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瑧看二人時而竊竊私語,時而比手畫腳,總之滿臉笑容,樂樂融融。
很快二人轉身,蔣峻伯朝着她一招手:“景遊,我有事請逢春去一趟,之後還他回來!”說着,就急切地把林逢春拽走。
謝瑧望着二人背影,沉思更甚。
穿過重重人潮,蔣峻伯把林逢春帶到了射箭攤前。
射箭攤很是簡單,立着一個箭靶,約莫四丈遠,靶上畫着好幾道環,坑坑窪窪留着箭頭的痕迹,旁邊搭着小棚,堆放着各類物品,顯然是射中箭靶會給相應的獎品。
“一箭三文,五箭十文,十箭二十文。”攤主面無表情道。
“頭獎在何處?”林逢春問。
攤主泛起驚奇:“這位郎君,瞧你面生,剛來就要頭獎?”
“嗯。”她點頭,“快快拿出,我另有急事。”
攤主回身小心翼翼地從小棚中取出一盞青瓷燈。
林逢春看到眼前一亮,真是盞精緻的好燈:底座盤着三尾鯉魚,作水中嬉戲狀,頭皆向上,好似纏在燈座上互相争奪,頂上便是蓮花狀燈碗,花蕊部分改成淺底小圓盤,正中冒出一根燈芯。通體青瓷制成,質地勻稱,鯉魚身上和蓮花瓣上竟有幾抹紅色。
她很好奇,原以為紅色是塗抹了漆彩,湊近以手摩挲,竟是釉中帶紅,天然生成,怪道蔣峻伯下血本也想要。
攤主不讓她多摸:“公子小心點!這是孤品!打越窯裡出來就帶紅,隻此一件!”
林逢春收回手:“如何可算頭獎?”
攤主指向棚旁的高木架,木架頂部以窄木闆結成十字,中間木條下用線垂着三枚外圓内方的銅錢,銅錢前後分布,在一條線上。
“若想得頭獎,便得一箭穿過三枚銅錢孔,正中靶心。公子真要試?”
“廢話少說,布置便是。”
“好嘞!公子要幾支箭?”
“先來十支……”
林逢春打斷蔣峻伯的話:“一支便好。”
攤主将木架移到人與箭靶的正中間,林逢春走近觀察箭靶和銅錢,箭靶表面柔軟,用除去鐵镞剩下木端的箭頭也能射中。銅錢上綁的線又細又輕,且是活結,飛箭勁猛,确有可能一箭貫穿帶走。
林逢春掂掂手中弓箭,很快搭上箭調試角度。
路人紛紛圍過來看熱鬧。
王媛姿逛了一陣,心中放不下青瓷燈,喚朱喜一同回去,看看那盞燈有沒有被人赢走。
朱喜說攤主固執,不肯賣出,若有人赢下燈,可以問問願不願意轉賣。
她們遠遠看到一群人圍住射箭攤,王媛姿着急,擠過去看,竟是林逢春搭弓試箭,似欲拿下頭獎,旁邊站着一個人,瞧着眼熟,好像是書院學子,不知道叫什麼。
她有些擔心,又有些懷疑:林逢春真有本事赢下那盞燈?
隻見林逢春站定,不動如松,耐心瞄準,十個呼吸後驟然松弦,箭呼嘯如風,直直穿過三枚銅錢方孔,一把釘到靶心。而三枚銅錢被箭勁帶走,猶在箭尾振動。
“好!好!”圍觀的百姓爆發出喝彩聲。
攤主變了臉色:“這次不算!隻是讓你試靶。”
圍觀人群大發噓聲:“不想給出頭獎吧!”“就靠這個撈錢吧!”
林逢春持弓抱臂,臉上挂着淡淡微笑:“那,如何算數?”
攤主拔下靶心的箭,取下三枚銅錢,重新挂到木架上,并用力撥動,銅錢便在架上猛烈晃動。
“得在銅錢晃動時射中才算。”
“好。這一箭可算錢?”她問。
“方才未與你說清,就贈你一次。”
林逢春不再言語,依舊搭上箭,靜靜尋找角度。
旁觀者雖仍有噓聲,但更想看她能否射中。
王媛姿從震驚中緩過來,不禁好奇這一次林逢春是否能有上次的好運。
三枚銅錢左右搖晃,頻率不一,三孔合一都難,若要中靶心,就得三枚銅錢方孔和靶心恰好處于一條直線,更是難上加難。
看來攤主并不想送出那盞青瓷燈,王媛姿正腹诽,忽見飛箭離弦而出,伴随着衆人的驚呼,以更快的速度穿過三枚銅錢,眨眼之間再次釘到靶心上。
這一箭發生得極快,叫人未能看清,圍觀人群寂靜一陣,繼而熱烈鼓掌歡呼。
“好箭法!”
“好郎君!”
…………
攤主臉色變了又變,林逢春朝他伸出手掌:“這下,該給我了吧。”
王媛姿見攤主不情不願地拿起青瓷燈,從驚訝中回轉心情,想世上千般巧,偏是林逢春赢下,是他的話,自己才不願問能不能出手。
思及此處,她一跺足,扭頭拉着朱喜走了。
另一側,謝瑧隐在人群中,遠遠看見林逢春從攤主手中接過燈,轉身就交到蔣峻伯手中。
蔣峻伯欣喜若狂,龇出兩排大白牙,連連朝林逢春拱手作揖。
林逢春擺擺手,然後一把勾住蔣峻伯的肩,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接着相視而笑。
謝瑧默然,回身重新融進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