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兩人都怔住了。
時暖夏剛說完也發現了,但她知道隻要提起病人家屬,他們當然會想到自己,更何況最近還在喻大哥的複診和住院治療裡不斷徘徊。
但是她也覺得沒必要瞞着。
“你們别誤會,當然有一方面是從喻大哥的病情和葉阿姨的狀态裡得到靈感,”時暖夏笑了笑,直接承認,“但急診科裡這樣的病患和家屬,其實非常普遍,有很多家屬甚至比葉阿姨還要焦慮。”
時暖夏跟他們解釋。
“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預後康複時間和複診戰線都拉得很長的病患,患者家屬都很容易産生焦慮,甚至有些家屬會因為擔心患者病情,自己反而得了重度抑郁。”
“畢竟隻有生病是人無法控制的事情,而且有些時候因為認知不一樣,他們對病情的應激程度反應也不同,也就更容易受到刺激。打個比方,之前我在急診室裡和喻左傅撞見過,那個時候他來對接一位糖尿病的病人。”
時暖夏看過去,喻左傅點頭表示有這樣的記憶。
喻北宸并不清楚,但因為常年和醫院打交道,他對于醫生的視角也比較好奇。
“有些家屬自從家人得病,會覺得糖尿病需要患者的血糖無時無刻都非常标準地處于正常範圍内,飯後的血糖稍微到了六點多都會焦慮是不是不到位,如果到了七點多更是開始害怕了。就催患者提前注射胰島素,結果到後面患者血糖降得太厲害,反而出現低血糖。”
“可現在各種醫院的人流量這麼恐怖,醫生即使騰出時間來專門做相關專題演講,給病患的家屬做心理疏導,願意來的人也寥寥無幾。”
“一方面可能隻有這個家屬在照顧病人,離不開身,另一方面家屬為了不讓病人有愧疚感,會盡量隐瞞或者強顔歡笑,這種情況會讓他們不敢來醫院看心理科,因為會害怕病患知道。”
“如果能有線上系統專門來做的話,至少有些家屬覺得難以啟齒的地方,可以通過沒有人的系統裡尋找心理護理,也不用害怕去醫院,醫務處也可以把各不同診室的病患預後康複護理家屬小冊分門别類。”
“畢竟對于病患來着,治療期間更多都是待在家裡休養,家屬始終都是病人身邊最長時間的陪伴着。病人和家屬在對抗病情期間的心理狀态極為重要,如果他們的生存意志降低對預後的康複非常不利。”
“這個系統我覺得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視頻還在連接着,兩方都沒怎麼說話,喻左傅更是微微低頭,認真仔細地看了她的小本子,喻北宸也簡單去查了一下因病患家屬焦慮出現的醫療新聞。
兩兄弟對視了一眼。
喻左傅提前問她:“這個系統,你覺得是病患和家屬一起服務,還是……?”
“我覺得最好隻服務于家屬,”時暖夏想了想,“本來我也有考慮,是不是應該把病患和家屬一起算上。但是我後來思考過後,慢性病、長期治療的病人能定期來醫院複診,醫院裡即使不是心理科的醫生,對于心理科也有過最基礎的培訓。”
“這種情況下,病患比他們的家屬天生有更容易被發現的機會,而且特别是有些病人住院的時候,醫生發現她可能有些抑郁、焦慮的情緒在,主治醫生自己也會稍微勸一下。”
“相比起來,家屬是一道完全空白的洞口,甚至到現在都有很多人都沒發覺身邊的家人,已經焦慮到無法完全靠自己調解情緒了。”
時暖夏最後拍闆:“這麼看的話,最後先直接做家屬的,如果後續确實發現病患也需要做,也可以像你們之前說的那樣,維護更新出來就好了。”
“好。”
喻左傅直接伸手在電腦上記錄了下來。
時暖夏看着他在旁邊手速極快,不到三兩下便直接把她說出來的想法都複述完整,都不知道應該先驚訝于自己這個小小的想法真有用,還是應該驚訝于男人強大的記憶力。
喻北宸的表情也看起來有些認真,似乎在嘗試把自己代入到病患的角度上看,也認可。
“說得有道理,如果母親能有這樣的機會做一下心裡疏導,而且也不會對家人造成太大的壓力負擔,我作為一個患者是非常感激醫院這樣做的,正常收診金就可以。”
“診金這部分到時候可以參考線上挂号的價格就行。”
喻左傅眼睛一亮,飛快跟哥哥讨論了幾個小細節,下一次關于這套醫療系統的新方案會議流程就在時暖夏的見證下被敲定了。
雖然不知道這個想法會不會被實現,但時暖夏光是想到就已經非常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