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猜猜系統崩潰之後誰先倒黴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捷将風吹散到臉頰的碎發重新撫平,對我說:“六年前河西出過一件異象。”

* * *

馬蹄鐵鑿在車道的土路上,與碎石子碰撞發出躁動的雜音,腳下的路快速地倒退,變成一條除月光以外什麼也看不清的河流,石子凹凸劃出的流線型虛影構成了硬質河面的波浪。

天上星河掠過,吞噬後方的黑暗。

如果生活是這條不斷向前延伸的道路,意外就是被不斷丢棄在身後的碎石、草棍,它會忽不經意地飛起,化為銳利的刀子,用堅硬帶角的實質劃傷騎馬者裸露的腳踝。

直到我黯然一痛,瞥見皮膚下有血流出。在此之前,渾然未覺它的存在。

“駕。”

我忽略地面濺射的雜物造成的細微痛感,向山間疾馳。

身後傳來陳捷斷斷續續的呼喚聲。

騎馬也是一個體力活,尤其在高速行駛的馬背上維持平衡。陳捷一介文弱修道人,很快便跟不上我的速度,但他大概明白勸我也是無用,便咬牙跟着。

我并非喜歡為難别人,大半夜拉着他去山頭攬月之類的。

我隻是迫切地、極盡所能地渴望确認一個答案。

作為那件往事的當事人,陳捷所描述的故事與仵作截然不同,是另一種意想不到的版本。

縣志隻提及,隕石牽連一樁奇案。實際上,在漫長的曆史上更早的時間裡,它一直被視為兇惡之兆。

流星群劃過天際的樣子縱然美麗,落地之後卻是巨大的災難,無論是産生的熱量容易引發山火,還是在現代城市中超聲波震碎高樓層玻璃,都是屢見不鮮的事例。

杞人憂天的典故雖然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戰國宋确有一起小行星群砸入地球的天文現象。

“杞國注有人憂天地崩墜”,後世人隻道其中荒誕,卻不知宋人仰天而望,無處可躲的絕境。

古人對流星的恐懼刻在骨子裡,更無須提這一顆臨近村落人迹的星星。

在這種恐懼的趨勢下,河西曾有大片的祭天熱潮,約為五年一次,選取童子童女入山。

縣志寫道:“祭祀者由村人送入山中隕石坑附近的裂隙洞穴,不日之後便下落不明,尋之弗見,呼之弗答。至今未有歸。我是例外。”

“我當年啊,就是童子。說得直白一點,是一道祭品。”陳捷輕描淡寫地提起不堪的往事,就像吹滅燈火那樣輕松,“旁人不知道,但臣曾經親自目睹,千真萬确。那隕鐵之中,确有仙人。”

歸雁永遠嗅得出南方冬雨的潮濕味道,就像即便隔着千百年的時間。僅僅通過陳捷隻言片語的轉述,我依然拼湊出了一個人的形象。

這個人很可能和我一樣來自現實世界。

什麼隕鐵中的仙人,什麼會發光的流星,大半都是古人有限認知拼接出的誤讀,就如盲人憑觸感丈量大象。

我半真半假地聽完陳捷的轉述,明白事情的原貌更有可能是另一番模樣。

大概在原著時間線早期,有一名比我更倒黴的前輩進入了世界。并且,由于連接不穩定,這一次傳輸沒能讓他的意識成功降臨在預計的角色身上。

這直接導緻了一個很可怕的後果,就是該前輩的意識被困在傳輸艙中,像一個孵化失敗未能破殼的卵,凄慘地遺失在深山老林。

不過他好歹坐擁傳輸艙這個現代科技,利用傳輸艙裡控制面闆的一些附加功能,龍遊淺灘、忽悠一些普通人不在話下。

地處雖遠,也并非沒有人經過,打柴的樵夫、追蹤野味的獵戶,都曾目睹過這一塊礦石。一來二去,有一名仙人英魂寄托于山中仙石的消息就在村子裡傳開了。

從村頭到村尾,家家戶戶都趕着上山瞻仰仙人顯化之相,當時的情形應該處于一種微妙的錯位狀态。

穿書前輩終于盼到了人影,捉摸着怎麼忽悠這些人幫他做事,把他的目标NPC帶過來。于是他利用了最快捷的一條路,發展宗教信仰。

然後,“仙人”發現這裡的絕大多數人物的認知水平根本不能理解傳輸艙這種東西,也不敢靠前一探究竟,他們在數米之外搭設了祭壇,開始遙遙地朝拜。

直到某位信女善男第不知多少次将一隻五花大綁的公雞“進獻”給已經鏽迹斑斑的傳送艙之後,前輩破防了。

他說:“扔了那玩意兒,我不吃雞鴨魚。”随之補充了一句在村民看來格外恐怖的話語,“把你們這裡十四歲的男兒都找來。”

我乍一聽陳捷講到這裡,隻覺得分外驚悚,穿書前輩獨自憋了這麼久,精神狀态恐怕早就堪憂了。

曆史上還有一位外國名人也經曆過類似的事情,他被裝進盒子沉到海底過了若幹年,撈出來的時候就全身心撲在了統治人類這項邪惡的事業上……二十四世紀的人根據早期的紙質文獻圖畫,依稀推測出這個人是英國十九世紀前後的一名貴族養子。

總而言之,孤僻獨居容易得心理疾病,發起瘋來就會吃小孩。

我的心突突一跳,猛然間相通了一些事情,拍了拍腦門。

吃什麼小孩,差點被陳捷的話帶偏!穿書前輩找十四歲的男孩兒,就不能是因為他原定要穿越的錨點人物是個十四歲的男孩兒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