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張公案2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第十五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左右無奈,隻得自行圓場,一京兆府的捕快慷慨挺身道:“衆大人請恕卑職魯莽。大尹日常教誨卑職等,世間兇案,多由财色仇怨而生。卑職看這幅畫兒,覺得或與情字有關。”

一刑部捕快接聲:“衆大人恕罪。卑職倒覺得,是跟瓷器有幹系。罐子裡的是瓷土,畫裡的也是個瓷人兒,加上先時張大人查着的線索,此前又挖到了瓷片。這些必是連在一起的。”

張屏嗯了一聲。

馮邰冷道:“你嗯個甚麼!”

張屏躬身:“下官覺得,這位捕快所言有理。另可先查查畫中人的身份。一男子着官妓服飾,或有隐情。”

馮邰一瞥他:“這畫中瓷人額間的蝶形花钿與袖口翠邊的确乃伎飾。王侍郎還未說出,你竟瞧出來了。”

王硯道:“老馮你這話說得就有内涵了,什麼叫我都還未說出?自進刑部,如同剃度;秦楚之處,久不涉足。”

馮邰淡淡道:“王侍郎想多了,本府隻是覺得王侍郎涉獵廣泛罷了。京兆府的庫房裡,現下還有一堆從花街教坊中取來的王侍郎的腰佩扇套。王大人若如剃度,滿朝同僚,都是胎裡金仙。”

王硯高挑雙眉,京兆府的捕快假裝不經意一歪身,撞了張屏一肘,連聲賠罪。張屏說了句無妨,再端正向馮邰道:“禀大人,下官家鄉西北,縣中有官妓教坊,多是流配邊陲的犯官家眷,故而認得服飾。畫中瓷人指尖圓秃,骨節分明,不似女子柔荑。足尖出裙外身多,形甚大,加之神态與旁側句子,應是一男子。”

馮邰瞧瞧他,微颔首。王硯正色:“塑像繪畫均可能系作者憑想象而造。僅憑一幅畫,不便論斷。需得更多證據。”

張屏眨了眨眼,王硯卷起畫軸,塞進袖中:“敬農,椅子上那副白骨仍是歸你,我絕不幹預。”

馮邰臉上掠過一抹譏嘲,徑走向椅上白骨。

白骨癱靠于椅中,身裹褐袍,足踏緞履。袍履亦都完好無損。膝上一蓬灰白須發。頭骨枕于椅背,一頂軟帽與一把束結的灰白發落在下方地上。

馮邰用長木筷架起軟帽,仔細端詳。

軟帽沿圈與内襯微有些腐爛,灰白發間可見些許殘肌。

馮邰目光冷肅,王硯亦神色難得凝重。

“唯獨此處有餘膚,恐怕這塊頭皮,被兇手單切下來了。”

張屏點點頭。

兩具白骨,整齊完好的衣飾,以及屍骨的姿态,都昭示着,兩名死者,應是先被制成了白骨,再穿戴整齊,擺放成眼前的姿勢。

若隻為搶掠财寶,兇手不會這般做。

馮邰起身,退到旁側,示意手下詳細繪圖,摘下蒙面布巾。

“昔日蔡府案的卷宗,王侍郎若此時手邊有,請與本府一觀。”

王硯道:“我已讓人回京取去了,估計今晚即可送到。”

馮邰微颔首,仍望着白骨:“當日查此案的是貴部的哪位大人?”

王硯道:“窦方。”繼而瞥了一眼張屏。

“卷宗我看過,窦方此人無論如何,不算個笨人。隻是這案子辦時,他在刑部尚且做不了大主,估計是另有人辦了,卷宗最後算他批審罷了。”

馮邰神色中微透出了然。

當時的刑部尚書,乃雲太傅的好學生樊渾。其時刑部清流,唯窦方一人,無甚實權。蔡府案多半是樊尚書的哪位愛部查了。蔡府罹于火難,屍骨清理、死者身份核實都十分困難,顯然主查者也是得過且過,緝兇時頻出笑話。樊尚書思慮日後隐患,便把最終定案批複的事塞到窦方頭上。

此案後沒兩年,樊渾便因辦案徇情枉法落馬,其在刑部中的黨羽數人同被貶放。窦方主掌刑部,卻又做下了陳子觞冤案。再之後刑部迎來了尚書陶周風,也算得命運多舛。

卻不想居然是因一個王硯,這兩年又抖擻了起來。

不知能抖到幾時。

王硯接着道:“蔡會火災時五十七歲,這具白骨,須發顔色對得上。蔡會有三子,韋、粲、奂,俱同罹難。最小的蔡奂,就是被黃稚娘癡戀的那個,年方及冠。兩江督造副使乃肥差,蔡會辭官歸家,是因被人舉報收授賄賂。估計與人錢财上的恩怨不少。”

馮邰問:“舉報蔡會者,是何人?

王硯道:“這就得問禦史台了。問他們須走文書,還沒到那一步。但告發舉報者,多思慮深重,行事克制謹慎。不大能做得如斯狠辣兇悍事。”

馮邰不置可否地一呵。

張屏默默挪動腳步。

他心中,有許多疑惑。

解屍為骨,手段狠辣。兩具白骨,裸露在外均無傷痕,證明兇手或是極其擅長解屍,或有特殊方法。

兇手解屍後,又裝扮擺放屍骨,顯得冷靜從容,更像是要借這兩具屍骨表達什麼。

但,裝扮擺放屍骨後,兇手卻把這裡封存,令兩具屍骨多年存于地下。

這,是為什麼?

多年後的今朝,疑犯裘真用菜窖的屍體和幾片碎瓷,将官府一路引到這裡,挖開暗室,又是出于什麼目的?

張屏緩步挪到椅上白骨之後,京兆府的捕快們忙着繪圖紙,存證據,馮邰和王硯亦未理會他。

張屏微屈膝,一個紮馬步式,頭向後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