咐自己兄弟們,“你們要吃什麼,多點點。”
那些破皮幫閑便跟着一人點了一份面。
葉盞數清楚每種炒面的份數,分成三鍋炒完再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