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封賞西境之初那些流言,是不是有心人故意放出來的輿論策略也未可知。
“自古以來,帝王之術,皆是如此。”北寰言不願意在許景摯背後說他的執政得失,帝王是非功過,隻能留給後人評說。
齊丘為官多年,哪裡不知道這是制衡的手段,隻能歎口氣。他不禁回想起當年西境那場戰争——
西境當年經曆那場與西域的浩天之戰之後,百廢待興。
那時候蔚光良與姚元武,都還是西境軍裡不起眼的小隊長。
他們在浩天之戰後期才接管整個戰事,嶄露頭角。
東陵建國之初靠着武将打天下,後來武将勢大,太祖皇帝時期就開始壓制、暗殺邊境掌權武官。
到了永承年間許景乾執政的時候,朝廷為了繼續馴化軍門,不再分封封疆大吏。
除了當時安王許安歸所在的北境軍營,有實際的指揮者以外,南境、西境軍都沒有節度使調度。
軍門上下也因為永承帝上位之初而爆發的“朝東門”事件個個明哲保身。
永承帝時期,戰事前線指揮一向由資曆老的将軍勝任。
永承五年的年關,東陵各地都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西域諸國忽然發動戰争,向着西境戍邊城池投放帶着大量火藥巨大的流失。
那是一種新型的機械,西境軍根本就沒見過更不要說如何反抗。
當時西境五州邊境所有的城池,都被熊熊烈火包圍。西境軍隻是救火搶救百姓就已經自顧不暇,更不要說出去迎戰。
但好在姚蔚兩家的老将軍指揮城防,分出一部分将士去死守城池,這才沒讓西域諸國進入西境。
但西域諸國這次聯攻,似乎做了很充足的準備。
他們根本就不着急攻城,不斷地從看不見的百裡之外投放巨型流失。
城火滅不掉,無數百姓與将士死在火海裡。
姚蔚兩家好兒郎幾乎全都死在那場火災裡。
姚老将軍與蔚老将軍深覺一直滅火不能除根,便召集将領們開會,商議反撲事宜。
西境軍派出去幾波斥候,最後竟沒有一人回來。
不知前方戰況如何能夠想辦法迎敵?
就在此時,姚蔚兩家的幺子蔚光良與姚元武出列,各自請命帶上三千精騎,深入敵軍陣地。
姚蔚老将軍沉默不語,這是他們兩家僅剩的、最小的兒子。
根本不用老将軍發話,跟随老将軍多年的衆将領紛紛反對。斥候小隊出去就沒回來,說明前方有埋伏,這麼冒然出去就是送死。
蔚光良道:“斥候小隊回不來,是因為人數不夠多。隻要人數夠多,遭遇戰誰赢誰輸還不一定。西域諸國根本不擅長陣前厮殺,隻要我與姚元武把前面的埋伏趟幹淨,後面的軍隊才能縱深直插入對方心髒。”
姚元武對諸位将領們抱拳道:“我與蔚兄分成兩隊,從東西兩個方向打先頭戰。各位将軍帥兵間隔五裡緊随其後,進可支援我與蔚兄打遭遇戰,退可一起防守,總比一直被人堵在城牆裡,燒熟了強!”
少年人意氣風發,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果再任城火燒幾日,到時候别說城牆防守,城裡有沒有活人都不知道。
出城是死,守城不出一樣是死。
不如賭一把,出城去厮殺!
很快蔚光良把自己的策略放在桌上,告知所有将領他的戰略部署。
蔚光良準備用西境最快的馬組成輕騎,從側翼插入敵軍陣容。
巨大流失的彈射必然需要巨大器械的支持。即便是西域聯軍發現了這兩隻縱深插入的輕騎也無法立即做出撤退的動作。
隻要順着流失來的方向一路尋過去,就一定能找到那些巨大機械。
近身厮殺,西境軍從沒怕過誰。
這場賭上身家性命的偷襲,最後換來的是姚蔚兩家加官封爵。
戰争過後,滿城焦土。
重建西境城鎮,重整西境邊防成了那幾年西境最重要的事。
因為戰争而留下的十幾萬流民,就這樣被納入了西境軍裡,與西境軍共生。
北寰言給齊丘的策論不算新奇的點子,任誰細想都能想出這個辦法。
北寰言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帶着這個讨好朝廷的法子來西境找他,就說明此時西境面臨的問題與這些年西境兵權尚未收攏有關系。
“是西境兵權的事?”齊丘問。
北寰言點頭。
齊丘垂眸:“言少卿師承太傅,在朝中享有盛名,我信言少卿此番前來是為了西境百姓。言少卿給我策論,想要我做什麼請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