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四方來食 > 第19章 19. 乖乖

第19章 19. 乖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乖乖是誰?

不是我,我是沂州金泰村鳥皇帝。

談嘉山的聲音好低沉好悅耳。

這音色在公蚊子裡也算得上是萬裡挑一的男低音。

哥們兒胸怎麼練這麼大,軟軟的,很貼臉——好面膜值得回購,321上鍊接。

天色好像還早,那再睡一會兒。

何應悟思緒混亂地把腦袋埋進談嘉山脖子裡,心安理得地繼續睡回籠覺。

兩人蜷在一塊,睡到骨頭縫都酸了才起。

“新年好!”何應悟頂着一頭亂糟糟的卷毛打了個長長的哈欠,同談嘉山問好。

“……新年好。”盯了會兒何應悟腳踝上被自己攥出來的握痕,談嘉山這才有些遲鈍的回應道。

何應悟先一步從暖和的被子裡鑽出來,穿上毛衣和厚外套出了門。

洗漱完,何應悟從露着石基的院牆旁撿了些柴火燒炕,他找了支掃帚,順手把院子裡的雪給掃成堆。

身後的門吱呀響了聲,帶着屋内的熱氣往後頸上拍,何應悟拄着掃帚轉過身,同倚在門邊的已經梳整好的等着他的談嘉山一起進了堂屋。

再拮據的人家,大年初一的頭一頓也不會多寒碜。

昨天年夜飯的炸貨被姥姥拿來同白菜一熘,再下入紅薯粉條與洗好的酸菜,熱乎乎的主食便有了。

何岑個子矮、粉條又長,得站起身才能把菜挾到碗裡。

她在幾位成年人鼓勵的目光下獨立撈了一大碗粉條,又從擺在桌子中央的碗裡擓了一勺用生蒜、鹽粒子、油醋和笨雞蛋搗成的雞蛋蒜,搭在粉條尖堆上拌開,吃得津津有味。

何應悟吃得最快,呼噜噜地幹完兩碗後,先是給其餘三人各拆了一小碗醬骨頭肉,這才風卷殘雲地将桌上的剩飯掃尾。

姥姥剛放下筷子,福利院的固定電話就響了。

這通電話打得極長,帶來的是新年的第一個好消息。

“岑岑!”姥姥的聲音隔着一道門傳來,“有收養家庭要來拜訪。”

.

為了保障兒童的人身安全、降低棄養率,收養事實孤兒的審核條件相當嚴格。

比如收養家庭内不得有超過一名以上的子女,也要求收養人的經濟能力及健康狀況在平均水平以上,以證明其有能力保護及教育被收養人。

除此之外,在辦理手續前,還需提供收養家庭的收入流水、無犯罪記錄證明、所在社區證明、戶口本和體檢報告等一系列複雜文件。

就算把小孩接回了家也并非萬事大吉,收養家庭仍然得定期反饋照片、日志,并且按需接受相關部門的不定時上門家訪。

盡管阻礙重重,也沒能抵擋住龍廚夫妻倆對何岑的喜愛。

還沒出正月十五,他們便把走完的手續遞回了福利院。

巧的是龍廚的妻子正好也姓何,夫妻倆在征求了何岑的建議後,以随母姓的理由,光明正大地為戶口簿内新添了寫着“何岑”的一頁。

何應悟笑着送走了沂州金泰村福利院的最後一個小孩,回屋,蹲在姥姥旁邊整理起了那些再也用不到的嬰童用品。

牆角邊摞着的一沓沓嬰兒爬行墊已經用出了裂痕,姥姥找了根塑料繩子捆好,打算明天拉去回收站稱重。

收納箱裡缺胳膊少腦袋的廉價玩具裝了幾大袋——其中包括原本放在炕桌上的何岑玩到掉漆了也舍不得丢的華容道玩具,被何應悟一一擦幹淨妥帖塞進收納玩具的櫥櫃的最高層。

這些幼稚甚至稱得上廉價的物件見證着一批又一批的事實孤兒來來去去,直至今日,金泰村福利院登記在冊的待收養孤兒數量歸零,它們也終于迎來了“光榮退休”。

金泰村福利院位置偏僻,其所收受的社會性捐助并不足以覆蓋日常支出;為了填補資金空缺,姥姥在閑暇之餘會接些零碎的計件手工活,為此把眼睛熬壞了,做這種複雜的文書工作怕是困難。

