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溫度高居不下,患了暑熱的人肯定不少,若是有後世的涼茶每家每戶備上一壺,倒是可以緩解不少。
她走進藥鋪,一條大約七八人的隊伍前,林青松一隻手輕撫他長長的胡子,另一隻手指腹搭在面前病人手腕上,垂眸細細思索。
另一邊,林春生也和另外一位藥童正忙碌按方配藥中。
徐瑤瑤在一旁找了個無人角落坐下,安靜等待着,并沒有上前打擾。
直至烈日當頭飯點到來時,藥鋪人流才悄悄散了去。
徐瑤瑤走到站起身的林青松面前,面露微笑,“林大夫,我送白芷來了。”
她指了指放在腳邊的竹簍。
林青松見到是她,滿是皺紋的眼角堆在一起,“行,春生,快幫徐知青将這竹簍搬到隔間去。”
這時買賣交易不能搬到明面上,藥鋪裡此時雖沒外人在,但小心點總歸是好些。
林青松望了眼面前的徐瑤瑤,這姑娘精神氣十足,一看就是用心過日子的。
年紀大了就喜歡多看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這姑娘他真是越看越喜歡,要她是自家女兒就好了。
他将視線放在急忙趕來的林春生上,不由得吐出一口濁氣。
算了!
他就沒有那個閨女命!
林春生将竹簍放置在小隔間的桌子上,打開蓋子随手抓了一把,白芷曬幹後表面微黃,并無黴菌灰塵,可見是新鮮采摘曬幹的。
整個竹筐裡并無任何一根雜草,甚至連白芷的莖部都已被去除,隻留下可入藥的根部并切成薄片。
林春生将白芷遞至林青松眼前,果然也在他眼裡看到了驚訝和贊賞。
“小丫頭,你這白芷處理得不錯,上回你說你識藥理,可看過醫書?”
藥鋪裡收的藥材大多是附近村民拿來的,大部分人隻是記住了草藥的模樣,并不知哪些位置可入藥,基本藥材還需二次篩選後才能使用。
她能做到這般細緻分毫不差,可見那句簡單的識藥理不過是小姑娘的謙虛說辭。
徐瑤瑤點了點頭,“我爸是老中醫,我是從小就開始看醫書了。”
林青松滿意地點了點頭,“可會開方?”
徐瑤瑤遲疑一瞬,緩慢地點了點頭,“略通一二。”
接下來林春生試探般随口出了幾個病症讓徐瑤瑤開出解決病症的方子,她一一回答,每回答出一題,老頭子眼睛就亮上一瞬。
他出的題目由易到難,最開始幾道題不過是解決暑熱活風寒對應的常規病症,徐思瑤給出的方子也并不稀奇,藥材種類與藥鋪裡開出的大差不差,但她對應的劑量用得即為巧妙。
她開方前問得很細,大到過往病症年齡,小到近日飲食睡眠,最開始他不明白為何這般發問,等到方子開出,林青松才從方子裡的劑量中看出區别。
“林大夫,我看今日藥鋪的病人大多是因酷暑而來,這個藥方是涼茶方子,每日裡喝上一壺,可預防暑熱。”
說完,徐瑤瑤遞上剛寫好的一張方子。
林春生看了眼方子,方子倒是挺尋常的跟平日裡解暑熱的方子區别不大,隻是去掉了幾味寒性較大的藥材,換成了性溫的幾味藥。
他思索着徐瑤瑤話裡的意思,倒是明白了她換這幾味藥的目的。
換後的方子裡都是十分常見的藥材,算起來成本并不高,家家戶戶備上一壺并不是難事,這樣一來,大家在沒病的時候才會願意花點微不足道的小錢買回去提前預防。
他按捺住心底對這小姑娘的欣賞,收起方子繼續出題。
這次他直接加深難度到各科病症,令人震驚的是小小年紀的徐瑤瑤對此均能言之有物,甚至好些方子他都得認真思索才能想通其關鍵。
老頭子拍案而起,那雙老邁的眼裡是遇到同道中人的興奮與激動。
“小丫頭,你父親是何方人物,老頭子有生之年定要見上一面!”
徐瑤瑤聽她提起徐爸,眼角不禁眯了起來,露出月牙般的細縫。
“那恐怕是難了,我爸在南方廣城,離這裡遠着呢,哪怕是坐火車都得坐上七八日才能到。”
徐瑤瑤看林青松滿臉的沮喪,凝思一想,“但我可以給您家裡地址,您可以跟他書信往來。”
林青松瞬間振作,當場就要去找書信寫信,一刻都停不下來,幸好林春生及時制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