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千秋歲·舜英傳 > 第8章 第8章 禍起蕭牆

第8章 第8章 禍起蕭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旻搖頭,幽幽看向遠方,目露嘲諷:“現在的那個陛下,一定樂見其成。”

他這眼中釘肉中刺放在榮國好幾年,除又除不掉,若有家室牽絆,回國的希望又渺茫了些。畢竟,世上的女子,大都更想與夫婿白首不離,如齊女那般果斷,能殺了采桑女、勸夫婿歸國的奇女子,少之又少。

元璟愣住了,想明白後一時無話。

元旻卻已裝好名單,将血诏一并交予元璟,鄭重屈膝跪地,稽首道:“有勞九叔,我先代君父、代大翊子民謝九叔力挽狂瀾之恩。”

元璟肅然起身,站正還禮:“必不負重托!”

夜雨潇潇,血诏緩緩展開,是那位山陵将崩的王者臨終前,對這個國家最後的托付:

诏曰:尊卑之殊,君臣至重,人倫之大,父兄為先。朕之次弟琤,父愛之、朕厚之,不念父兄之恩,陰懷不軌之心,實有欺罔之罪。連結黨伍,欲行謀逆,敕賞封罰,皆非朕意。朕近日時感油盡燈枯,死不足懼,唯夙夜憂思,恐社稷将危。

卿乃朕之至親,可念祖宗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複安社稷。朕之第四子旻,中宮嫡出,生而穎悟,性甚堅毅,可堪托付社稷,卿奉迎正統,祖宗幸甚!書诏付卿,勿令有負! 征和二十年八月十七诏。

元璟打傘走出數步,又折返,抱住侄子:“阿旻,莫要喪氣,一切都會回歸正道的。”

元旻身軀一僵,似不太适應被擁抱,卻任由他抱着,柔聲道:“侄兒知道了……九叔明日離京後,請快馬加鞭,最好在半個月内離開榮國,切勿逗留,切記!”

元璟悚然一驚。

元旻看向幽幽雨夜,一字一字道:“天,要變了。”

.

元璟離去時,隻帶走了武燦和大半使團,姜環奉元琤密令要稽留靈昌幾日。元璟無可奈何,又想起元旻示警,立即配好鞍馬,夜以繼日地揚鞭策馬北上而去。

在他走之後的第三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事。

靈昌城南群玉街有一家定位頗高的妓館,名為“盡君歡”,姜環有幾個屬下久聞豔名,大隊使團離開後便迫不及待要去消受一番。

那夜的“盡君歡”卻已經被一群宗室子弟、高官和衙内包了場,本來隻是鸨母在斡旋,宗室之中不知是誰高呼“那些羽民幹涉我大榮内政也罷,連這風月雅事也要搶奪麼?”

幾名屬下對自己大國來使的身份頗為自傲,回怼他們後,不管不顧便往裡闖,宗室中忽又有人高呼“打人了,羽民打人了!”

一行喝得醉醺醺的纨绔子弟熱血上頭,捋袖揎拳便沖了上去,使臣多是文臣,哪見過如此暴烈場景,登時令扈從的侍衛拔了護身的配刀。

然後,一切都無可挽回……

那夜,重傷無數,還鬧出了人命,其中頗有分量的兩位,一位是渝安郡公一脈單傳的嫡親孫子,一位身居要職——北城兵馬司指揮使楊懷恩。

享樂狎妓是一回事,出了人命是另一回事。

姜環立即殺了幾名鬧事的屬下,親去王宮請罪,卻正好撞見陳屍上殿的渝安郡公。

郡公見苻治語焉不詳,有重拿輕放之嫌,激昂高呼:“如此卑微國體,如此賣國庸君,老身恥同與之為苻氏!”一頭撞上旁側香爐,血濺三尺、腦漿崩裂,就地氣絕。

舉國嘩然。

安門前的空地上,每天都有貴族子弟在靜坐,大街上每天都有人高呼“殺光榮國的所有羽民”,質子府前圍滿了人,往内丢石頭、火把,甚至時不時射入幾支冷箭。

元旻站在起雲樓上,阿七侍立身後,巍然不動看着外面群情激憤。

苻洵就是在此時出現的,他騎一匹胭脂色烈馬、身穿玄色軟甲、腰束胭脂紅錦帶,将一柄長刀高高舉起,叱令緊随其後的北城兵馬司驅散鬧事人群。

人群依然激憤,甚至有人高呼“賣國賊”擁到馬前,将手裡的石塊擲向他。

苻洵靜靜看向吵嚷的人群,忽然擡眸一笑,而後長刀一揮而下。

血濺三尺。

人群裡爆發出陣陣尖叫,推搡着朝外擠去,以苻洵騎乘的馬匹為中心、散開大片空地。

苻洵半面染血,眉眼帶笑注視着逃散的人群,揚聲高呼:“本将已得陛下聖谕,聚衆鬧事者視同叛亂,殺無赦!”

而後,他擡起頭直起上身、平舉雙手,對着起雲樓的方向,遙遙躬身一拜。

.

十月初,元琤派人呈遞國書,内容有二:責成交還羁押的翊臣姜環,敦促元旻與高舒月速結姻親。

元旻這些日子應酬很少,終日在府中撫琴練字,武煊不知去了何處。在春羽的精心調理下,阿七的身子逐漸好了起來。

靈昌入冬以後,經常十天半月都陰沉沉的,某個難得的晴天,元旻來了興緻,讓阿七随他去北郊騎馬。

信馬由缰穿過大小草地、河邊曬太陽的人群,跨過錦水河,元旻鞭指前方,朗聲長笑:“前面就是綿江,可敢與我比試一場?”

阿七心領神會,立即躬身抱拳:“恭敬不如從命!”

二人縱馬揚鞭,風馳電掣。抵達綿江之後,元旻卻并未減速,旋即調偏馬頭往西、進入密林,順一個平緩的坡道往上,看到前方有竹林,石亭中坐着一人。

那是一位着青色長衫的文士,三十多歲,面白微須,姿貌甚偉,舉手投足頗有書卷氣,隻是眉心有三道極深的川字紋,顯然時常劍眉深鎖。看到策馬而來的二人,忙起身相迎,躬身道:“四殿下萬安。”

元旻下馬長揖:“有勞景先生奔波。”

那文士正是陪都金阙的刺史——景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