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隻和芹叙述事實,沒有摻夾自己的意見。
上層發動戰争是為利,這個時候諸侯國之間割讓城池再尋常不過,夾在幾國邊境的人今年是韓人,明年是魏人,下一年可能變成秦人。
除了秦軍普通士兵有上升通道,其他諸侯國普通士兵不過是耗材。
芹眼裡迷茫,那就是說如果趙國不去接下上黨就沒有長平之戰,阿父和叔父就沒事?
徐蘭看她迷茫的眼神心裡歎息,揉揉她的頭發說:“沒有長平之戰也有别的戰争,青壯年都免不了上戰場,你大父以前也上過戰場。”
在黑暗中清醒的人活着會很痛苦,她也不知道教石三兄妹讀書練武,給他們開蒙啟智對不對。
這一刻徐蘭犯難,自己和唐啟陽的思想和行為跟這個時代不一樣,政兒和石山芹四個孩子差不多天天過來,無形中會受他們的影響。
這種影響是好還是壞現在很難預判。
徐蘭看向前面,政兒和山拿着竹劍在拉鋸對練,不如說是玩,心裡無端生起一個疑問:韓非真是死在師弟李斯手裡嗎?
芹迷茫問:“什麼時候才不打仗?”
徐蘭頓一下說:“不知道,所以你努力讀書練劍,将來能護自己和家人。”
人類發展史就是戰争史,和平的時間不多,秦統一後并沒有完全結束戰争,徭役和賦稅也沒有減輕。
芹點頭。
不管将來如何,吃喝在當下,美食能治愈很多煩惱。
徐蘭和她說:“晚上我們吃餃子,你去叫你大母和阿母來和我一起包餃子。”餃子好吃但做起來麻煩,家裡有一段時間沒有包餃子了。
芹聽姑姑說晚上吃餃子臉上露出笑:“好。”
徐蘭看前面說:“政兒晚上也留下一起吃餃子。”
政兒和山聽說吃餃子忍不住咽咽口水。
政兒點頭應:“好。”
徐蘭和他們說:“等會你們也一起幫忙包餃子。”
政兒和山點頭。
徐蘭把兔皮和針線放回房間,從房間裡拿一條臘肉到廚房煮,開始為做餃子準備。
晚上有十一個人吃飯,徐蘭和阿母阿嫂帶四個孩子包很多餃子,有臘肉白菜和臘肉薤兩種餡。
政兒認真小心地捏着餃子皮,小小的人兒手穩,包出的餃子不錯。
徐蘭看政兒認真的模樣喜歡,稱贊他:“政兒最小,包的餃子不漏餡,真棒!”
政兒臉上露出笑。
山看篦子上自己包的餃子漏出一點餡,臉上微熱,下一個絕對不漏。
政兒看山捏的餃子得意一笑,山自信說:“我包下一個絕對不漏。”
政兒笑:“那你包。”
山拿一個餃子皮,放餡後小心捏起,捏好了不漏餡,得意和政兒笑說:“看吧,不漏。”
政兒點頭,繼續認真捏餃子。
餃子包完便下鍋煮,大家高興吃一頓,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劉平和王亮暗想蘭真大氣。
當晚,徐蘭和唐啟陽商量後決定改變策略,明面上想辦法加快掙錢和買荒地開荒,盡快發展成為大地主。
他們來這麼久,對社會結構和邯鄲城勢力有一定的了解,他們的異能持續增長和身手靈活,發展起來也能自保。
掙錢糧後辦學院請老師,免費給人啟蒙,教人讀書,推廣各行業知識,提高影響力,最好能揚名天下,有足夠的影響力。
以後能做到什麼程度他們心裡沒有數,會遇到什麼阻礙也預測不出,做了再說。
兩人商量後決定,明面上掙錢的第一個方法是做香皂,随後又商量些事。
第二天徐蘭去河邊撐竹排向上,在露出淺灘的地方停下撿河蚌,河蚌有人吃,所以在村邊撿不到,她撿半簍回去泡在盆裡。
唐啟陽帶丈人和兩個幫手把西間的炕砌好,次一天早上進城跟木匠定做香皂的模具,在鐵匠那裡定做一錘子和兩把鑿刀,在石匠那裡定要兩塊簡單切割的大青石,讓他送去自家,又買幾十斤粟米帶回家。
唐啟陽家神奇的暖炕快速傳出,很多黔首來看後也泡土做泥磚泥闆,也有腦子靈活,家附近有小石頭的人撿石頭回家,稍稍砸去尖角,打算用來砌下面,隻做上面鋪的泥闆。
河蚌泡三天後徐蘭開蚌取蚌肉做菜,貝殼刷幹淨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