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藝林前世沒有受過什麼國家單位的表彰,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年代受表彰都是這麼熱鬧的一件事。
副主管喜氣洋洋地将她拉到大廳,周圍圍了一圈同事,所有的員工包括老闆都在一旁站着,而被圍在中間的“主角”便是自己。
當然,還有另外兩位——副主管和李生利。
這是為了表彰他們見義勇為,在追捕逃犯的過程中發揮了良好市民的作用。
宋藝林看着警察手裡的那朵大紅花,覺得有些好笑,下一刻又莫名鼻子一酸。
上一輩子拿“小紅花”還是在幼兒園,後來聽說随着時代的發展,就連幼兒園都是發獎狀了。
獎狀雖好,小紅花卻是她記憶裡的童年。
那是滿牆的小紅花,隻有“好孩子”才會有這麼一朵。
沒想到,已經是成年人了,還會因為這一朵表彰意義的紅花感覺到臉上熱騰騰的。
邀請來的記者咔嚓一聲,宋藝林猛然覺得自己剛剛好像笑過頭了。
估計牙龈都露了出來。
但聽說玩相機的都覺得膠卷很貴,她可不好意思叫人家重拍一張。
隻能暗覺丢臉的拎着紅花趕緊跑出包圍圈。
結果合影的警察同志一把将她撈回來。
“宋小同志……”
宋藝林反應過來,連忙取下紅花遞回去:“哦哦,這個還給您。”
警察同志笑着看她,又把她推回來,紅花按在她身上。
“宋小同志,你還有張照片得拍呢。”
宋藝林愣住:“什麼?”
知情的警察走上來,告訴她:“奶茶店那件事也該給你表彰的,真是我們晉蘭好市民。”
另一個警官接話:“别鬧啊,人小姑娘老家可不是這兒。”
“來了晉蘭市,就是晉蘭人,兄弟姐妹一家親。”
那警察渾不在意。
宋藝林乖乖聽着,又拿着錦旗被拍了一張。
這次有些拘謹,記者勸道:“小妹,像剛剛那麼笑啊,好看點。”
宋藝林弱弱的說:“會不會太傻了。”
記者笑了:“真的不錯的,你就那麼笑咯,不行我再給你重拍咯。”
宋藝林沒想到竟然還能重拍,心思一轉:“同志,你用的是數碼相機嗎?”
記者得意一笑:“對呀,國外的一個牌子,小妹你還知道數碼相機呀,像素很高的,很好看。”
又停頓一下:“小妹啊,你這叫法也太老派了,叫我林記者就行。”
警察不贊同:“哎,同志哪裡老派了,稱呼而已,也要趕時髦嗎?”
“叫個林記者算什麼時髦。”但他沒否認自己覺得同志很老派。
宋藝林看出來了,他們關系很好,估計是警民一家親,這林記者對警局表彰的流程也很熟悉,約莫是警局的禦用攝影師。
終于拍完照,林記者還打包票說洗出來送她兩張照片,就不用花功夫從報紙上剪了。
看着兩個警察,宋藝林摸了摸口袋裡疊好的報紙,還是忍不住,把人叫住了。
“警察同……叔叔,我能不能問點事?”
她掏出報紙,展開到關于雨夜新婚夫妻被殺案的那一頁。
“你想問什麼?”
“這個案子,現在還在查嗎?”
其實,宋藝林想問的是,能不能給點線索,知不知道現在他的大概活動範圍。
如果六月份他再次殺人,那根據現在的交通條件,他應該已經在晉州市附近活動了。
“當然在查,嫌疑人沒有落網的每一天,我們警察都會全力以赴的追查逃犯。”
宋藝林試探着問:“那有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嗎?”
她也不确定這個能不能披露,主要是“追查”和單純的查可太不同了。
追查,那就隻是嫌疑人還沒有落網,通緝令可能都發出去了,她也能明明白白的打聽這人的身份,看見了就直接報警。
要是還在查,就是警察都還沒确定兇手究竟是誰。
那她想打聽消息可就太難了。
“你有線索?”
警察直接反問,給宋藝林幹懵了,急忙否認。
但她猶猶豫豫的樣子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你不要害怕,如果有什麼想法可以來公安局直接報案,或者你記一下我的手機号。”
宋藝林知道,這是她不能獲得更多消息的意思了。
此時,她開始咬牙幻想,将一百個碗擺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全都吃幹淨,好讓自己看看有沒有線索能用。
但顯然,這事現在一點也不現實。
宋藝林被塞進一張電話号碼,拿着自己的報紙回到宿舍去。
*
因為宋藝林提起了那件事,兩個警察此時的話題也在這個案子上。
“其實那邊的公安部說有可能是連環殺人案,并且兇嫌有可能逃到了我們晉蘭市,但想找到,還是大海撈針啊。”
留電話号的警察年輕些,嚴肅着臉:“隻要他一天沒落網,正義的追捕就不會結束!”
老警察看他一眼,也不好打擊他。
但他在心中歎了一口氣。
可是……隻要他一天沒落網,就可能會有多一個無辜的人遭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