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趙恭雖然沒對這些謠言說什麼,也沒有對那些人做出什麼懲戒。但之後的開鑿運河、以币代銀、田賦改革無不一一在向世人證明文德三年那些事不過是天災而不是所謂的人禍。
以他上次面見趙恭的經曆來看,趙恭絕不是個好相與的人,他能在短短二十三年便做到如此地步,讓天下百姓贊不絕口。絕對是一個相當有魄力有手段的皇帝。
哪怕如今已沒多少人記得當初的事了,但君心難測,天子威儀,誰又能知道這位皇帝陛下自己心裡有沒有真的放下。
天下誰人敢賭天子心性!
反正裴澈是絕不會冒這樣的風險,哪怕成績差了點,他也不願給自己以後留個炸彈。
裴澈思考了許久,才終于提筆寫下:“欲先取之,必固與之。”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三十六章》中的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若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是,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除它,必要先擡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又顯明,柔弱戰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吓唬人。
裴澈特意避開那些敏感的詞,更沒有從這句話引出其中背景,而是直接從題目本身下手,和上次在國子監時回答秦始皇的問題一樣,他沒說君王的不對,也沒有說百姓的不對,而是在這之間選擇了踢皮球。
也許他拿不到一個好名次,但一定能過,他的目的是要确保自己成功會試上榜,上次他已經在趙恭面前露過臉,趙恭的反應也是相當不錯。
裴澈突然發現自己想得有些遠了,搖頭歎了口氣,還是先把這會試過了再說吧。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箫韶九成,鳳凰來儀。”
“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始終象四時,周旋象風雨。”
………
後面題大都出自《論語》、《易》《書》、《試》、《春秋》、《禮記》,出得中規中矩,在沒有第二題的“難言之隐”。
後面的題裴澈寫的迅速,吹筆落墨轉瞬即成,最後一篇制藝謄抄完畢,隻剩下一首五言八韻試帖詩。
題目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出自《周易·系辭上》,這句話也是老古話了。裴澈稍加思索,便想起了蘇東坡居士那句著名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句話貼合極了,裴澈擡筆寫下,東坡居士當真才華斐然,哪怕九百年後,這句話依舊深入人心。
黃河落天入東海,青山排浪滾滾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天高雲月如是同,地望溪山各相異。
…………
望遠方知風浪小,登高始覺山海平。
欲窮大地八萬裡,須上高峰淩絕頂。
寫完後,裴澈仔細校對了下,檢查無誤後,起身交卷。
出号房的時候,裴澈看了下周圍的士子們,臉上多少帶着些喜色,便知道隻有自己考慮了第二題。不過也對,自己也是因為王冕送來的那副帖子,才對朝中許多事有了一知半解。
八日後,裴澈腳步晃悠着出了考場。
譚元一把扶過:“公子辛苦了,瞧着臉色一片煞白,待會找個郎中瞧瞧,莫要病了。”
裴澈搖搖頭:“不用,就是累着了,回去好好歇歇上一場就行。”
翌日,日上三竿。
裴澈正在屋裡讀書寫字時,吳掌櫃走了進來,作揖道:“小東家,賀公子來了。”
應當是為了春山綠的事情而來,裴澈道:“你先招待着子瑜,我去換身衣裳就來。”
他一入廳堂 ,賀子瑜立馬起身,然後道:“子瑜先恭喜修晏入得杏榜。”
“這話說得有些早了,不過我倒是希望子瑜你能夠一言成真。”裴澈笑着回答。
賀子瑜歎氣道:“非也,修晏你的才華我是有目共睹的,不過我卻是不能的。”
裴澈心裡有些驚訝,賀子瑜的水平雖說不是一等一的好,不過卻也能上榜的,為何如此笃定?
他是知道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