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寶都沒想到,棉花的受歡迎程度,比玉米這樣高産的作物更甚。
當然了,之前種植的玉米太少,十幾株的玉米,根本看不出來。
她出宮的時候,全都打包帶走。
就種在道觀的山上和山下,收獲以後,趙小寶也隻是讓人繼續将其保留,作為種子備用。
按照她美人娘親的話,這個時候不适合高調。
太子病重,她弄出玉米來,簡直是在戳劉娥的心窩子。
要知道,趙恒可是最喜歡祥瑞了。
但沒有比這,更刺激一個母親脆弱的神經。
若是一般的女子,杜瓊真自然是不在意的,偏偏,那是劉娥,從一個二嫁的女子,到如今坐上皇後的寶座。
無論是心計還是毅力,那都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杜瓊真當年吃虧,就吃虧在小瞧了劉娥,慘敗被趕離大内。
不帶趙小寶回宮是正确的,失去孩子的劉娥,就是趙恒都不敢正面對她。
“嬢嬢,受益哥哥做太子了?”趙小寶小嘴微張,很是吃驚的模樣。
能不震驚嗎!
“大臣們催的緊,你爹爹就從一衆趙家弟子當中,選了你受益哥哥。”杜瓊真給孩子解釋道,“以後見到人,你該喊兄長了。”
“哦,以後受益哥哥是兄長了。”趙小寶點了下小腦袋。
“而且今後,他也不叫受益了。”杜瓊真糾正幼崽說道。
“那叫什麼呀?”趙小寶好奇的問道。
“叫趙祯。”
!!!!
你說誰?!
趙小寶之前并不知道那太子的名諱,一直以為生病夭折的是趙祯,卻不想,從她美人娘親口中得知。
一直跟她玩的很好的堂哥,居然才是趙祯!
總感覺,這跟她所知道的曆史,不太一樣啊?
之前還以為這世界藥丸,畢竟該繼承大統的太子夭折。
卻沒想到,這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嬸嬸家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仁宗趙祯?
這找誰說理去?
不過這事,跟趙小寶關系不大,作為一個四歲的幼崽,她的課業繁重,根本沒有精力去管其他。
這是一個幼崽該承受的嗎!
“師父師父,帶我下山呗。”趙小寶纏着師父。
“好啊,我們走!”做師父的,哪有拒絕徒兒的道理,扛起趙小寶在自己的肩膀上。
“師父你最好了!”小家夥得逞了以後,那小嘴就跟抹了蜜一般。
師徒二人愉快的背着杜瓊真下山去,一溜煙,老遠就看到那片生長旺盛的農田。
“師父快看,玉米長的好高。”趙小寶騎在師父的脖子上,歡快的指着前方說道。
經過她的努力,這玉米的數量從最初的十幾株,到現在一大片的玉米田。
成就感滿滿!
“好東西,以後多種些。”玄通嘗過玉米的味道,他精通藥理,自然清楚這玉米并無毒性。
無毒不說,吃下去還有飽腹感,是可以作為主食的好東西。
對于聽說乖徒兒差點因為吃了玉米挨揍,雖說他也不贊同徒兒冒險。
但更不樂意有人欺負他乖徒,即便是親生母親也不行。
對此杜瓊真簡直無語,不要以為你是師叔祖就能任意妄為嗎!
走在田埂上,玄通一點不覺得,扛着自家乖徒兒有什麼不對。
一路上,在地裡幹活的百姓,見到二人,當即行禮。
這也是與其他莊子上的農戶不同的地方,他們的臉上,并沒有被生活磨平的麻木表情。
在山下的土地,基本都是屬于杜瓊真的。
這裡的百姓,隻要交少量的租子,就能在這裡生活耕種。
趙小寶就是讓人,在這裡找到替她種地的農戶。
對于新的作物,一般農戶自然是不樂意種的,要知道農戶都是看天吃飯。
本來作物的産量就不怎麼高,再來個見都沒見識過的作物,能歡歡喜喜的種,才叫奇怪了。
但架不住趙小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不差錢的幼崽,不光給銀子,還給糧食。
最重要的,自然是給與承諾,等農戶種出來,全部收購。
别人怕虧本,趙小寶可不怕,多多益善。
她隻怕玉米種子不夠,現在看來,她還是小瞧了系統出品。
玉米地裡都已經開始挂果了,等玄通帶着小徒兒過來,農戶上前來,恭恭敬敬的說道,“見過道長。”
“這玉米長勢如何?”玄通開口詢問,在外趙小寶年幼,
“長勢喜人呐,老漢這把年紀,還從未見過長勢這般喜人的。”老農樂的眼角的褶皺都擠在了一起,但依然無法阻擋老人家的開心。
去年的豐收,雖說也有些感覺,但種植的量實在太少,根本無法同今年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