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決賽這日與開賽那日一般皆是滿座,不同的是決賽這日不是在能壓縮空間的法器中進行,而是真的建了一個巨大的鬥法台。
鬥法台的四周的欄杆都刻有可隔絕法力波動的陣法,此外鬥法台外還布了結界,以免上面的打鬥波及四周,很是貼心。
比賽的順序是按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三個不同階段得順序進行的。
每個階段都有三名參加決賽的修士,三個修士抽簽決定鬥法順序,抽到序号為一、二的兩人先進行一場,輸者則被淘汰,赢者再與三号進行比鬥,赢者則為魁首。
這樣的機制其實是不公平的,前一場打鬥定然會消耗修士極大的體力,甚至可能身負重傷,下一場的比拼中自然處于劣勢。
但于修士而言,氣運本就屬于實力的一部分。有人氣運逆天,縱然資質平平亦可憑借機緣一飛沖天。有人天賦絕倫,卻時運不濟,折在半道。
若是氣運不如他人,實力又不足以赢過他人的氣運,那亦算不得赢家。是以這種看不公的機制被沿用至今不曾改。
先是築基期的三名修士進行鬥法,能走到最後的人,便是修為隻有築基期亦是不容小觑,那三名修士依次是丹修、陣修和劍修。
丹修以毒輔之、陣修以陣法相掠,威勢絲毫不弱于劍修,最終陣修獲得了魁首。
而金丹和元嬰期的幾名修士則都是純粹的戰鬥系修士,毒藥、陣法、法器等外物對修士的戰力雖有加成,但是往往限于低階修士。
随着修士的修為加深,這些外物所起的加成作用便會逐漸變少,譬如修士到了元嬰期後,便有真氣護體,許多毒藥就對其不起作用了,正所謂一力降十會便是如此。
謝煴的運氣不算好,抽到了二号,運氣和他一樣不好的則是一個來自世家的音修名為商夷則。
商夷則一襲青衫,身形挺拔,溫潤如玉,以一把玉箫為本命法寶,可攻可守,若非先前見過他的手段,恐會以為是前來遊玩賞樂的世家公子,而非一個強攻系音修。
謝煴與商夷則在鬥法台上相互見禮後便開始了鬥法。
謝煴率先出劍,商夷則以玉箫抵擋,那玉箫也不知加入何種材料煉制,質地堅硬無比,與劍相擊時發出金玉之聲,此聲初聽悅耳,後有回響,卻是讓人心生煩躁。
幾個回合下來,謝煴未曾傷倒商夷則,反而被玉箫發出的金玉之聲振得頭暈不适,這應該就是音修裡攝魂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