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先生說過一位大人在任地方官時的一個著名案例,那一年饑荒,當地糧商強強聯手,将原本60文一鬥的大米哄擡到120文一鬥,當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這位大人也是夜不能寐,他經過一晚上的思索,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
他第二日,直接将糧食價格擡到了150文一鬥,大價錢的收購高價糧食!
這讓百姓對他這麼父母官也是心生怨恨,但是他絲毫不在意,仍是我行我素的,收購高價糧食。
他收購高價糧食的這一消息,在那個饑荒時期,赫然引起了全國廣大糧商的注意力,紛紛拉着糧食從全國各地出發,向他所在的府城出發。
當全國糧商帶着糧食抵達他所在的府城時,這位大人的真正計策才暴露出來,他停止了收購高價糧食。”
說道這裡,許澤禮看向許松山,“阿父,我說的第一個法子,便是來源于這位政治才華十分了不起的範大人。糧商們帶着大量的糧食不遠千裡甚至時萬裡的糧食來到範大人的府城,如果不能夠抛售,隻會是一虧再虧,但比起血本無虧的純虧,低價抛售,是不是更好?”
許松山猛然開竅,對啊,這個案例放在東平縣來說,同樣是合适。
如果說當東平縣的糧食飽和度大于貧苦百姓的需求度,那麼糧價自然是起不來....但問題是,貧苦百姓會有足夠多的餘錢來儲備足夠多的糧食嗎?
“那若是貧苦百姓無錢買足夠多的糧食怎麼辦?”
面對許松山的發問,許澤禮笑了笑:“對,這就是第一個法子的難題。糧食的法子,府衙可以想辦法,甚至是搞虛假的宣揚引各路糧商去往東平縣,但是銀錢這一問題才是真正的難題,因為很多百姓都是指着這一季的糧食存糧甚至是換錢吃飯,富農或許家中還有餘糧餘錢,但是貧農确實分毫沒有。”
“當然這位範大人也是想到了這一點,并且給出了很好的給了解決法子。”
“什麼什麼?”
面對許澤禮的賣關子,許松山迫不急待的發問,眼中盡是期待。
“組織富商豪強舉行大型劃龍舟等活動,若是那一富商赢了,給予豐厚的獎勵!”許澤禮笑眯眯的說道,“富豪大多數身子嬌貴,哪裡來的力氣劃龍舟造船?”
“所以他們就會請人!”許松山腦袋一靈光,馬上明白了許澤禮的話,貧民沒有銀錢,那麼府衙就想辦法給他們創造賺銀子的活路,這樣銀子有了,糧食自然也就有了,那麼活路也就有了!!
“阿父高明!”
面對許澤禮的打趣,許松山明顯很尴尬,他摸了摸鼻子:“你這孩子,真是的。”
現如今劃龍舟的時候已經過了,那麼這個法子自是不适合東平縣的。許松山皺了皺眉頭,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阿父,有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許松山知道富商們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主,怎麼會心甘情願的出錢修路呢?“用什麼由頭提出修路?”
“官商提名!”
按照大景朝的律法,商人們心中的目标就是成為官商!因為成為官商,不但可以降低他們繳納的稅,而且獲得官商資格的家族,是有破格考科舉的資格的。
想要成為官商途徑除了皇權親授的特權以外,是還有另外兩個途徑的,其一就是為國家捐款達五百萬之多,由戶部尚書請命,聖人點頭後,則由禮部尚書授予官商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