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回鄉這件事辦的非常高調。
在這樣一個偏遠小縣裡,一隊訓練有素的士兵,一群神駿的高頭大馬以及浩浩蕩蕩的車隊實在是太過顯眼,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哪裡的貴人來了啊!
然後一打聽,呦,原來是唐家那女婿,去投軍的楊大郎成了大官衣錦還鄉了!
這一瞬間大家都忘記了曾經說唐氏有眼無珠隻會拖累娘家的話,紛紛贊歎起唐家人的好眼光,想象着如今的唐家該有多興奮。
縣裡這麼多壓寶士子的人家都失敗了,唐家居然無心插柳成功了,這運刀真是絕了。
不過也是神奇,不知為何這些人到唐家隻是打了個轉,很快就又出了唐家的大宅,不知道往哪裡去了。
大家仔細一打聽,呦,這群人怎麼會跑到曲家去呢?
你說哪個曲家?那當然是和城東那戶娶了縣令千金的鄭家有點瓜葛的曲家了。
不過唐家的女婿去曲家幹什麼?不會是聽說了他家姑娘和曲家那孩子鬧得矛盾吧?
這個,似乎楊家那個姑娘不占理啊,楊家大郎原本看着多樸實公道的人,這是一朝翻身也和那些喜歡護短的官老爺們一樣了啊!
衆人隻能可惜一下曲家那姑娘的倒黴。
可他們哪裡想到,楊家的大郎可并不知道自家寶貝女兒剛和人結怨,他會去曲家完全是為了公事。
畢竟,他們這個隊伍隻是打着自己衣錦還鄉的招牌而已,這麼一對人馬可不是他的。
他雖有幸被封為綏遠伯,但在朝中沒根沒基的,敢這麼招搖,這是生怕未來的同僚看自己太順眼啊!
說起來也是他的運氣,誰能想到聖上一直沒放棄尋找的胞弟襄親王居然會流落到自己的家鄉。
想到這,綏遠伯心裡火熱。
他好歹也當了那麼多年的邊關大将,對襄親王在當今聖上心中的地位那也是有所了解的。
原本就是聖上一手養大的幼弟,又為了聖上遭了這麼一場大罪,在外受苦了十幾年,襄親王那以後的地位定然更不一般。
要不然聖上也不會做出讓太子殿下親自出來迎接襄親王獨女的事,這是明晃晃的告訴滿朝文武襄親王父女的特殊。
如今他有幸因為這點緣分護送這一回,多少也能得些香火情,這對楊家的未來簡直是大有好處。
綏遠伯因着太子都身份特殊不好暴露,又知道太子心裡着急,所以也沒和唐家人說太多,隻是簡單的和嶽家打個招呼,就先請大舅子引路到了曲家門口。
自家人什麼時候都能聚,他還是得先把正事做了再說。
滿心歡喜的綏遠伯自然也就忽略了他說太子乃去曲家尋親的貴客時,唐家人面上的不自在,還有唐大老爺引路時的欲言又止。
倒是從小在宮廷長大的太子發現了這點不對,卻也隻是記在了心裡,他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趕緊把自家的堂妹接回京都。
畢竟自家那皇叔看這個堂妹看的如眼珠子一般,若非太醫再三表示治療不可中斷,皇叔非要自己回來接人不可。
他要是沒把這件事做好,那就等着回去挨訓吧!
大門被敲響,朱大壯打開門後看到門前嗚嗚泱泱的一群人,直接吓了一跳,差點沒直接把大門再次合上。
好在太子及時上前,送上了一塊玉佩,正是曲九原本随身帶着的那一塊,道:“請把這個東西給你家小姐,我們是你家老爺派過來的。”
朱大壯滿頭霧水的接過了玉佩,看這群人面上還是很和善的,便讓人稍等,進去通報了。
此時的曲佳璇正忙着做記錄,前段時間曲佳璇種植的小麥收獲了,産量終于有了明顯的上升,比起原有的産量高了近1/4。
雖然培育良種非一日之功,好在這些年有生機之力輔助,終于有了明顯的進步,也算出了一些成果。
而且曲佳璇已經根據這裡的實際情況,結合上輩子所學的知識,也調整好了一些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曲佳璇原本是打算一鳴驚人,等擁有更好的成果時拿這些東西直接給家裡換個門庭。
但是考慮到按照書中的描寫,男女主角在下一次春闱前不會離開安來縣,所以為了讓女主角别随便亂咬人,曲佳璇隻能選擇拿出如今的成果給自家增加點籌碼了。
不過這東西自然是不會交給縣令的,還是得等自家親爹回來,話說按照時間也該回來了啊!
曲佳璇正想着自家父親,就見朱大壯送來的玉佩,曲佳璇立刻出門迎接。
可是面前的既不不是父親,也不是曲佳璇認識的叔伯,而是一個看起來三十來歲俊秀威嚴的青年人。
曲佳璇歡快的表情一收,皺眉道:“不知閣下是哪位?父親為何托您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