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實情的庶民對這些家族追捧也就罷了,對這些家族底細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人家也對他們推崇備至,為的還不就是利益。
所以在皇家展現出對楚佳璇的重視後,楚佳璇立刻就成了大家追捧的焦點。
尤其在皇上的皇子公主都定下婚姻的情況下,楚佳璇就越發受到重視,大梁朝可從不禁止驸馬參政,誰都希望家裡能得到這個金鳳凰。
尤其在幾年間楚佳璇連續立功,食邑一增再增,被皇上加封為安國壽康公主,食邑萬戶後,大家看楚佳璇的眼光就更火熱了,這就是個金娃娃啊!
而這兩年楚佳璇都立了什麼功呢?
首先當然是楚佳璇的本家,農業了!
楚佳璇熟悉完京城後就将這些年培育出的良種,科學的種植方法以及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手冊交給了皇上。
皇上當時倒沒真的信任楚佳璇能做到她說的程度,但是自家侄女第一次嚴肅的表示要幹實事,皇上自然不能潑冷水,本着支持楚佳璇志向的想法劃出了兩個皇莊讓楚佳璇試種。
然後等收獲時看到産量提高了近三成的莊稼,皇上激動了,大筆一揮,将楚佳璇的經驗手冊印刷下發,又按照各地情況分發良種。
當然了楚佳璇提前告訴了皇上,我華夏地緣遼闊,各地氣候不同,種植經驗不可一味照搬。
對于這一點,皇上心裡也有數,所以往下分發的經驗書中主要都是病蟲害的防治和種植中的一些普遍性的經驗。
之後楚佳璇就開始對穿越三寶水泥、香皂和玻璃出手了。
但是最後玻璃因為沒有找到合适的石英砂,如今也暫時沒辦法提高冶煉爐的溫度以失敗告終。
香皂倒是輕松做了出來,可是這個年代糧食産量不高,油脂這東西普通百姓人家自己攝入量都不足,把大量的油脂拿去做肥皂,楚佳璇還幹不出這麼缺德的事。
雖然吧,肥皂的推廣有利于百姓衛生健康,但是百姓髒了完全可以用清水洗滌,但百姓饑餓總不能靠涼水飽腹。
所以楚佳璇思索再三,把這東西定為了一種高端奢侈品,專掙權貴的錢。
反正她暫時是不打算提高産能的。
倒是水泥,在做出來後起了大用。
當然了,并不是鋪路,馬路馬路,這個時候交通工具可都是牛馬,這些家夥要是常年踩在硬路上行駛會損害它們膝蓋等部位,損傷這些牲口的使用壽命的。
馬匹在此時可是戰略物資,楚佳璇可不敢亂來。
但是用在堤壩、房屋、城牆等建設上,那就很是合适了。
便宜、快速還結實。
而且楚佳璇還發現了水泥在這個時代中的好用處,用來建造曬鹽場。
在前世楚佳璇看過的小說裡主角提出海水曬鹽法總會得到一片驚歎,但實際上在炎帝時代時就有海水制鹽的記載。
畢竟海水是鹹的,古人自然能猜出海水裡有鹽。而且古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比起制鹵煎煮當然是直接晾曬省事。
但是無奈,條件實在不允許。
小鹽戶選擇煮鹽雖然又費柴又費鍋,但是速度快啊。要是全靠曬,那小鹽戶非得餓死不可。
而若是朝廷組織大批量曬鹽,那用什麼盛放這樣大批量的海水,上哪裡找那麼合适的天然曬鹽場,而想人工建造拿什麼做底,真當海水不會下滲啊!
但是如今有了水泥就不一樣了,在海邊找一處合适的地點,制幾個鹽池,按照梯度制鹵純化,就能大批量的制作出純度不錯的海鹽。
無論是良種還是水泥可以說都與民生息息相關,所以楚佳璇被再三加封沒人有意見,而大家在對楚佳璇火熱追捧中也發現這位公主本身還有一位青梅竹馬——閣老林源的孫兒林見顧。
這就很讓人洩氣了,好好的金鳳凰沒機會抱回家給自己家添磚加瓦多鬧心啊!
好在壽康公主年紀還小,這婚事還沒定下來,大家該是還有機會吧!
俗話怎麼說來着,隻要鋤頭揮得好,哪有牆頭挖不倒。
什麼,挖牆腳不道德,瞧你說的,政治生物這種東西哪有那麼高的道德。
而且他們自覺自家優勢還是很大的,公主和林見顧交好,那如今還隻是少年情分做不成準的。
等公主長大了,自然該知道林家不是好去處,林家如今剛平反,家裡還沒緩過勁,府裡還有幾個不着調的罪人之子在不停鬧騰。
這樣的人家怎麼配與壽康公主這樣的金貴人兒結親,還是自家的兒子/孫子看上去和壽康公主才是天生一對兒啊!
然後,林見顧就發現自己受到針對的頻率極速上升。
對此,林見顧是無所謂的,反正這群人對他造不成任何的影響。
不過總這樣也太煩了,剛好馬上又是大比之年。
于是,秋闱之後,林見顧就成為了京都的解元。
十五歲的解元郎,明年若是再在春闱中得一個好名次,未來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一瞬間,挖牆腳的鋤頭都暫時安靜了。
就,林家的小子确實不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