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接下來要和這樣的人同場競技武力,扶風就忍不住感到棘手。
但是那也沒辦法。
扶風選定了一個模拟艙,調整數值到适合自己的身體,神色平靜。
做到所有人都以為做不到的事情,這不是她一直以來都在做的嗎?
戰力的評定比較複雜,從理論上來說,哪怕光是憑借足夠的身體數據就能對比出戰鬥能力的高低,但是戰鬥意識、對身體的運用程度甚至是戰意的強烈程度,各種因素都影響着結果,因此事實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标準。
說到底,隻有比賽的勝負才能說明一切。
隻不過稍微有些遺憾的是,黎晝并沒有選擇全仿真戰役模拟,而是大賽場亂鬥。
如果是前者,那麼每個人會分别進入到一樣的副本情景中,以同樣的初始條件開始作戰,但因為副本中所有角色都不是真人,所以選手本人的綜合能力發揮的作用相當大。
但可惜,對于指揮水平頗高的黎晝來說,相比于左翼前鋒自己主導比賽的模式,他隻需要看單純的戰力對比。
大賽場亂鬥,沒有陣營之分,所有人被投放到同一個地圖進行混戰,存活時間和擊殺數綜合評定結果。
這也挺好,隻要不讓她打擂台戰或是車輪戰就好。
扶風走進模拟艙開始精神鍊接,很快她眼前的黑暗就被完全轉換的場景所取代。
進入戰場的第一件事,檢查裝備。
她低下頭一邊摸索着作戰服,一邊對比腦海中的數據确定作戰服類型,一邊搜索身上所攜帶的武器種類。
身上穿的是天馬CPR-5号作戰服,是天馬星域用于特種作戰的第四代作戰服,專用于應對高輻射高溫差環境,減震性能很好,防禦等級相當高,但是缺點是靈活性不足。
四肢加裝了動力助推器。這能很大程度上彌補她體力的不足。
常規戰場裝備都有,武器配置的是GNN型激光炮:一根背在身後的金屬長管,0173阿爾法作戰高溫火炮:挂在腰上的一支中型發射器,還有自動巡航便攜榴彈,被放在腰包裡。
這是遠程+遠程+近程智能化輔助的配置,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裝備都一樣,但相比于動靜大且能源有限的高溫火炮,GNN型激光炮顯然更劃算一些。
但前提是此時不是夜晚。
扶風擡頭看了眼漆黑的天幕,聯想一下激光炮發射時貫穿天際的白光……還是算了吧,先拿榴彈湊合一下。
自動巡航便攜榴彈,在不起爆的情況下可以勉強當做無人機使用,它自帶用于對敵定位的巡航系統,現在倒也勉強可以用作情報的收集。
她從腰包裡掏出榴彈,開啟了準備模式,圓圓的榴彈表面驟然亮起一枚極小的紅色信号燈,像是黑夜裡張開雙眼的野獸。
她随手将榴彈往半空中一放,沒看它自動伸出螺旋翼升空的過程,而是開始調試自己的作戰服,将深夜保溫模式調至最低。
從榴彈傳回的紅外掃描界面上看,原本紅得顯眼的自己,因為夜晚溫度的浸染,正一點點模糊起來。
雖說她到底是個活人,不可能做到完全消失,但是大多數選手都很難關注這種亮度的物體。
這就足夠了。
慢慢呼出一口白汽,扶風壓低了身子,将路線規劃在一個又一個掩體之後,慢慢地朝着地圖中心前進。
這個地圖看起來像是某個廢棄星球,在失去了地表保溫裝置之後,晝夜溫差大得吓人。
初始設定時間應該是在落日之後,随着時間的流逝溫度還在不斷下降,但是活動起來的扶風還能勉強将體溫維持在一個不至于影響行動的數字上。
為了盡可能地保證勝率,她不可能一上來就去找嚴奕死磕,必須先找幾個軟柿子掙一點基礎分,加上自己的潛行模式對戰力還是有影響的,所以理想情況是在第二天溫度回升之後再對上嚴奕。
而且還得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其他人存活,用來幹擾嚴奕的狀态。
……真是麻煩,要是有指揮在就好了。
擡頭看了看隐藏在夜幕中的榴彈,她不由得歎了口氣。
那個聞名天馬星域的天才指揮,當他的搭檔應該挺省心的吧。看嚴奕被寵成那種沒有腦子的樣子就能想象了。
真是好命啊。
沒來由地發散了一下,她接着在地圖上劃拉着,慢慢計算着可能有其他人出現的方向。
這倒不難,畢竟一張地圖适合潛行的地形就那麼多,再綜合一下适合作戰或者埋伏的地形,以及這種情況下常見的戰術,不難猜測出其他人會選擇從哪個方向往中間走。
手指漸漸在畫面中央停下,扶風背靠着一塊岩石,盯着不遠處的峽谷。
那個峽谷不算深,嚴格來說不過是兩片高地的交界處,越過峽谷就是建築區,大片廢棄的建築蹲伏在黑漆漆的夜色裡。
殺人越貨的絕佳地界啊……
随身攜帶的小塊屏幕上,她的食指正停留在峽谷的中央。
短暫地思考了一下,她擡起手,指揮着榴彈升高,慢慢往峽谷摸過去。
沒敢離太近。
除了三大武器之外,每個人的常規作戰裝備裡都有基礎槍彈,萬一被狙了,自己的損失可就大了。
卡在自己背包基礎槍彈的最遠射程邊緣,扶風擺弄着榴彈,果不其然在畫面一角看到了一閃而過的紅光。
果然有人。
看占位還是個戰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