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山禅寺上香那一日,青山和青梅在明行葵吃早膳的時候,便預備走了。
明行葵笑着道:“好好玩。”
說罷,又命紅燭給她倆拿一些銀子。
青山忙推辭:“我和青梅最多嘴饞一些,買些吃的哪裡用姑娘銀子的道理。”
明行葵一想,也沒再推辭,笑着瞧着她們出去了,拿着白玉匙拌着碗裡的粥,身側的紅燭知道明行葵一早上起來沒胃口吃那些魚肉,便吩咐丫頭撤了菜。
“我說讓你一起去,誰知道你居然沒去。”明行葵無奈的瞧着紅燭。
“綠蠟姐姐也不在,姑娘身邊沒個人怎麼能行,雖說在太太那裡,可哪有丫頭出去玩,姑娘等着的。”紅燭笑了,“況且咱們院裡地方小,您身邊的人配的便少了一些,若是同三姑娘一般的,我也放心了。”
明行葵瞧紅燭這麼說,也不禁笑了:“秋霞院地方大,咱們榮月軒地方小一些,可我瞧着倒也很好。”
紅燭見明行葵吃完了,給她遞了塊帕子。
明行葵素來不喜歡有人在身邊服侍吃飯擦嘴等的,平時自己擦了也就罷了。
紅燭看着明行葵自己擦了擦嘴,又拍了拍身下的裙擺,心裡不覺有幾分訝然。
照理說,明行葵這個年紀,身邊丫頭莫說吃飯擦嘴,便是更細一些的事,也是丫頭跟着做的,自己也确實沒想到明行葵這麼小的一個人,又那麼小的年紀,居然更習慣自己做事。
明行葵拿帕子擦了嘴,又洗了手,紅燭給她理了理衣裳,這才陪她一同出了門,正好在院外瞧見符嬷嬷同小丫頭打招呼。
“四姑娘路上慢些。”符嬷嬷同明行葵笑道。
明行葵點了點頭:“勞煩嬷嬷了。”
青山和青梅出去了,院裡沒人照看,小沈氏特地派了符嬷嬷過來。
“四姑娘這樣說,真是折煞我了。”符嬷嬷想起前幾日綠蠟的事情,明行葵定然心裡不好受,可憐年紀這麼小的一個孩子,聽了話沒有法子還隻得裝出一個笑來。
符嬷嬷又想到小沈氏,照理說,這話本不應該她說,可小沈氏身為四姑娘的親生母親,行事卻真是……
符嬷嬷一瞬間的心裡一瞬間起了這個話,可立刻又壓了下去,露出一個心疼的笑替明行葵理了理領邊絨毛的衣裳:“姑娘這說的什麼話,為了您,哪有什麼勞煩不勞煩的。”
明行葵今日穿了件茶綠的裙子,裙擺褶子底下繡着兔子,幾個小巧玲珑的兔子,豆般大的眼睛,裙子外頭又是一層薄紗,裙擺被風微微吹動,顯得明行葵個子更加小,隻是模樣長得越來越好了。
明行葵眨着眼睛露了個淺笑,眼角微揚,如櫻桃瓣的嘴角。
一張臉越發有幾分像小沈氏了。
*
青山和青梅回來的時候,大包小包的帶着兩個包裹,一進了院子便笑嘻嘻的給明行葵行禮。
青梅拿了個小包裹出來,裡頭是一方油紙包的糕點,一開始是梨酥。
“不知道姑娘愛吃什麼樣的。”青梅笑得腼腆,又從包裹裡拿了一個小泥塑。
明行葵接過一瞧,隻見那泥人捏的惟妙惟肖,兩個小泥人連在一處穿着寬大的衣裳,手裡拿着蓮花高高舉過頭頂,腳下踩着圓圓蓮蓬。
青梅瞧着明行葵的神色。
“多謝你,出去一趟還為我想着。”明行葵接了,用手去摸索那泥人臉上刻的眼睛。
青梅這才舒了口氣。
“這梨酥隻能明日再吃了,才剛吃了飯。”明行葵道,又看了看青山,“出去一趟瞧見什麼了?”
“山禅寺真漂亮,建的這樣高,一進去裡頭放着觀音像,我沒敢細看,全嬷嬷隻讓我上去跪拜。”青山笑道,連着帶手比劃,“從前在北邊也見過寺廟,隻是今日一見,倒是覺得同我從前見的不一樣。”
明行葵聽她這麼說倒是來了興緻,自己從前也沒去過什麼北方,頂多也就是在十六歲那年賺錢懷着興緻勃勃的心情買了一張票去遙遠的北方瞧了瞧景色,往後便一直将這件事情如同風景一般壓在心底。
“你從前見的寺廟是什麼樣的?”明行葵問她。
青山來了興緻,滿眼亮晶晶的:“我從前跟着人牙子到寺廟裡去過,我們那裡熱鬧,沒有南邊這麼拘謹,孩子在裡面跑,路邊還要賣糖的,大人也都樂呵呵的。”
“那怎麼行。”紅燭聽着擔憂,“神佛面前,怎麼能這樣不敬。”
青山樂呵呵的隻笑:“所以說,我今日一去,全嬷嬷隻冷着眼,我一句話都沒敢說。多謝姑娘今日讓我和青梅也過去長長見識了。”
明行葵見青山和青梅雖是臉上帶着笑,可眼角也有些疲憊不堪:“快去歇一歇吧,有什麼事情明日再說。”
青山和青梅行了一禮,将帶給小丫頭的吃食分了去才回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