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三歲的小孩兒會是棠棠很崇拜的政哥?
唐啟陽目光轉回:“我們打聽打聽。”
徐蘭:“嗯,如果是他,我們要該怎麼做需要好好考慮。”他們是希望統一天下,統一天下戰争避免不了,上戰場的男人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是兄長弟弟,有父母妻兒盼回家。
上輩子他們過得太好太幸福心腸變軟,不知道有沒有能力避免少死一些人。
但時下大多數人不想被滅國,當中又糾纏着各種利益,總之會很麻煩。
徐蘭又說:“我們兩個人做事慢,明天叫我娘家所有人來幫忙。”
唐啟陽笑說:“我也是這麼想,明天我進城買東西,順便找工匠訂做石磨,等我們能抽出時間自己再做太久了。”
“好。”徐蘭應聲後去切水芹菜,切好放進麥仁粥,一會就能吃飯。
飯後唐啟陽帶石和山拿鋤頭和鐵鍬去後院,在一個地方鏟走表層土,表層土黃黑色,下面是純黃土鏟出約兩平方大小,然後翻土。
徐蘭快速把剝好的筍切成片,放進鍋裡煮後撈起,放在木桶裡泡水,然後劈竹子,劈成一指寬的竹條,劈兩根後劈出竹皮,她在幹活時有幾個小孩圍過來好奇看她劈竹子。
現在村裡的大人們也是在想辦法修整房頂。
小孩們隻圍着看,不敢開口問。
徐蘭現在忙,顧不上和他們搭話。
唐啟陽帶石和山翻出一層土後挑水倒進土裡,泡軟踩熟後用來糊竹子的縫隙。
徐蘭快手劈好竹皮,去換唐啟陽來編魚籠她去挑水泡土,她會編魚籠但不如他編的好。
唐啟陽在編魚籠時教石和山,也教圍過來的孩子。
一個下午很快過去。
臨傍晚石和山吃一碗粥後要回去,徐蘭交待他們回去和大人們說自己需要他們一家人幫忙,明天一家都過來,石和和山應聲回去。
這時離天黑還早,唐啟陽繼續編魚籠,徐蘭看政兒那邊,外面沒有人,她拿竹皮編镂空小蹴鞠,沒多久就編好一個精緻的小蹴鞠,繼續編下一個。
天黑前徐蘭給筍片換水。
第二天早上,徐蘭起來煮一鍋麥仁粥,給唐啟陽下一點挂面,唐啟陽挑出約一斤黃豆泡上,吃面條後背着一個背簍提着一個簍子,帶上回剩下的錢和一小塊黃金進城。
徐蘭撈起兩把筍片放進鍋裡和麥仁一起煮,半個多小時後蘭的娘家人來了,徐蘭和他們打招呼後給裝麥仁粥邊和他們說:“阿父,阿母,阿嫂,吃了再幹活。”
紅看不稀的麥仁粥不安問徐蘭:“你煮這個陽知道嗎?”
徐蘭說:“知道。”
木看了看屋裡的竹制品,又看了看徐蘭,蘭和陽變化許多,陽是在當兵時學會用竹編東西的吧,蘭是陽回來後有靠山了才變成…利落。
木的語言貧乏,把自信從容淡定想成利落。
徐蘭不理會木眼裡的疑惑,快手裝好粥,木六人在她的催促下吃粥,筍片已經泡去苦味,和麥仁一起煮味道不錯,木一家吃筍見真的不苦,珍惜吃下每一口。
吃完早飯,徐蘭分給三個孩子一人一個蹴鞠小球:“給你們玩。”
石和山還有芹見小球很好看很喜歡,感激看向姑姑。
三個孩子不會道謝,徐蘭暫時沒有教他們,帶他們拿工具去後院,安排木和梨翻地,其他人撿草根。
徐蘭回到前面進屋拿刀出門,看向右邊見老媪在外面,又回屋裡拿小蹴鞠出門,走到老媪旁邊把小蹴鞠遞給她說:“老媪,我給猶子編小玩具,也給政兒編一個,拿給他玩。”
老媪見小球好看,猶豫一下道謝接過:“謝謝。”
徐蘭跟她擺擺手拿刀去竹林砍竹子,快十一點她停下活,掐一把水芹菜後回去,把早上泡的黃豆洗一洗放進石臼裡用力舂,泡開的黃豆很快被碾碎,變更碎時放進鍋裡煮。
鍋裡的東西還沒煮開,唐啟陽背後背着背簍,手裡提簍子回來開口說:“我回來了。”
徐蘭站起來回應:“回來了。”他們上輩子一起走過七十多年,濃烈的感情在歲月中沉澱,像綿長幽遠的酒香,相處自然。
唐啟陽放下竹簍問她:“老丈人他們還在幹活?”
徐蘭幫他拿下背後的背簍邊說:“是,我叫他們慢慢幹,沒事。”然後壓低聲音說:“跟他們溝通有些困難。”
唐啟陽聲音也變低:“我們和他們的思想相差太大,慢慢來,我在城裡打聽赢異人的妻兒,隻聽說人不見了。”
徐蘭:“不急。”
唐啟陽笑:“是不急,我找到工匠訂石磨了。”
“好。”
唐啟陽喝點水繼續編魚籠,徐蘭收拾他買回來的東西,兩個壇子,約二十斤麥子和一斤綠豆,三塊麻布,一竹筒粗鹽,約兩斤姜,三個大小一樣的陶盆。
綠豆和姜種在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