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暮色,紅蓮接天,在層疊的蓮葉之間,有一飄搖的小舟上,卧着一名白衣公子,衣袂如浸入澄碧的池水中。
微風拂過,小舟飄飄蕩蕩,将夢醒的青年搖醒。
“幾時了?”白衣公子從孤舟中蘇醒,單手撐起身體,看向來時的水路。那裡已經潑入或濃或淡的霞光,又被妖冶的紅蓮覆滿。
此間無事,謝衍喟歎,“又是浮生一日。”他一掀眼簾,黑眸随意看向池水,輕笑,“真是無聊。”
後來已經很少有人知曉,在未來的數千年裡聲名天下聞的聖人謝衍,最早誕生于凡間世家。
他降生時,紫微星東現,天下異象,為天生聖人。凡間雖不懂何為天生聖人,卻也看得懂這祥瑞,所以對待謝衍更是極為重視,不但請來名師教導,以詩書禮樂熏陶,卻不料,待他能開口言語後,就能讀書,無論多晦澀,再後來,謝家請來的名師大儒就再也教不了他了。
他十歲時曾見過一名老道拜訪,白眉白髯,神機莫測。而謝衍以幼童姿态與之論道,道玄之又玄,他們足足論了一日。
老道靜水流深,他卻時常語驚四座,意氣風發,引得老道撫掌大笑,道:“謝小友是謂生而知之者。”
老道直言:“謝小友天生聖人命,不是凡間客,且去修仙”,而後,他禦空而去。
果不其然,謝衍十七時,已經名滿天下。無數文人墨客甘拜下風,朝廷請他出仕,面對功名利祿,他辭而不受,卻浪迹山水之間,在浮生中消磨永日。
他很清楚,自己的終點并非世俗。所以,誰也不知道,謝衍竟是感悟大道,另辟道統,無師自通地開始修仙了。
越是天才,修仙越是不拘泥于條條框框。他醒也修仙,醉也修仙,撥開這碧波紅蓮,浸入寒月冷霧,他遇到了他的洛神。
謝衍折下一支紅蓮,以靈氣驅使小舟接近,看見了這月下的美人。
他是少年模樣,坐在蓮葉間,身形纖長,墨色長發似緞,在月光下泠泠。天真情态,純如稚子,容色卻盛若荼蘼。
聽到水波的聲音,他轉頭回望,绯眸倒映出白衣青年的身影,竟是微微一笑,驚世豔絕。
“先生從何處來?”他偏頭,聲音低沉悅耳,衣袂撥弄着水波,卻輕如霧氣。
“從藕花深處。”謝衍道。
“往何處去?”那人問。
“往江湖去。”
聽到這樣的回答,那少年直起身,謝衍可以看見他朱色的唇彎起,足踏水波,卻如履平地,好似從蓮葉中走出的妖魅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