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軍令狀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葉栖提筆在麻紙并不避諱的書寫下,梁東看到了上面毫無感情的說明了穆懷禦跟着他的原由,和會把殿下好好帶回京都的話。

他這還真是要帶着二殿下前往青州,梁東未免荒唐道:“長甫先生三思,二殿下此事非同小可,王爺若看到此信定會盛怒。”

也何止是盛怒啊,上次先生私藏着殿下于栖遲院中,王爺就差點氣到拿荊條抽他了,這次回去指不定又得氣成什麼模樣,說不定剛看到這信就得撕個粉碎,差人把他兒子綁回去。

再者,他和王爺說得好聽點,是二殿下跟着他,但這放到穆順堯眼中,不就是又硬拐走了他兒子,還是帶他去兇險莫測的青州。

最主要的是他回京,王爺不知又會對他從何發落。

葉栖聽着,是這個理,于是又在後面加了句回去再給王爺賠罪之類的泛泛之談,并不起任何作用。

在梁東的沉默中,他還不以為然道:“無礙,差人去送吧。”

像是為了安梁東的心,葉栖唱雙簧似的,交代道:“狸兒,出了這道門,無論去何處都要好好跟着為師身邊,不可貿然行動,這裡不比京都,危機四伏。”

穆懷禦表現的那叫一個乖,點頭答應的好好的,還轉頭看向梁東,“我會聽師父的話。”

師父都叫上了,看來是真會聽先生的話。

若是二殿下屆時和他們一同回府,王爺看到他毫發無損,也不是不可以。

梁東被這師徒二人忽悠的隻好差人加急去送,以免王爺在王府中氣出個好歹。

将信送出去後,他便與部下四人用盡辦法,加快探查先生所要的消息。

又五日,梁東帶着那些人确實不是梁州人士,隻是和梁州口音相似,暫時不能确認身份,隻知曉是從縣令提供不得士兵駐守的偏僻暗道而下沅州的消息,與劫到了縣令派人送往梁州的信,一同交給葉栖。

信中提及蘭花村後有一處隐蔽非本地村民不可知曉的山谷,地圖未标出,也更不會被朝廷所察覺。

信件未指名道姓是給何人所送,梁東也查不到縣令勾結的是梁州的哪位大人物。

但葉栖翻開滿桌梁東從縣令府中臨摹而來的縣令與此人秘密來往的信件,隻要是梁州而來的信件,末端總有一團墨梅作為标識。

梁東見先生憑着這點微薄的消息坐在桌邊陷入了苦思,便也不作聲安靜等待,滿屋隻有幾人的呼吸聲。

穆懷禦抽出離他最近的信件,也開始盯着那團墨梅看,片刻過後,他想起來什麼道:“我在秦青隐身上見到過。”

那時他被秦青隐綁去丞相府,在大堂外想要撕咬秦青隐的咽喉,他退步被近侍保護時,側頸上有一樣的花紋,隻不過他的像是被燙成梅花的疤痕。

經他這一聲的提醒,來龍去脈如遊魚般一個個争前恐後鑽入葉栖的神海。

他問梁東道:“當初秦青隐派來刺殺王爺的散兵,你道其中有梁州口音,可還記得占散兵的多少人。”

梁東回想道:“有一半以上。”

葉栖再道:“六年前秦青隐借青州之兵入京,其中有梁州多少人馬。”

當初先生奉王爺之命查青州之兵,梁東無意間查到了早在梁州歸屬秦青隐所管之時,梁州太守便借兵與青州之兵一同入京。

隻不過都打着青州兵的旗号,難以分辨。

他回道:“總共入京七萬,梁州最少有四萬人馬。”

那就是了,為何秦青隐所派來刺殺的舊部大多都是梁州口音,而不是當年來自他本家的青州兵,為何近來青州頻練兵馬,兵力更多的梁州卻多年以來銷聲匿迹,毫無動靜。

因為此次真正要動兵入京都的梁州,而非青州,大肆操練兵馬,不過是為了梁州兵馬打掩護,拖延時間,演給京都的那些人看,聲東擊西。

梁州不是秦青隐的本家,他在京多年,離得那麼遠還能随意調動,那裡一定有他極為信任的人。

可連青州太守紀牧都要常常去京都彙報軍情,常與秦青隐會面,而梁州太守他們卻一次都見過入京,其人早幾年前更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部下,此時手握大權的必不會是太守。

還有何人能讓秦青隐深信不疑,隻有他的母親,鄒氏在梁州坐鎮。

若他們此行真要去了青州,便是去錯了,不僅打草驚蛇,還會入了秦青隐的圈套。

還有一處疑點,如今青梁兩州,各有十餘萬兵馬,秦青隐為何舍近求遠,調距京都八百裡的梁州兵南下入京。

梁州再往北部,便是李國幽州,以分山關為界限相接,口音非常相似,樣貌也有八分像,非本地所能分清。

秦青隐刺殺所派的梁州人,個頭沒他們在這見到的那些人那麼威猛,但是回想樣貌,有相似之處,寬眉厚嘴,一樣帶着地方特色。

若要追溯本源,他們真的都是李國之人,那秦青隐當年極為可能就是借着幽州的兵馬,才掌握了朝廷大權。

而李國當年與夏停戰之時,表面維持和平,實際早已滲入幹涉他國的内政,等同說,秦青隐的來頭從開始就不對勁。

葉栖一番推算之下,梁東已全然聽懂,他與長甫先生多謀善斷的雙眼對視,幾乎是四個字一同鑽入兩人腦海。

通敵叛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