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還記得。”
時卻套上件長袖,活動胳膊,感到腋窩處不太舒服,摸了摸,發現是這件長袖肩部與袖管之間的連接處過小了,放松垂手時還好,一動作起來,肌肉塊便把布料撐得緊緊的。遂脫下,換另一件。
窸窸窣窣間,沈司奧繼續道:
“實際上,我說的‘科學家’,是特指的一位科學家,而不是一個群體。護身符也是這個科學家在同一時期發明的。”
“這位科學家,對這個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一套極為複雜的化學反應流程,其涉及許多反應變量,能将受輻射的物體轉變為可抵消輻射的物體,再用該可抵消輻射的物體制成護身符和防護罩。就這樣。”
時卻隻覺得他這番話過于精簡。“再多說點相關的其他事情呗。”她道。
于是沈司奧繼續道:
“說來也有幾分神秘色彩,那套反應流程不是那科學家研究出來的,而是他做夢夢到的。據本人說,那是個極為痛苦的夢,整套反應流程漸次浮現,如燒紅的鐵烙入他腦中。”
“醒來後,他大汗淋漓,渾身濕透,像剛從水裡被撈出來,随即還因為精神緊張引發過度呼吸,被送去急救。”
時卻穿上條褲子出了試衣間,對着邊上放置的穿衣鏡蹦跶兩下。
“接下來就有些乏善可陳了,”沈司奧倚在穿衣鏡邊上,“他名利雙收,變為學科泰鬥,尚還健康活着的人們彈冠相慶,狂喜人類終于不用太快玩蛋。要知道,從隕石雨降下到防護罩和護身符普及之前,僅一年時間,全球就有15%的人死于I型和II型輻射病。”
時卻簡單做了幾個大幅度活動四肢的動作,沒感覺有過多拘束,滿意地點點頭,鑽回試衣間繼續試衣服。
她邊動作邊接話:“然後,女娲和盤古就被制造出來,輔助生産防護罩和護身符?哦對了,還有仿生物。”
“沒錯,”沈司奧答,“那套化學反應流程實在太過複雜,涉及許多瞬息萬變的反應條件和反應變量,即便預先搭建好輔助算法,人也難以即時反應決斷。一個掌控不好,不僅抵消輻射物的良品率将大幅度下降,還會生成大量有害的副産物。”
時卻又試了幾件上衣和褲子,動作利索地在試衣間和穿衣鏡之間來回走動。
在這個過程中,沈司奧一直慢條斯理地講着,咬字清楚,語速控制的也恰到好處,叫她莫名找回了“上輩子”,一邊開着視頻外放,一邊做家務的感覺。
據沈司奧說,由于靠人力和算法均難以完美運行那套化學反應流程,自然而然地,人們開始研發能高速計算并擁有獨立意識的人工智能,以求該人工智能可以在監控反應過程中進行及時決斷。
這個設想是正确且可行的。
2025年的四年後,即2029年,首個人工智能盤古上線,它一接管相關流水線,抵消輻射物的良品率即大幅度上升。
再2年後,第二個人工智能女娲上線,用以協助盤古。迄今為止,它們還在日夜不休地計算、操控相關産線。
又之後,人們研究出了仿生物,仿生物身上的護身符不用說,也是在它們的計算下進行生産。另外,常見仿生物的諸如大腦芯片等核心部件,由于工藝複雜,多也由受它們控制的無人流水線生産。
“……差不多就是這樣。”
待沈司奧講完,時卻剛好也決定結束試穿。
她将不合适的幾件挑出來,拎着購物籃和沈司奧一同往結賬處走,随口道:“流螢說盤古和女娲是輔助着護身符、防護罩和仿生物,但聽你這麼一說,這可不像輔助地位。”
掌控地位還差不多。
沈司奧推眼鏡,笑了笑:“她也不算說錯。她是按基礎教育的教材講的,總之那上面說的是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