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二十一年,五月初五。
天色陰沉,灰蒙雲層壓在宜安城上空,沒有半點涼風,樹梢上的綠葉紋絲不動,窒悶炎熱,仿佛置身蒸籠之中。
城東定國公府中,氣氛卻很歡快。
婢仆們三三兩兩走過檐下,腰間挂着模樣相同的深碧香囊,香囊上繡着艾草花紋。
倘若掂一掂那香囊,就會聽到嘩啦啦的銅錢碰撞聲。
五月被稱作毒月,今日是端午,端午又有毒日之稱。宜州向來有端午佩戴艾草香囊祛邪避災的風俗,所以宜州高門大戶,這一日往往為府中上下賜香囊,取一個平安的好意頭。
定國公府位列宜州高門之首,自然也是如此,賜下的香囊裡卻以艾草花紋替代艾草,香囊中則裝滿銅錢。
對于普通婢仆而言,這些錢抵得上一個月的月例,足夠買一車不值錢的艾草,喜悅可想而知。
祛邪避災?還有什麼比錢更能祛邪,更能避災?
新進府的小婢女捧着手中香囊,反複感受沉甸甸的重量:“國公府真是大方。”
很快有人糾正她:“是公主大方,自從公主開始管事,府裡上上下下都加了月例,不止是端午,每逢年節,都有額外的錢發下來,至少也有咱們一個月的月例那麼多。”
小婢女驚呆了:“這麼多錢?”
别的婢仆聽見了,禁不住插口道:“是啊,咱們府上的公主可是當今聖上最疼愛的女兒,當然富貴,聽說三年前公主到宜州的時候,裝行李的第一輛馬車進了府門,最後一輛馬車還在西城門外呢!”
“要我說還是公主慈和,高門大戶的主子哪個不富貴,有的主子别說發銅錢了,還恨不得把下人手裡那幾個錢榨幹淨呢!”
婢仆們掩嘴偷笑,這說的是宜州别駕府上,那位别駕夫人出了名的生性悭吝,去年府中周轉不開,她竟抓了幾個管事送進官衙,聲稱下人在賬上動手腳偷她的銀子,要抄了管事們的家。
天可憐見,别駕夫人綽号錢串子,雜草都能被她榨出油來,偷她的錢好比從鐵公雞身上拔毛,難如登天——平白讓宜安城高門大戶看了笑話,鬧得别駕府上婢仆惶然,何苦來哉?
說到這裡,婢女們心下都生出些兔死狐悲來,旋即又大為慶幸:“還是咱們公主最慈和。”
婢女們低聲說笑着走遠,像一尾尾歡快的魚兒散進湖裡去了。
沒人留意不遠處廊柱後,走出個青衣的女官。
竹蕊站在原地,看着領完銅錢香囊的婢女們走遠,從袖中抽出一本冊子,朝内院清輝堂走去。
清輝堂是國公府的主院。三年前,永樂公主下嫁定國公世子李桓,随李桓出京赴任,住進宜州這座定國公府,清輝堂就成了公主的住所。
和外院的熱鬧歡快不同,踏進清輝堂的院門,氣氛立刻變得冷寂,來往侍從蹑手蹑腳各自噤聲,不敢發出半點動靜。
另一位女官蘭蕊迎上來:“都發完了?”
竹蕊舉起名冊:“發完了。”
永樂公主做事很有條理,連帶着身邊人行事也沾染了她的風格。譬如每次年節阖府賞錢,都命各處婢仆由管事統一帶着,不許私下獨自去領,現場報上姓名,由賬房在名冊上打個鈎、按下指印,才能領走屬于自己的一份。
“少了十三個人。”竹蕊翻開名冊中折角的幾頁,把沒打鈎的名字指給蘭蕊看,“都是宜州國公府的家生子。”
蘭蕊嗬一聲,陰陽怪氣道:“還從府中調家生子過去,好大的排場,十三個夠用嗎,城南那宅子可不小,要我說就該弄一百一十三個,把國公府的奴才全調走,才夠風光。”
竹蕊瞪她:“慎言!”
蘭蕊道:“不是我不懂尊卑上下,實在是這事叫人惡心——當初可不是咱們公主非要下嫁他定國公府,是驸馬自己跪在立政殿外求來的,指天發誓此生沒有二心,現在才三年,已經開始置外室了——他這一輩子,竟這麼短嗎?”
說到最後一句,蘭蕊激動起來,不由自主擡高了聲音。回過神來,趕緊捂住嘴,朝身後屋内張望。
竹蕊顧不得笑,連忙問:“公主還沒起嗎?”
蘭蕊蹙眉,壓低聲音道:“你也知道,公主這幾夜噩夢不斷,昨晚我值夜的時候,公主夢裡翻來覆去睡不安穩,精神不濟,早上自然醒的晚……都怪驸馬!”
永樂公主的噩夢,是從三日之前開始的。
那天夜裡,蘭蕊值夜,在窗下的小榻上淺眠時,忽然聽見當啷一聲脆響。
蘭蕊猝然驚坐而起,隻見床榻紗幔上映出公主的側影,連忙趕到床前,永樂公主正擁着錦被呆呆坐着,神情既驚且懼,壓枕的玉如意被揮落在地,跌成一地碎片。
蘭蕊以為公主發了夢魇,然而公主呆坐半晌,卻搖了搖頭,迷茫道:“做了個噩夢,但……記不清了。”
次日竹蕊值夜,怕公主再做噩夢,竹蕊沒敢睡,隻時不時閉眼養神,熬到天快亮時,聽見床榻上傳來低低呓語,公主額間細汗滿布,眼眸緊閉。
這一次公主醒來後,還記得夢中的零星畫面,竹蕊和蘭蕊憂心忡忡地問起,公主怔了半晌,說夢裡是鋪天蓋地的大火,鮮血、屍體和紛亂的喊聲。
醫官匆匆趕來,診了半天脈,一無所獲,給公主開了兩劑安神湯。
但公主沒有喝。
整整一日,她心不在焉,神情變幻,晚間安神湯端上來,公主一手拿起湯勺,卻遲疑了半晌,最終又放回原處。
房門外,蘭蕊生怕驚醒了公主,壓低聲音,神色卻依然忿忿。
忽然,她的面色一緊,收住話音,和竹蕊幾乎同時朝房中奔去。
——一聲驚叫從房中響起,正是永樂公主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