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的誘惑之下,鄭閣老筆走遊龍,立刻化身因蘇橙遇刺而憤懑的大臣,字字珠玑不說,每一句話都在痛斥彩玉國恩将仇報,甚至寫出了背槽抛糞這樣犀利的詞來罵他們。
先帝仁德,多與他國交好,彩玉國前來購入糧食時,先帝特意讓利三分,甚至還将國中密不外傳的儲存方法無償教給了他們。可他們居然做出刺殺丞相之事,簡直可惡至極。
說實話,得知蘇橙遇刺瀕危時,鄭閣老反倒沒有一絲興奮,因為不是敗在他的手裡,而是被弱了不知多少的彩玉國刺客得手。
簡直是奇恥大辱!
是以他修書時帶了不少真情實感,狠狠地以文人風格罵了他們一通。
國境軍隊也實時壓境,無聲的表示憤怒。
這個時代消息傳遞的太慢,等到消息回來已經是十日後了。
彩玉國也不是傻子,自然知曉了他們的用意,當即派了使者前來探望,本想送些草藥,可無奈土地荒蕪,臨時購買又來不及,隻好送了些當地特産,成色較好的各色玉石作為補償。
還說拍着胸脯保證,定會抓住行刺之人,給軒轅國一個交代。
大軍壓境,不能不怕啊。
蘇橙也不多要,看了彩玉國提前送來的禮物單子,粗略的算了筆帳,剛好能把書樓建起來,至于裡面的藏書如何得到,那不是現在就能考慮的事。
又過了十幾日,蘇橙跟鄭閣老并肩而立,一個抱着手臂呵呵笑,一個背着手故作嚴肅,視線齊齊落在五輛加大版,四匹駿馬齊拉的車上。
那是彩玉國送來的“賠禮”。
蘇橙笑眯眯的替國君收下了。
她跟崔閣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通威懾加安撫把那使者忽悠的一愣一愣。
末了,那使者提出想與軒轅國簽訂和平條約,永修舊好,還說他們的五皇子對軒轅國的文化制度很感興趣,想來學習。
說白了,就是變相送人入都城為質,好讓軒轅國能放下心來。
自古質子都是一個微妙的存在,蘇橙跟崔閣老對視一眼,小狐狸跟老狐狸各自心懷鬼胎。
他們沒有立刻應下,而是安排人送使臣前往驿站休整,皇子為質之事稍後再議。
彩玉國的臣服之心再明顯不過,可軒轅國民淳樸善良,不到特殊時候,蘇橙是不願别國的人前來。
文化交流在某些時候是好事,可沖擊也會随之到來。
她并不了解五皇子的為人秉性,隻知道那裡的人多年以玉石開采為生,不善勞作,大多做的一手好生意,精明的同時壞點子也多。
她怕百姓會受到影響,農業國家最怕的就是農民不事農桑,因此各個國家都對商戶收很重的賦稅,為的就是保持國家平衡。
崔閣老不這樣想,想當年立國初期,國家沒有現在的強盛,軒轅一族也送過皇子入别國為質,忍辱負重而後才成就一番功業,彩玉國願意主動送皇子入都城,正是軒轅國力強盛的象征。
這是一種無聲的榮耀,他作為一國老臣,自然願意。
要不是蘇橙含糊其辭,有意拖延,他恨不得當場同意。
可惜了,蘇橙才是那個權利最大的人,她不開口,别人再怎麼想都沒用。
因着蘇橙托他寫信,一緻坑外的短暫情誼,崔閣老的态度稍稍緩和了些,翻白眼的頻率明顯少了,就連蘇橙卡點上朝也不是不能容忍了。
他畢竟是長者,年長蘇橙不知多少歲,寬容一點也不算什麼。
想到此處,崔閣老越發覺得接納質子一事有可能性,他要找個機會好好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