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兩年後,徐正康的醫館才會重新開起來,位置就開在離家不遠的巷口,也是她後世小時候最熟悉的地方。
想到這些事情,往後自己都将換個身份重新感受一遍,她就有些躍躍欲試。
陸江嘴角微勾,看來小姑娘壞心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路上她講着家裡的趣事,二人相伴這段路走得十分惬意,很快回到村口兩人隔開距離一前一後地走着。
陸江直直望着前方身影,眼底是藏不住的滿滿情絲。
徐瑤瑤回到知青點,第一件事就是拆包裹。
最先引入眼簾的是上回信裡提及的海鮮醬和辣椒醬,分别被裝在密封罐子裡,滿滿兩大罐。
她心下一暖,這一看就是徐母親手做的,不知道還是不是小時候吃的味道。
除了醬料,最讓徐瑤瑤好奇的是一個墨綠色布包,像一本書般大小,外圈裹着細繩,看不出裡頭是什麼東西。
她一打開,那雙眼睛躍動着驚喜光芒。
這居然是針灸醫用針包!這可真是意外之喜,要知道她今天剛好就念叨着這東西呢!
針包看起來有明顯使用痕迹,但能看出使用者的用心保管,裡裡外外都保存得十分幹淨。
裡頭裹着一瓶玻璃瓶裝的酒精,是針灸針使用前消毒用的。
徐瑤瑤拆開包裹裡的信封,才從字體行間得出針包來曆。
這竟然是徐爸用了幾十年的針灸針!
最令她感到驚訝的是,姑奶奶和她簡直有太多共通之處,她們倆居然都一樣擅長針灸術!
徐瑤瑤震驚過後又迅速冷靜下來,其實也不算巧合,畢竟她們倆也算是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
她精通針灸術,最開始的啟蒙老師就是徐爸徐正康,後來她将藥學理論知識與針灸術結合後,發現行醫時施行針灸術對穴位疏通調理後,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藥效增強治療效果,與藥物治療有着相輔相成的效果。
信中說姑奶奶亦十分擅長針灸術,甚至與徐爸水平不相上下。
哪怕是中年時期的徐正康,一手針灸術也是經過二三十年實踐得來的,要超越他并不是一件易事,這足以證明姑奶奶的優秀。
徐瑤瑤心底隐隐松了口氣,這樣一來,她倒是不用擔心這身醫術沒有出處了。
隻是不知道她穿過來,那這一世的姑奶奶去了哪?
如果是跟自己互換的話,那她回去見到家裡人應該會很開心吧?
她垂眸細思半響,才重新拿起信封往下繼續看。
信底還說了另一件徐瑤瑤感興趣的事,哥哥徐珩說他和秦正東雖說是從小一起長大,但關系平平,此人從小一副自命不凡的清高樣,那條巷子裡小孩就沒幾個願意和他一起玩的。
至于秦家那簡直是再窮不過的了,秦父工作退給秦向東的哥哥秦向北後,每月工錢被秦向北媳婦牢牢把持着,再這樣下去估摸着秦家老兩口都得喝西北風去了。
信中徐珩還對徐瑤瑤突然問起秦家的事擔心不已,生怕是秦向東欺負了她。
她最後還得知了一個重點,原來秦向東從小就喜歡找姑奶奶玩,下鄉前得知姑奶奶也要下鄉還特地找人和她分配到同一個村子裡,徐珩對此擔心不已,生怕是秦向東會欺負她。
她仔細想着這些日子秦向東的表現,倒沒什麼出奇的地方,除了愛擺出一副長輩模樣管教自己外,也沒有過多接觸行為。
他似乎更喜歡和林楚雲待一起,整日裡一起上工下工做飯吃飯,知青點裡她都聽過幾回調侃他們倆的八卦,隻是似乎一直沒有确定關系。
這封信到底令徐瑤瑤對秦向東的戒備更深了些。
秋收一過,村子裡明顯更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氣洋洋等着村子裡分配秋糧,可以說一家老小努力了一年就是為了這口糧食。
糧食是按過去一年得到的公分按勞分配,徐瑤瑤滿打滿算也就上了一個月的工,沒指望能分到多少糧食,但是她也每天盼着分糧食。
她從藥鋪換來的糧食如今還放在包裹裡不敢拿去廚房,主要是大家夥的糧食堆都隻剩薄薄一層,她一放過去動靜就太大了,她正等着放糧後大家糧倉都圓鼓鼓的時候,再挪過去呢!
又過了兩天,村裡大隊終于通知大家分批去高粱地旁領糧食。
“姐姐——”陸朵遠遠地見到徐瑤瑤的身影大喊出聲。
她停下腳步扭頭一看,眼底笑意蔓延開來,“朵朵!”
随後看向陸朵身後的陸江,笑着打招呼。
“你們也是去收糧的嗎?”
陸江點了點頭,三人一同往前走,因着有陸朵在,陸江跟在徐瑤瑤身後隻隔開了半個身子距離,望着前方伸手就能觸及的身影,他心底湧起一絲難以言喻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