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
别的事可以通融,婚禮等不了。
這又是關着山胡部歸附的大事,整個山胡部的族人等着認大族長和夫人呢,七爺和馮妙嫦必須要容光煥發地出場。
忍冬和茯苓雖心疼,也隻能狠心給馮妙嫦扶起來梳洗。
梳頭的全福婦人一概沒有,都是忍冬和茯苓來。
很快梳好頭描繪好了妝容,隻等西嶺那邊送嫁衣頭冠過來了。
雖說婚禮提前又改了地兒,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可到這會兒還沒見嫁衣,好性兒的忍冬都要不滿,“待會兒來的嫁衣要配不上小姐,往後再不用理西嶺了。”
茯苓又加了一句,“你做的飯也不叫他吃。”
說定婚事到婚期隻有二十幾日,沒法講究起來。
别的都能依着馮妙嫦,隻她的嫁衣,忍冬和茯苓說啥也不能接受過于簡陋。
一件說得過去的嫁衣得花多少時間才能備起來?
和裴三郎的時候,馮妙嫦可是訂親後就開始繡嫁衣了。
就那樣,周圍還有人說她高嫁裴家,什麼都由着裴家做主,一年的時候準備嫁衣過于倉促了。一輩子一回的嫁衣,怎麼盡善盡美也不為過,這樣婚後的日子才能和美順遂。
這樣嫁衣都不能可着心意來做,将來的日子怕是不圓滿。
結果她和裴三郎就沒過到頭,也算一語成谶吧!
那些話馮妙嫦是不在意的,可在忍冬和茯苓這裡卻過不去這個結。
隻有二十幾日也不能糊弄,兩人拉來四個翠商量好了,準備黑白不辍地給她制件像樣的嫁衣。
這可不是鬧着玩兒的,本來外頭人手就不夠,忍冬和茯苓都是頂大用的,為着做嫁衣把外頭事耽誤了,反正馮妙嫦是覺着不劃算。
可也得能勸住啊,向來唯命是從的兩個犯了犟,那真是多少頭牛都拉不回來。
馮妙嫦怎麼都勸不好的時候,西嶺來說,七爺走時交代了,這麼匆忙的婚事夠對不住她了,所以别的事上不叫她跟着累,讓這邊管什麼都不必操心,到時保證樣樣都是齊備的。
忍冬和茯苓打心底怵七爺,他發了這樣的話,兩人再不甘不願也隻好做罷。
就這會兒情急,也隻敢埋怨西嶺。
馮妙嫦好笑,“你們什麼時候見西嶺辦岔過事兒?安心等着吧。”
話剛落,就聽外頭腳步聲響起,很快西嶺在氈帳歡聲道,“嫁衣來了,哪個出來接一下。”
四個翠趕緊掀簾出去,又一人捧了一捧進來。
就連茯苓都知道,這當口送什麼過來都挑不得了,所以等外頭西嶺他們走了,忍冬和茯苓才給那幾捧一一打開來看。
饒是在裴家見了大富貴,忍冬和茯苓還是忍不住連連驚歎。
竟是大紅石榴紋缂絲料的嫁衣!
一寸缂絲一寸金,且不是有錢就能買到。
缂絲是供品,非王候公卿不能穿,在裴家,也隻有裴尚書和徐夫人才有兩身外服,平素金貴愛惜得很,不到貴地坐客是見不到兩人穿的。
馮妙嫦都有些驚到了,随即想到該是以前齊王以示恩寵賞的,才安下心來。
齊王如此看重七爺,這是她沒想到的。
缂絲嫁衣的手工精湛無比,主仆三人都做得一手好女紅,也做不到如此。
缂絲嫁衣外,還有中衣裡衣繡鞋,都是外面難見的料子和做工。
這樣齊備的嫁衣,忍冬和茯苓再多的不滿都散了。
第四捧是一個匣子,打開來看,卻是一頂精美之極的富貴牡丹的赤金花冠,都是識貨的,主仆三個打眼就認出來這是宮造的手藝。
馮妙嫦又是一個想不到。
原還想着七爺這樣的草莽在齊王那裡排不到前幾号去,這會兒見了缂絲嫁衣和牡丹花冠後,馮妙嫦不這麼想了。
想到将來,馮妙嫦恍惚了下,又趕緊打住叫自己别往下想。
隻為今日七爺在嫁衣和頭冠上的誠意,她都要幫着七爺心想事成了。
至于以後,且走且看吧,隻要七爺敬她一尺,她是必要還回一丈的。
嫁衣頭冠外再沒别的了,是馮妙嫦叫西嶺不用拿别的。
她想着都在山胡部舉行婚禮了,索性做得更漂亮些。
前日應了在山胡部舉行婚禮後,她就和七爺商量了,他們要體現出兩邊一體的态度來。
因為是認大族長,婚俗可以以孜羌的為主,不過他們是大熙子民這個含糊不得,婚服和頭冠必得依着大熙禮,身上的配飾就照着孜羌婚俗來配戴。
七爺當即誇她的想法好,派了西嶺和鐵單夫妻說了。
山胡部那邊果然高興得不得了,覺着這邊是打心裡尊重他們,沒多會兒鐵單和盂蘭就帶人捧了山胡部曆代族長婚禮上要配戴的一應物事過來。
瞅着西嶺送來了嫁衣,盂蘭帶着索雲幾個也過來了氈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