福利院注銷的流程麻煩得要命,姥姥年紀又大,若是讓她來準備相關手續材料,指不定要多跑多少冤枉路。

趁着假期還沒結束,何應悟在趕回去上班之前熬了兩個大夜,幫姥姥整理好了諸如注銷登報公告、資産清算台賬和需移交人員檔案等繁雜材料。

“小乖、小談,你們倆辛苦了,來喝碗米漿吧。”姥姥左右手各端着一碗泛着濃稠米香的桂花米漿,又去廚房了切了盤去籽的瓜來。

“謝謝姥姥。”談嘉山接過杯盤,用牙簽叉了一塊甜瓜,塞進全神貫注盯着筆記本電腦屏幕的何應悟嘴裡,“我這邊的整理完了,手裡還沒弄完的都交給我吧,你去陪姥姥說會兒話。”

嘗到食物的味道,兩小時都沒變過敲鍵盤姿勢的何應悟這才從繁雜的資料中抽離出來,回到人間。

他感激地分了些簡單的表格給談嘉山,如果不是姥姥還在旁邊,他真會撲到對方身上去嘬兩口。

“姥姥,辦完手續以後房子就得收回去,你住到鎮子上去呗……或者跟我去昆彌市!”

何應悟還像小時候似的,拿腦袋去頂因為年紀漸長、身形佝偻的已經比自己矮了一大截的姥姥的肩膀,“我有存款呢,公積金也夠,我給你買房。”

“不用。”姥姥拿帶着甜瓜味道的手指刮了刮何應悟的鼻子,笑罵道:“你那點錢還不夠你娶媳婦的,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着呢!”

“但……”

“好了,關院手續還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辦完。我有養老金,在金泰村也住習慣了。而且有啥事隔壁的鄉親們還能互相照應照應,真叫我去城裡反而不适應。小乖,你逢年過節多回來看看我就是,工作忙的話,給我打打電話也行。”

見何應悟還要勸,姥姥趕緊從圍裙兜裡掏出手機,轉移話題:“對了,你過年給我買的這個智能手機怎麼打視頻來着?我又忘了,你去給我拿支筆在本子上寫下來。”

何應悟歎了口氣,轉身去找作業本。

.

“給你打了錢要用,不要省。”

“降血壓的藥每天要吃,沒了就去鎮上開,知道不?”

“我給手機設置了一鍵撥号,長按1就能給我打電話。什麼時候都可以打——早上晚上周末也行。”

臨走前,何應悟啰啰嗦嗦地囑咐了一大串。

剛開始姥姥還有點兒感動,但何應悟實在是唠叨,聽到後面,姥姥煩得作勢要把欄裡的鵝放出來啄人。

“姥姥,那我們走啦,放假再回來看您!”

姥姥似是不耐煩地揮揮手,示意何應悟趕緊滾蛋。

等到開往城裡的三蹦子的影子在蜿蜒的小路上完全消失,姥姥仍在門前站着。

直至屋裡的電話響了,她這才轉過身、關上大門,朝空無一人的院子裡走去。

她将短期内用不上的被褥、碗筷收好,又把沒吃完的年貨放進冰箱。

開着沒人看、隻為聽個響聲的電視裡,還在重播着前幾日場面熱鬧的春節聯歡晚會。

幹完屋裡所有的活,天還沒黑,也沒到飯點。

姥姥坐在沙發上,用那隻滿是老人斑和皺紋的手掀起圍裙下擺,印了印眼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