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我連去試鏡都得靠你這個制片人。”海瑟不禁催促他别再賣關子。
“靠你在《簡·愛》裡的表現,我相信要找個經紀人并不難。”馬克很壞的吊着她胃口,“不過你也知道,好萊塢的水不比時尚圈淺,很多人連個執照都沒有卻打着經紀人的旗号行騙──”
海瑟差點就反白眼:“得了,你就照直說,我已經欠了你一個人情,也不差另一個。”
還真把她當成萌新啊?
“不,這次我不是在賣你人情。”馬克的回答卻出乎她的意料,“我是要還别人一個人情。”
海瑟感興趣的“哦”了一聲,能讓馬克這個制片人欠他一個人情,那人肯定來頭不小。
馬克亦不再賣關子,直接道:“我有個老朋友,我想他會希望見一見你的。”
“老朋友?”
“他是UTA的資深經紀人,安吉麗娜·朱莉是他的客戶。”
簡單的兩句話,足以證明那位“老朋友”的江湖地位。
UTA全名是聯合精英經紀公司,創立于1991年,海瑟前世沒聽過是正常的,就算在現今的好萊塢四大經紀公司之中,UTA也屬後起之秀。
好萊塢四大經紀公司包括UTA、CAA(創新精英經紀公司)、ICM(國然創意管理合夥公司)以及WME(威廉莫裡斯奮進經紀公司),這四家公司掌握了大部份好萊塢的一線影視名人。
海瑟先前看過一些資料,UTA總部設于洛杉矶比佛利山莊,在紐約有分部,有着一百三十多位經紀人,名下客戶橫跨演藝圈、歌壇及體育界。
她沒記錯的話,詹姆斯也是跟這家公司簽了約的。
而安吉麗娜·朱莉,恐怕沒幾人不認識這位好萊塢的性感女神。
馬克那位“老朋友”恐怕是個大咖。
根據《加州勞動法》裡的《人才經紀法案》,隻有獲得執照的經紀人才有為客戶洽商工作的資格,并且從客戶的酬勞裡抽取最多10%的提成。如果是由沒有執照的人介紹的工作,一經提出訴訟可裁定合同無效,并且需要上繳所有報酬。
所以找個經紀人簽約尤其重要,然而有能力的經紀人隻會青睐有名氣的客戶,新人沒名氣不會被看上,他們想要提升知名度又需要一名經紀人為他們洽商工作,而優秀的資源又集中在有能力的經紀人手上……好萊塢就是這麼一個封閉的怪圈。
不過,沒知名度的新人還有一條路可以走——經理人。
在索菲亞的年代,經紀人跟經理人的職責相當分明,經紀人為客戶尋找工作機會,經理人則為客戶的事業及生涯規畫提出專業意見及協助,像是公共關系及法律事務。這些事務在藝人成名之前一般由經紀人打理,可當他們成名之後,要處理的事情就變多了,經紀人分身乏力,就需要一位經理人去打點了。
随着電影公司結構的改變,許多制片人及獨立電影公司的高層開始擔任起經理人的工作,而這種經理人跟傳統的經理人不一樣,他們不會為客戶的生涯作出規劃,也不會為你處理日常事務,他們的功能隻是為未有知名度的客戶扮演經紀人的角色。
經理人雖沒有合法的途徑去為客戶談判工作,但由于他們自身就是雇主,因此不用受到《人才經紀法案》的限制,他們可以為客戶介紹工作并且取得不止10%的提成,通常是15-20%,上不封頂。
除此之外,經紀人不可以以任何形成去瓜分藝人作品的分成,比如票房分成,然而經理人卻可以兼任藝人演出作品的制片人以參與利潤分成,于是許多經紀人都轉行當起經理人,連CAA的創辦人邁克爾·奧維茨在離開CAA幾年之後便創立了藝人經理人集團(Artist Management Group,AMG),隻能說好萊塢這塊餅越做越大,伴随而來的是更高效率的運作模式。
不過對于一名新人而言,選擇走經理人路線要付出更多,因為在藝人尚未有知名度之前經理人們會以更高的分成來保障他們的投資風險,遠比要支付給經紀人的多。
能簽到一名好的經紀人自然最好,如果不能海瑟就隻能走經理人路線了。
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海瑟自然是不能放過的,但她又不想讓電話那邊的人覺得她過于急切,于是平淡的說:“你覺得把我介紹給他就能還掉一個人情?原來我這麼值錢啊。”
這次想反白眼的人成了馬克:“相信我,女孩,你絕對是好萊塢的稀有資源,隻是差一個成名的機會而已。”
雖然馬克沒看過海瑟表演其他類型的角色,但伯莎其實算是個難度不算低的角色,原因在于她沒有對白,隻能靠身體去表現,而且在原着裡面可以作為角色研究的參考資料太少了,更别提那短短的半頁劇本,她卻把這麼一個看似單薄的角色演出了深度,如果她能駕馭這個類型,至少馬克知道很多類型的角色都難不倒她。
畢竟一切的演技都建立于對角色的了解上,演員大部份時間其實就在鑽研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