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傻眼了,曆史上孝昭仁皇後的死期是在來年開春二月,為何莫名其妙的提前了五個月??
一路上她心内百感交集,她竟覺得解脫的釋然。
她發現自己被罪惡的紫禁城泯滅了良知,她竟忍不住竊喜皇後要死了,她終于要擺脫喜怒無常的皇後。
當初她就是知道皇後會紅顔薄命,才絞盡腦汁來皇後身邊伺候。
這種矛盾的負罪感和解脫的快意交織,将她割裂得渾渾噩噩。
她覺得自己就像在吃人血饅頭。
此時吳雅三步并兩步入了坤甯宮正殿内,赫然發現皇後正抓着死對頭貴妃佟佳氏的手,二人正在說體己話。
沒想到皇後在彌留之際,見的第一個人竟然是她的死對頭佟貴妃。
吳雅趕忙避嫌的退到了門外等候。
約莫一盞茶的時辰,禦駕就匆匆趕到,皇帝攙扶着太皇太後一并前來坤甯宮。
奴才們紛紛匍匐在地跪迎。
緊接着大喇嘛和道士将坤甯宮正殿前的庭院圍坐的水洩不通。
鑼鼓钹嚓喧鬧聲和喇嘛道士開始誦經。
大鐵鍋裡開始熬煮臉盆大的烏龜和手指粗的人參。
蒸騰的煙霧裹挾着刺鼻的藥味,緩緩消散于坤甯宮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藻井上,有一種死氣沉沉卻奢靡的壓抑感。
喇嘛和道士燃起一簇簇密集的香火,所有人幾乎都籠罩在了頹喪的袅袅青煙中,看不清彼此的真面目。
吳雅此刻的心情說不出的複雜,皇後并非善類,她對皇後的死,并無過多的悲傷,更多的是解脫的平靜。
此刻吳雅心中忐忑多一些,她不知接下來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子時剛過,梁九功悲悲切切的來到了殿外,扯着嗓子開始報喪:“皇後..薨了,皇後..薨了...皇後薨了!”
梁九功報喪三回之後,就凄凄嗚嗚的匍匐在地。
聽到皇後薨逝,吳雅有一瞬間恍惚,緊接着開始回過神來,跟着衆人一道痛哭流涕奔喪。
一切來的猝不及防,整個紫禁城裡都傳出此起彼伏的恸哭聲。
這日,吳雅正跪在靈堂裡給皇後守靈,燒着的紙錢被一陣冷風裹挾着,在吳雅面前幽幽打着旋。
此時吟霜紅腫着雙眼,跪到了烏雅氏的身側。
“方才内務府派人來了,我申請去鞏華城給娘娘守棺椁,順便給你申請了留在坤甯宮伺候。”
“多謝吟霜姐姐。”
吳雅正愁皇後沒兌現承諾,放她出宮,此時聽到吟霜這句話,激動的差點喜極而泣。
“别高興的太早,我人微言輕,雖是坤甯宮的掌事的大宮女,但如今娘娘不在了,誰還會真心看我的薄面。”
“您能提一嘴就已是大恩大德。”吳雅感激涕零道。
大行皇後在坤甯宮停靈滿七七四十九日之後,皇後棺椁就被移到了鞏華城與赫舍裡皇後作伴,隻待皇帝的萬年吉地景陵修葺完畢之後,再移宮入皇陵。
熱鬧一時的坤甯宮再次成為了無主的宮殿,今後也不會再有新後入主。
曾經伺候皇後的奴才們紛紛樹倒猢狲散。
這偌大的坤甯宮,如今隻剩下吳雅和坤甯宮曾經的總管太監孫東寶看守。
這日一早,吳雅正睡的迷迷糊糊的,耳畔再次傳來殺豬的凄厲慘叫聲。
吳雅被這痛苦的哀嚎驚醒,當即爬起身來,皇後雖然不在了,但坤甯宮裡每日的祭祀卻周而複始,永不停歇。
而住在坤甯宮的皇後,仿佛是為了江山國祚應運而生的養料,一代代的前仆後繼,卻不得善終。
老太監孫東寶這幾日感染了風寒。
吳雅看到他老态龍鐘的病體,實在不好意思使喚他,于是坤甯宮裡灑掃的活就被她給攬下。
内務府說會安排新的奴才前來看守坤甯宮。
但眼下是佟貴妃掌管後宮,眼看着都到了年關,可内務府安排奴才的事宜一拖再拖。
吳雅心裡明白,估摸着今後坤甯宮不會再有新奴才來了。
吳雅到膳房領了吃食之後,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雞絲面,敲響了老太監孫東寶的房門。
可她左等右等卻不見他開門。
“孫公公,我去膳房取了雞絲面,你多少吃些再歇息。”
于是吳雅加重了敲門的力道,隻聽吱呀一聲,房門竟然開了。
透過門縫,她并未看到孫太監在屋内。
吳雅納悶的轉身拎着食盒,來到坤甯宮的小廚房裡,準備将面條放在鍋裡溫着,等孫太監回來再給他吃。
她正低頭沉思邁過小廚房的門口,可忽然撞到了一個柔軟的東西。
吳雅以為自己撞到了孫太監,趕忙擡眸,可眼前卻赫然出現了一雙懸空的滴血赤足。
她滿眼驚恐的順着那雙發烏的赤足擡頭,就看見一張七孔流血,死不瞑目的臉。
吧嗒一聲輕響,一滴血猝不及防間落下,正中吳雅的眉心。
咚的一聲,吳雅手裡的食盒應聲落地。
她滿眼驚恐的癱坐在地,下意識的捂緊了嘴巴,不敢叫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