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兩次雖然波折不斷但結束得還算順利的評審經曆後,何應悟終于成功進入試用期考核的最後一個階段——
進階集訓。
《四方來食》入職難,要留下來更難。
創刊以來,為了給雜志社注入新鮮血液,偶爾會吸取類似于何應悟這種某些方面天賦較強、但缺乏餐飲閱曆的的跨行業小白加入。
但這一類評審員的留存率并不高。
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評審員,不僅需要多年的行業經驗浸潤,還要足夠内卷,在數量累起來的高頻試菜經曆中習得不俗的品味,才能刨除自身喜好等主觀因素,成為一名标準客觀的評分者。
與何應悟同批入職的大約有十二三号人,有幾位吃不了全國奔波的苦頭自動請辭;其中一位因為在社交軟件上炫耀公開自己入選評審員崗位的相關細節被監察部門查證後辭退;剩下助理評審員們則多半沒撐過前兩回的觀察窗口期。
等到集訓正式開始時,助理評審員進階集訓的培訓教室裡隻剩下了三個座位。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這三位助理評審員将暫時與各自的老師分開,接受高強度的知識灌輸與慘無人道的味覺洗禮。
是去是留,就看是否能度過這最後一關。
盡管何應悟沒有談嘉山的私人聯絡方式,但這并不妨礙他把工作軟件當成聊天APP,每天給在天南地北出差的談老師彙報每日學習進度。
一開始何應悟還有些束手束腳,發出消息前總得斟酌文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又擔心自己發消息的時機不對,怕打擾到對方工作。
可談嘉山比他想象中的要耐心多了,不管何應悟發來什麼沒營養的東西,得了空便會順手回上兩句。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談老師,我們今天下午試吃奶酪!
「+3」:試試藍紋那款。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好~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吃到一半發現這款裡面有黴菌!原來藍紋是這個意思啊啊啊!魚哭了誰知道我吐了誰知道!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我給你形容一下它的味道
「+3」:不必。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是汗腳的臭襪子在密閉的宿舍角落抽屜當了四年毒蘑菇培養基的味道!
「+3」:令人震撼的文化水平。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是腐敗蝦殼泡進腐乳汁裡腌制半年後與臭豆腐汁一起在停電冰箱裡度過七年之癢的味道!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是誤食鲱魚罐頭的臭鼬一不小心踩到牛便便後吓得放了兩個大臭屁的味道!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你為什麼不說話?
「+3」:感覺手機有味道
.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居然還有化妝課……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圖片]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請看!
「+3」:藍色眼影?
「+3」:橘色腮紅?
「+3」:芭比粉口紅?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嘿嘿,老師說我的配色蠻大膽的,暈染也很自然!你覺得怎麼樣?
「+3」:我覺得你應該賠我點錢。
.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試吃了二十種醬油和十七種醋……
「+3」:一肚子墨水,不愧是高材生。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不想和你說話了
「+3」:哦,
「+3」:我今天來金陵出差來着,金陵糕團吃不吃?
「+3」:新出爐的烤鴨,皮烤得像薄薄糖玻璃一樣,又脆又嫩,戳一下還有汁水溢出來。
「+3」:拆骨的鹽水鴨也挺好吃的,配你上次學過的那個蘸水味道應該不錯。
「+3」:準備打車,你不想吃的話我就懶得去排隊了。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給我帶兩隻腿回來
「+3」:怎麼這回不說“請”了?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給我請兩隻腿回來
.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今天是皮蛋專場,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我記得贛省人愛吃皮蛋來着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猜猜我今天吃到了什麼震撼人心的皮蛋菜?
「+3」:不猜。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好沒意思
「+3」:皮蛋馄饨?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NO!酸奶拌皮蛋!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皮蛋雪梨肉餅湯!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番茄炒皮蛋!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榴蓮皮蛋手抓餅!
「+3」:帶着你的皮蛋滾出我的手機。
.
「是鹦鹉不是綠毛雞」:談老師,你在龍城站下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