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仙柳說的笨辦法就是讓女兒去送信封。
他們不會讓靜靜走太遠,給靜靜劃了個範圍,在他們視線範圍内送信封。
靜靜送信封是有效果的,真有學生願意過來買紙和筆記本。
女兒明天要去幼兒園,沒法靠小朋友宣傳,到時候隻能寫個比較顯眼的牌子放攤子前。
他們不是賣吃的,雖然真有印刷廠頂着,也是在冒險邊緣試探,但凡被勸阻,之後一定不會再在附近擺下去,換個地方擺。
吃過午飯,靜靜暫時不困,繼續她的送信封事業。
他們選擇擺攤的路段不缺大學生路過,有嘴甜的小朋友送信封,總會成功吸引來幾個大學生。
等靜靜犯困了,陳仙柳把靜靜帶回家睡午覺,趙光輝依舊守着攤子。
下午三點多,靜靜睡醒後回來,趙光輝直說這個攤子沒靜靜不行。
陳仙柳:“确實是沒靜靜不行,今天晚點收攤吧?天黑之前再回家。”
簽了協議,有時間限制,這批貨長期積壓在手裡絕對不好受,總想趕緊賣完。
“嗯,等晚上七點多再回去。”
靜靜并不讨厭送信封,相反,她很喜歡這個工作,對她來說和玩遊戲似的。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唐曆月帶着文文回家,今天體檢完待在醫院磨時間,這會兒才回家。
見到靜靜還在送信封,唐曆月萌生了個想法。
她想讓文文也送信封。
陳仙柳不介意:“文文願意就成。”
文文不願意,抵不住媽媽不停耍賴,他拿了個信封,掃視路過的大學生。
他的選人标準也是要“一下子”就能看到。
靜靜傾向找比較“亮眼”的女大學生,并不一定要好看,可能是好看,可能是皮膚比旁人白,可能是頭發比較多的“炸毛”大學生,總之是人群中比較顯眼的。
文文的選人标準并沒有靜靜的“淺顯”,所以挑起來比較慢。
唐曆月在不遠處看着兒子,從剛開始的激動到後面變成無奈:“我看他不是在挑人,他是在挑刺。”
“感覺文文在仔細觀察路過的人。”陳仙柳不是很忙,就和唐曆月聊了兩句。
她們聊天的時候,文文終于有了動靜,他總算是要把信封送出去了。
看到兒子選中的人,唐曆月心裡不禁感慨,這就是靈魂感應,某種意義上的“志同道合”嗎?
文文挑選了一個在人群裡不算顯眼的男大學生,沒把信封交給人家,卻是把人家帶回攤子了。
這個男大學生外貌并不出衆,氣質出衆,像是學習很好卻又不合群的人。
男大學生過來并沒有吭聲,趙光輝主動介紹起攤子上賣的東西和價格,對方真買了,陳仙柳送了十個信封和五枚回形針,從贈品可以看出,對方買了不少。
看兩邊交易已經完成,文文把自己手裡要贈送的信封交給男大學生。
這位男大學生全程沒怎麼說話,隻說了自己要買什麼,買完拿上東西就走了。
男大學生離開,唐曆月很是好奇,問兒子剛剛都和對方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