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盛玉的目光在清晗身上徘徊,語氣中似有深意:“真巧,能在太子府遇見李将軍和令愛。”
李将軍心中警覺。對眼前這位三皇子甯盛玉的深意心如明鏡,他恭敬地回應:“豫親王駕臨,實為榮幸。”
“見過豫親王。”清晗迅速行禮,以示尊敬。
甯盛玉輕笑,話中帶刺:“久聞李将軍女兒李清晗端莊秀麗,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他語氣中帶着挑釁:“若清晗姑娘願意,本王願與你切磋幾招。”
清晗心知應對甯盛玉的挑戰,後果不堪設想。
于是謹慎地拒絕:“豫親王見諒,我與太子殿下剛剛練劍,已感乏力,還請恕罪。”
甯盛玉眼中一閃而過的不快迅速被他掩飾在似笑非笑的表情中:“李将軍的女兒果真有意思,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強求。”
轉向甯蕭澤時,他的語氣明顯轉冷:“太子殿下,父皇有急事相商。”
甯盛玉離開時,向清晗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瞥:“清晗姑娘,期待我們下次相遇。”
注意到清晗的不安,甯蕭澤輕聲安慰:“若甯盛玉再為難你,告訴我便是。”
李将軍心中既感激又憂慮,他恭敬地說:“太子殿下如此寬容,我李家感激不盡。”
甯蕭澤溫和地笑着:“李将軍言重了,我對清晗的武藝甚是贊賞。”
清晗在一旁心懷感激,對太子的關懷銘記在心。
李将軍承諾,今後會常帶清晗來與太子學習。
甯蕭澤告别時語氣帶着歉意:“今日父皇召我,有要事相商,恐不能久留,先行一步。”
李将軍和清晗聽聞恭敬行禮,父女二人一同離開太子府。
在繁華的皇城中,随着夜幕降臨,
清晗被父親召至書房。
書房内燈火通明,卻不掩飾住李将軍臉上的沉重。
清晗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她為父親斟上一杯熱茶,茶香在空氣中緩緩彌漫。
李将軍沉重地歎了口氣:“清晗,今日你引起了兩位皇子的注意……”
清晗微微一怔,小心翼翼地詢問:“那豫親王今日的話……究竟什麼意思?”
李将軍沉思片刻,語氣凝重:“豫親王心思深沉,性情難以捉摸,他的用意我們難以預測。記住,若再遇到他,必須更加小心
“清晗記住了,”她的聲音帶着一絲懊悔,“那……我是否真的要與太子殿下一同練武?
李将軍仍然不放心,繼續囑咐:“清晗,既然太子殿下已經發話,我們自然不可拒絕。但你往後不能再像今日這般魯莽。否則會惹來大禍。”
“是,女兒明白了,今後一定會穩重的。”清晗起身,親昵地依偎在父親的胳膊上。
她調皮地揉了揉父親的眉心,希望能驅散父親眉宇間的憂愁。
李将軍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盡管臉上帶着笑意,但心中的擔憂依舊沉重。
時間悄然流逝,如細沙般從指尖滑落。
在李将軍的悉心教導下,清晗的性情逐漸從毛躁變得沉穩。
在與清晗深入讨論戰術的過程中,甯蕭澤逐漸發現她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思維敏捷。
兩人的關系無聲地拉近,彼此的心靈在碰撞中激起了共鳴。
宛若庭院裡悄然綻放的花朵,芬芳在不經意間彌漫開來。
然而,邊境卻是另一番景象,連日大雪覆蓋了霁瀾城。
無情的鐵蹄踏碎了這片土地往日的甯靜。
百姓的哭泣與哀求聲飄蕩在冰冷的空氣裡,無助又絕望。
甯蕭澤站在沙盤前,目光在地形間遊走。
屋内炭火散發着溫暖,火光輕輕跳躍。
伴随着偶爾炭火的噼啪聲,卻掩蓋不住空氣彌漫着的不安。
甯蕭澤注意到李将軍神色凝重:“李将軍,是在擔心邊境嗎?”
李将軍點了點頭,憂心忡忡:“太子殿下,屹邏部落每年冬季都會侵犯邊境,今年他們似乎有結盟之舉,恐怕更為嚴峻。”
此時,一名大臣自信地分析:“邊境北面有雪山,地勢險要,利于防守。而且今年異常寒冷,十月便已大雪封山,對屹邏部落而言,無疑是難以逾越的天險。”
李将軍搖了搖頭,并不認同:“但今年極端的酷寒天氣,對邊境的百姓也是緻命打擊。”
甯蕭澤的目光再次凝視着地形沙盤,眉頭緊鎖,心中暗暗感到局勢的嚴峻性。
果不其然,數日之後,李将軍的擔憂成為了現實。
屹邏部落聯盟發起了猛烈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