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一時語塞:“我……你管我呢,我這叫節目效果。”
李森嶼攤手:“那我的也是節目效果,不可以嗎?”
其實他從前是會聽一些的,但是嫌耳機聲音容易對耳朵造成傷害,加上穿到這邊也沒有他聽歌的機會,就不聽了。
所以他說的是實話。
至于詹姆為什麼不寫真實情況,腳指頭都想得出來。
隻是沒人想到,正因如此,兩人陰差陽錯把所有答案全部對上了,20道題竟然一道沒錯。
說不默契都沒人相信,可偏偏兩人又是針鋒相對毫無默契的狀态,實在奇妙。
工作人員們都在憋笑,看見詹姆帶着怒氣離開時,實在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們不是笑話任何一個人,隻是兩人默契考驗通過率竟然100%。
果然,還是對手更了解自己。
發現李森嶼還在,工作人員立刻憋住,臉都紅了。
李森嶼:“想笑就笑吧,錄完了?我是不是可以走了。”
工作人員捂着嘴點頭。
從房間出來,李森嶼就聽到一陣陣笑聲。
他搖搖頭。
說真的,如果詹姆不是故意破壞的話,至少有一半關于埃爾森的題答案都不會對得上。
倒是詹姆那邊,因為李森嶼穿過來的時候,讓上一任助理迪倫查過,所以也都了解。
隻是……
想想剛才詹姆的表情,李森嶼也沒忍住笑了出來。
關鍵确實好笑,詹姆那麼努力的想要把默契測試搞砸,結果适得其反,反倒是促成了兩人默契程度100%這件事。
弄巧成拙也不過如此吧。
以至于,第二天一早,李森嶼在圍場見到詹姆的時候,對方還沒說話,直接抛來一個白眼。
都被抛白眼抛習慣了,李森嶼根本不在意這種無傷大雅的眼神。
況且他來這也不是交朋友的,是來比賽的。
更主要的是,詹姆竟然白他一眼後,再也沒說話、
也許是昨天的默契測試讓他受了刺激吧。
那也不錯,挺好的,至少能消停點。
不過他那邊消停了,李森嶼卻也不能落得清閑。
且不說比賽周有很多事情要忙,昨天比賽結束,希爾奧拉就給他打電話祝賀加恭喜,其實之前比利時他就打電話來恭喜了,隻不過因為有事,就沒能到場。
雖然上一站也沒有,但這一站他來了。
李森嶼甚至剛來圍場沒多久,就在VIP區看到了他的身影。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希爾奧拉最近似乎很忙,至于忙些什麼,李森嶼當然不知道,他也沒必要知道,對方更沒有責任告知于他。
可對方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希爾奧拉可以說事無巨細的把這兩周時間幹了什麼都告知李森嶼。
基本上都是些跟工作有關的内容,比如見客戶,談判,在那些股東之間周旋,等等。
雖然李森嶼不知道兩人關系什麼時候好到要這麼彙報行程了,可對方應該也許是把他當做朋友,才會這樣說的,就聽着。
做一個好的聽衆往往比大肆發表意見好的多。
末了,李森嶼要去走賽道的時候,希爾奧拉停止“彙報”。
而且希爾奧拉還來了句:“我是不是說的有點多了?主要是想多跟你交流交流,好不容易見一次面。”
這人一向這麼有禮貌、溫文爾雅,十分有分寸感。
李森嶼笑着搖頭:“能聽希爾奧拉先生的日常,是我的榮幸。”
“不過我要失陪一下了,車隊那邊還有工作要做。”
希爾奧拉:“沒事,快去忙吧,不用擔心我,還有他們呢。”
李森嶼看了眼車隊的工作人員,點點頭:“那我先過去了。”
賽道走一圈,李森嶼心裡多少有個大概的了解,因為練習過無數次,加上實地體驗,那些彎道和直道也在腦袋裡彙成了一張基本的地圖。
但同時也對3和14号彎的傾斜角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從他淺顯的經驗來看,如此陡峭的彎道方言F1賽曆都十分稍有,對整支車隊來說,無疑是項嚴峻的挑戰。
而且,由于這些彎道的設計,賽車通過時的速度較高,會導緻輪胎壓力增大,保護輪胎也成了車手的任務。
想在這條賽道取得一個好成績,也是件不算輕松的事情。
可這世界上哪有輕松的事情,尤其是在世界頂尖的賽事當中。
就算知道不是輕松的事情,李森嶼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他不想自己的辛苦努力全部白費,更不想一直背着他是因為老爸是車隊老闆才一直穩坐于此的“盛名”。
他需要一個機會,每場比賽都是他需要把握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