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耗材之一嗎?”
其實這句話,我隻想問的是通臂猿師。
但是,指向性太明顯,有種讨打的感覺。
所以還是把自己墊背寫進去了。
耗材,耗不了一點。
誰拿我當耗材,我把誰祖墳都點了。
主打一個,雖慫,但慫有慫的反彈方法。
盯着通臂猿師,看着他的影子,示意我的關注重點。
通臂猿師老江湖,我的眼神戲很嫩,通常都是給孫悟空白眼用的,比較容易秒懂。
他抖抖肩,有些怪不自然地說,“算也不算。”
一個太極又給我打回來了。
算也不算是什麼意思,死得沒那麼快呗。
排隊的耗材?
“您有影子,應該不算吧,想走就能走的。”
“呵呵。有影子不一定等于是獨立自主的象征,小烏龜。有的是人抓住你的辮子。”
“?所以是你不敢出手想幫的原因嗎?辮子在哪?看你挺秃的。”
在通臂猿師開始敞開心扉的那個小裂縫,我決定用倒反天罡的人身攻擊法,激怒一些情緒然後誘導他繼續說下去。
就是這個急中生智,也确實挺秃然的。
通臂猿師冷靜的面孔有些繃不住,顯得我很唐突。
“???”然後控制了一下面部表情,嘴角抽搐地找補了一會,“我秃才正常。”
“您年紀很大了嗎?不會動一下就入土了吧,孫悟空還得接您入住水簾洞的。”
“。。。死。不。了。”
好好好,再問不禮貌了。
倒也不是秃不秃的問題,就是通臂猿師整個人都顯得有些光滑。
有點像無毛貓。不是很像猴。唯一的特征就是手長且直立行走。
我對他的物種屬性是存疑的。
一山不容二虎,引路人是猴的話,孫悟空又不是非得當大王,隻要花果山平靜他也沒有什麼非我不可的沖勁。
美猴王“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的故事也就戛然而止了。不符合這麼大費周章的一通設計。
通臂猿師知道自己是引路人,又知道自己死不了,顯然是對自己入局的退路有所規劃和請示。
如果身為耗材,必須要死的沒死,那就隻有一種可能。
他不是這類耗材。
這些猴群都沒有倒影,而通臂猿師有。
所以他不是猴子。
雖然我覺得這個邏輯等号有些武斷,但是我的直覺告訴我,奇怪的想法很可能才符合西遊的叙事。
不是猴子的話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冒充通臂猿師呢?
孫悟空知道他本體嗎?
應該是不知道的,這個時候又沒有火眼金睛。
估摸着上輩子也沒發現這件事,所以一開口就尊稱的,把我也帶跑了。
第一印象害人不淺呐。
搞得現在我隻能重新開猜。
一個在水簾洞裡面抓瞎,一個在水簾洞外面抓瞎。
難兄難弟。
算也不算耗材的意思應該是跟之前的藥材相區分開來的。
耗材跟藥材,有些是一次性用品,有些就不一定了。
看他的口風應該是在于怎麼理解耗材這件事情?
如果因為自己的存在價值隻是為了服務另一個人的存在,當然是耗材。
但如果這個過程中自己并不一定會被損耗,反而能夠立足或者得到提升,那隻能算交易?
所以,他才會冷靜自持,就算是看到被抓走的小奶猴也如此淡定。
因為他根本就無法跟他們感同身受,他根本就不屬于這類藥材,也不走這條通靈之路。
那他怎麼在這裡?在這裡能幹嗎?
監視器?感覺天上那個鬼叫的變化的已經很夠用了。
他之前說他是引路人?什麼東西能當引路人?
煉丹爐還需要引路嗎?告訴孫悟空這個吃了長得比較快?
不如芭蕉扇扇多點風把火燒旺有用吧。
等等,扇子?
太上老君煉丹的工具應該很多。
除了扇子還有什麼?可以手長腳長渾身光滑又老成油條的樣子?
我歪着脖子,皺着眉頭,毫不忌諱地打量着他。
套話是套不出來,這種時候隻有自己猜出答案,才能作為明白人,擁有合作洽談的機會。
早知道當初就應該學醫的,再不濟找個中醫談戀愛,也能知道點什麼煲藥秘籍。
人,常識還是得廣阿!
他混迹于猴群中,顯然是掌握了化形術,隻能從為數不多的特點去思考。
盯着他反而會被外形所迷惑,我記着他的特色,轉頭看向水簾洞去。
一是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新動靜。
二是轉移注意力換換腦子,就算猜得慢,隻要假裝沒在猜的樣子也不太丢臉。
咱就是說,還是能勉強維持一個聰明人設。
水簾洞的簾瀑聲勢并不大。
跟燈光秀顯示屏一樣。
水直躺到黑黝黝的盡頭。
不知道多深,總之是沒多少回音。
像是掉進了無底洞一樣。
光滑得離譜。
光滑?
熟悉的關鍵詞。
如果芭蕉扇管火的話,那什麼管水、導水、引水呢?
湯勺。
好,原諒我真的對煉丹一竅不通。
但是就祖傳的煲湯技能來說。
勺子,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