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右京将手冢送往Rothenbaum網球中心也就是這次漢堡公開賽賽事的進行場地,囑咐手冢國光看完比賽後給他打電話,到時他來接他,而後就先打車離開了。
因為門票确實難得,美和托人也隻有拿到一張,右京也沒法接着陪伴手冢國光入場了。
于是右京準備趁着手冢國光看比賽這期間,去處理一下資産事項,提早完成工作後續才有更多時間遊玩。
手冢國光認真聽完叮囑後,目送右京上了車,才背着自己的網球包入場檢票,起初他原本不準備帶上自己的網球包,但是出門前還是猶豫了一番,最終背起來帶出門了。
好在大多數的體育賽事都不會對觀衆的個人物品進行過多幹涉,隻要攜帶的物品沒有違反安全規定,就可以将它們帶入比賽現場。
手冢國光在外圍隊伍中排着隊等待檢票安檢,流程走了一番後待他走到自己座位時已經過半個小時多了。
他看着這巨大的中央球場,被層層疊疊的觀衆席圍繞着,陸陸續續不斷進場的觀衆逐步填滿席位,中央球場的上空是一個巨大的伸縮屋頂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保證賽事的順利進行。
今天是個大晴天,球場上空的屋頂是收縮起來的,露出了接合的大型鋼架,和煦的陽光透着那些個鋼架中的镂空間隙,灑落在中央球場上,仿佛就像舞台劇燈光熄滅後唯獨為主角留下了的那一束展燈。
在觀衆進場的差不多了,也到了球員進場的時間了,因為是四分之一決賽,所以沒有太多前面的開場禮,隻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出賽球員的姓名;來自哪個俱樂部後就開始正式比賽了。
手冢國光的座位是在一個不錯的前排,靠近球場但是又屬于前排中的偏後方,位子更挑高了些,能夠很好的将整個球局收入眼中。
在德國漢堡的網球公開賽四分之一決賽現場,兩名職業網球單打男運動員正激烈對決,觀衆們屏息凝視,空氣中彌漫着緊張與期待,他們的目光緊進跟随着球的軌迹。
目前正在發球的一方是來自德國的男運動員亞曆山大,他站在底線手掌緊握球拍,擡手抛球身體如同一張拉滿的弓,蓄勢待發。随着他一聲低吼,球拍揮出,充斥滿力量的球如核彈般飛向對手的場地。
行迹快速,破空而去,看似簡單的一球,卻讓觀賽的手冢國光目光一凜,這球...接不了...
熟悉這位亞曆山大運動員的話,就會知道他是其以标志性的強力發球和力量型正手擊球被譽為“慕尼黑導彈”。
如此這麼充滿全身力量凝聚的球,貿然去接,隻怕手腕都會受傷,但這也不是完全接不了,而是看如何去化力。
手冢國光眼底滑過一束暗光,才華橫溢驟然開啟,他将球場的局勢信息彙集,在腦海中模拟出若是自己在與這位運動員對局的話,像這樣的力量型選手,自己該如何攻克呢?
手冢國光一直都知道自己對于力量型選手的回擊上頗為薄弱,通常就是借用千錘百煉之極限來增強手臂力量配合手冢領域,以此回擊那些力道不小的球路。
迄今為止雖然他遇上過一些被網球力道過大而導緻手上的球拍都被打落的情況,但是其實那些敵手并非真是力量型網球手,就好比說真田。
雖然真田的侵略如火也是充滿力量攻擊性強,但是比起中學網球界裡四天寶寺的那位石田銀來說,真田的力量更偏向是增幅在技巧上的,而石田銀的波動球系列招式基本上都是純粹依賴于自身力量發動。
前者是更偏向全能型,而後者是純粹的力量型。
就在手冢國光在腦海中模拟比賽的同時,亞曆山大的對手伊萬諾夫,這位來自法國的網球運動員,迅速調整步伐,豎起球拍以靈活的移動,用一個優雅的滑步來到網球下落點。
一旁觀衆席位上的拿着他的應援旗的粉絲,以為他要去硬接這球,都不由的為他感到擔心,顯然粉絲對于這場比賽雙方的運動員都有所了解。
伊萬諾夫專注于眼前對手打過來的球路,眼裡是自信的光芒,隻見他手腕輕轉,精準的用豎着的網球拍觸碰到了網球,隻見他雙手緊握球拍,用拍沿卸力,随後手腕一轉把球拍變成橫向。
被卸了力的網球上旋轉少了,開始自由落體一般下墜,伊萬諾夫用網球輕輕一挑,他也淩空一躍,與網球同時向上,随後憑借自己超強的跳躍能力與滞空力,将球擊向對方死角,先拿下一分。
短時間的一系列動作,讓觀衆看的目瞪口呆,這動作拆解後看似簡單,期間但凡那一個步驟沒跟上,得分的人可能又要換一換了,可見他對網球精準的掌控。
随着比賽的進行,兩人的對決愈發激烈,亞曆山大的正手擊球力量驚人,球拍與網球的撞擊聲如同戰鼓擂動,每一次發球、回擊都讓對手感到壓力。
而伊萬諾夫則以多變的球路和巧妙的前後場夾擊來打亂對手節奏,他的每一次移動都顯得輕盈而迅速,仿佛是跟随着節奏在悅動、在跳舞一般。
觀衆們的情緒也随着比賽的每一個球而起伏,尤其是就快到了賽點時,随着比分的交替上升,緊張氣氛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