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
北寰言聲音從回廊後傳來。
北寰舞吓得立即站起身來,跑了老遠。
北寰言轉過回廊看着北寰舞與時均白兩人皆是臉紅成一片,心下疑惑。
“哥!”北寰舞跑過去,一把拉走北寰言,“找我幹什麼啊……”
北寰言被北寰舞強行拉走。
時均白低頭看着手上被北寰舞又肢解了一遍的機械鳥,鼻尖還留着她身上輕甜的味道。
他緩緩拿手覆上自己的心口。
那裡有什麼東西,好像要跳出來了。
他控制不住。
*
翌日,翰林院把欽封北寰言為大理寺少卿,同中書門下三品,有宰輔之權的旨意拟好,下發到朝廷六部。
所有人接到這個旨意,都是驚愕。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北寰言從南境回來會封官,這毋庸置疑。
隻是沒想到他一封,直接官拜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同中書門下三品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北寰言這個大理寺少卿,已經入閣拜相,成為東陵曆史上最年輕的少年宰相!
東陵實行群相制。
三省六部長官皆帶着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
如果帝君想要再點人入相,不管那人官拜幾品,隻要封“同中書門下三品”,就可以位列朝堂,參議政事。
可三省六部長官,都是在中央熬了幾十年才熬到這個位置,北寰言十五歲就已經做到了宰相之位,實在讓人嫉妒生恨。
衆人驚詫之餘又覺得很合理。
畢竟北寰言身份特殊,少年得志。
去歲去南境代陛下巡查南境事務,呈奏回來的折子是一本厚厚的書冊。各項事務寫得井井有條,并給南境改革提出了幾條建議。還順帶,解決了南澤王意圖謀反的事。
這一切都說明北寰言這個人行事老成,聰慧至極。
其實朝中一直有說法。
去歲北寰言隻身去了南境,其實就是調查南澤王謀反的事。南境五洲巡察使隻是一個掩人耳目的身份。
陛下早就有削藩的心思。
隻是南澤當年是主動誠服,遞了歸降書。先帝親自讓清王殿下帶着冊封丹書去南澤,以示東陵之大度。
當時的情況是東陵才休養生息養了幾年,不敢也不能那麼急迫地除掉剛剛歸順的南澤。
當今陛下如果要削南澤王,必須有正當理由。而北寰言去,就是給了許景摯一個削藩的理由。
這流言蜚語的根據,就是說南澤王謀反,卻沒查到南澤舊部武将名單。
似是無中生有。
朝堂上對這件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說南澤王謀反這事如果是假的,陛下借機除掉南澤王是真,那麼即便北寰言沒遞上武将名單,陛下直接做一份,不也可以斷絕流言蜚語?
沒有名單,正是說明陛下仁慈。遇事絕不輕易牽扯軍門,還是要以真憑實據。
北寰言生病的這幾日,一直閉門在府中養病。
北寰舞從藏息閣把這些流言蜚語整理出來,拿給北寰言看。
北寰言看了以後,輕咳兩聲,把書信放在一邊,道:“隻要我病好,一上朝,就會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在這事上壓我一頭。”
北寰舞大概知道北寰言說的是什麼事。
她冷笑道:“壓得住,才叫壓。壓不住,那叫‘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機辟,死于罔苦。’”
北寰言睨了她一眼,這些罵人的話,她總是記得比誰都清楚。
*
又休息了兩日,北寰言傷寒的症狀已經好了七七八八。
隻是還微微有些嗓子疼,他一早便趕着時間往宮裡去。
北寰舞也沒閑着,她剛接手黑市,裡面有很多事她需要弄清楚,這幾日一直在跟黑市大管事畢公一起熟悉黑市情況。
從朱雀門進到内宮,宮門口立即有三位等候許久的内官默默地跟上北寰言,等候差遣。
北寰言對身後内官說道:“去禮部幫我置喙一聲,我一會兒去領官服。”
小内官領命,立即低頭去了。
北寰言想着自己從翰林院出來,走之前,怎麼也要先去翰林院跟一衆學士打了招呼再走。
想着他便往翰林院去。
下朝有一會兒了,除了給皇子們上課的學士不在,翰林院裡其他人都在。
前幾日下放到朝廷六部調任北寰言為大理寺少卿,為宰輔的旨意是劉承旨拟的。
拟的時候整個翰林院都在感慨本應如此。
翰林院同僚們跟北寰言相處兩年,深知他學識淵博,見識寬廣,為人低調内斂,待人謙遜有禮。文筆錦繡,對時政見解獨到。
關鍵是北寰言今年才剛過十五,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