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他們村,隔壁村有人看見了也覺得挺好,開始改造起來。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傳播開來。
在村民們忙着改造茅房的時候,趙茹和江霞又做出十來套小衣服。
江寂看了下,每一套都有些不一樣,有些有花邊,還分了大花邊小花邊,有些有蝴蝶結,有些比較素淨,還專門做了三套非常清涼的。
江寂震驚地看着趙茹和江霞,“你們做了這麼多樣式的?”
“我想了七八套,霞兒想了三套,我們一起又想了三套。”趙茹問,“你看了神仙們的吧,你覺得怎麼樣?”
江寂豎了個大拇指:“很好,娘,霞兒,我覺得你們很有設計天賦啊。”
他隻是給她們提了些方向和建議,對于從來沒看過現代内衣褲設計的兩人來說,能舉一反三做出這麼多來,很厲害了。
“設,設什麼?”趙茹沒聽懂。
“設計,就是想這些花樣款式。”江寂給她們解釋,“衣服這種東西,針線手藝活好隻能按照别人的樣式做,但是設計師,是創造樣式的,是引領風潮的,非常厲害,萬中挑一的才能。”
趙茹和霞兒聽他誇贊都很開心。
兩人把衣服拿去城裡送到了孫掌櫃的鋪子裡,孫掌櫃看到她們做出來的每一套都不一樣,非常驚喜。
“夫人,你們怎麼能想出這麼多花樣來?”孫掌櫃高興道,“不瞞您說,我也找人在做,但是就沒人能像你們做出來的這麼好看,這麼新奇。”
“您滿意就好。”趙茹笑着回道,又問她,“掌櫃的,你們這邊還在找人做嗎?我有個小姐妹,她的針線活兒也很好,她能不能也接您的活兒做一做?”
孫掌櫃也很爽快,見趙茹能想花樣,便賣了這個人情:“可以啊,你讓她按你做的樣子做一套我看看,合格的話就按照給你的價格一樣給她,您看行嗎?其他繡娘做的,我可都沒給這個價的。”
趙茹笑着點頭:“行行,那我先讓她做一套拿給您看。”
“好。”孫掌櫃拉着趙茹小聲說,“夫人,我先跟您說一聲,咱們這個生意得抓緊賺這頭茬,再有十天,我得把衣服送去州府和省府,那邊一旦傳開來,做的人多了,咱們就賺不了多少了。”
趙茹也知道這個理,“咱們得多想些花樣款式,不落于人後才有得賺。”
“對的。”孫掌櫃見她明白很高興,繼續道,“所以夫人,這十天,您盡量多做一些吧,自己也多賺點銀子。之後,看賣得如何,我再跟您說數量。”
“好,多謝掌櫃的。”
今天賣了十三套,裡面有四套是絲綢的,每套三兩,其它的每套二兩,一共得了三十兩銀子。
回去後,趙茹先跟江寂說了想讓秀芳也做衣服的事。
秀芳嬸幫了他們家很多,而且為人爽快大方,不是那種會洩露别人秘密斷了自己财路的人,江寂點頭同意了。
江寂想到春耕,問趙茹:“娘,我們把錢拿去多買幾畝田地如何?”
“買田地是可以,但是我們種得來嗎?”
哪個農民不想多點田地,但是他們家認真算起來就兩個半勞力,現在的田地剛好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内。
江寂說:“我們自己肯定種不過來,忙的時候我想請人幫忙,以後就算我們自己不種了,也可以租給别人種。”
趙茹聞言,知道兒子心裡已經有了打算,便點了頭,反正田地在那裡,是跑不了的。
“行。”
江寂又道:“如果秀芳嬸家有餘錢,您讓她也趕快買一點,等我們賣種子的時候,家裡有餘錢的應該都會想要去買田地,到時候怕就來不及了。還有,讓她先别跟别人說,自己買了先。”
“好,我跟她說。”
趙茹便把秀芳叫了過來,先跟她說了做衣服的事。
“……我今天聽掌櫃的說她還在找人做,我問了她,她同意你也做,但是你要先做一套出來讓她看一看你的針線活。”
秀芳看到趙茹拿着的小衣服,震驚了好一會兒,“天爺,這,這是誰想出來的啊?”
趙茹也不好說是神仙們穿的衣服,更不好說是江寂讓做的,沒答這句,說道:“我覺得挺好,夏天的時候穿很好,很舒服的。”
“我也是覺得很好。”秀芳說,“不知想出來這個的人腦瓜子是怎麼長的,太好使了。”
趙茹眨眨眼,神仙嘛,腦瓜子肯定好使的。
聽說能賺錢,而且做一套能得二兩銀子,秀芳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謝謝你,小茹。我跟你做,你快教我。”
誰能跟銀子過不去呢。
她也沒問趙茹這賺錢的門路怎麼來的,反正趙茹願意賺錢的時候想着她,她就很高興了。
趙茹拉着秀芳的手腕,“還有件事跟你說。”
秀芳正高興着呢,“你說。”
趙茹小聲道:“這幾天,你先别下地了,全部用來做衣服,賣了之後,把錢拿去買田地。”
秀芳一愣:“買田地?為啥?”
趙茹按照江寂說的解釋道:“小寂認識了一個南邊的行商,從他那裡能拿到一些南邊的新稻谷種子,收獲的稻谷能翻倍。還有其他一些能吃能過冬的食物,都需要田地來種,過幾天就要賣種子了,到時候有錢的肯定都會去買田地多種一點,小寂明天就去衙門買,我們家準備買十畝。”
秀芳聽完怔住,十畝田地,得要五十兩,如果不是特别靠譜,趙茹應該不會舍得花這麼多錢。
她想了會兒,問道:“是什麼樣的新食物?”
“你等下,我拿給你看。”
趙茹找江寂拿了兩個紅薯和玉米給秀芳看,“就是這種,還有其他的。這個叫紅薯,這個是玉米,蒸熟了特别好吃,能存放過冬的。”
趙茹把紅薯和玉米塞秀芳手裡:“這兩個你晚上蒸了吃,蒸兩刻鐘就能熟,注意讓家裡人先别說出去。”
秀芳看着手上沒見過的食物,點頭,“好,我聽你的。”
随後,秀芳就帶着她的大女兒桃兒一起到趙茹房裡學做衣服了。
傍晚回去,秀芳把事情跟當家的說了,然後把紅薯和玉米蒸了,一家六口人,每人嘗了一口,馬上被紅薯軟糯的口感和玉米的清甜味征服。
真好吃!
秀芳的相公土根當即做出決定。
“從明天開始,你和桃兒都不要下地了,去做衣服,地裡的活兒我們來幹,飯我來煮,你們專心做衣服,買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