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北宋]給蘇轼當弟弟的那些年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

蘇景殊知道文人的關系網很強大,但是沒想到他爹的關系網能這麼強大。

秦香蓮那邊可能還沒打聽出陳世美已是當朝驸馬爺,他這邊已經和開封府的公孫先生搭上線了,誰見了不說聲他效率快?

公孫策趁旬休出來參加詩會,結果沒輕松一會兒又疑似遇到案情,實在讓他哭笑不得。

也就是這個時候,衆人關注的焦點蘇洵終于察覺到現場多了個小兒子,“景哥兒?”

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蘇景殊趕緊解釋他們進京的路上沒有遇到劫匪,“事情不好大肆宣揚,爹,您能找個清靜人少的地方嗎?”

蘇洵面色一肅,立刻找主人家安排個空房間。

事情不好大肆宣揚?難不成比遇到劫匪還要棘手?

蘇景殊:……

的确很棘手,但不是爹你想的那種棘手。

小小蘇三言兩語略過從眉州到開封的行程,着重描述在汴京城外遇到的秦香蓮母子,然後鄭重其事的問道,“公孫先生,秦娘子的丈夫姓陳名世美,是湖廣均州人氏,他進京三年杳無音信,您在開封府見多識廣,可曾聽過這個人?”

“陳世美”三個字說出來,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古怪了起來。

讀書人進京趕考很常見,但是足足三年沒有消息卻很不正常,按照常理來推測,那位秦娘子的丈夫很有可能是落榜後想不開自尋短見,可她又說她的丈夫叫陳世美。

王韶震驚之下脫口而出,“均州陳世美?可是三年前的狀元郎、如今的樂平驸馬陳世美?”

陳是大姓,京城陳姓的讀書人多如牛毛,可姓陳名世美,還是湖廣均州人氏,這正好和三年前的金榜狀元重了啊。

蘇轼啧了一聲,“莫非這位狀元郎貪圖榮華富貴,高中之後便不認家鄉的糟糠之妻,扭頭去當皇家的女婿了?”

蘇轍皺緊眉頭,“二哥,不好妄議皇親。”

公孫先生還在呢。

蘇轼平時沒少被念叨,當即笑笑不再言語。

公孫策沉吟片刻,“世間同名同姓之人不在少數,那位秦娘子隻道她夫君三年前離家趕考,均州到汴京近千裡路,秦娘子之夫陳世美是否抵達京城、是否參加考試都說不準,實在不好妄下斷論。”

世美、仁美等帶“美”字的名字在讀書人中很常見,陳又是大姓,未必沒有同名同姓還同鄉之人。

蘇景殊眨眨眼睛,“先生,秦娘子母子三人一路乞讨進京實在可憐,您能不能打聽一下京中還有沒有别的陳世美,也好讓他們一家團圓。”

公孫策不介意幫這點小忙,開封府的職責之一是維護京城治安,這種尋找失蹤人口的案件也歸他們管,回去和包大人說一聲不妨事。

王韶拍拍胸口,“我去問問我的同鄉,看他們有沒有熟識的均州舉子。”

蘇景殊一一謝過,正事說完,氣氛很快輕松下來。

說到這裡,蘇轼蘇轍也反應過來他們家小弟為什麼來找他們。

老爹帶他們兄弟倆進京趕考,來到京城後不可避免要和其他舉子打交道。

他們倆要準備考試出去的少,老爹不參加春闱,每天有大把的時間參加各種雅集文會。

春闱不是考不上就不能再考,落第舉子在京城複習三年又三年的比比皆是,讓他爹在讀書人中打聽消息沒準兒比公孫先生在開封府查的還要快。

蘇洵松了口氣,妻子兒女都平安就好,找人而已,問題不大。

他許久未見幼子,見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于是心情極好的将兒子介紹給京中好友。

幼子雖小,心性頗佳,家有麒麟兒的快樂誰懂啊!

蘇爹領着幼子靈活的擠進人群,宛如遊龍入海猛虎歸山。

“介甫兄,這是幼子景殊,昨日剛剛進京。”

“進京趕考?不是不是。”

“雖說景哥兒天資聰穎,但是孩子年紀太小,怕他太早高中會驕傲便壓了壓,過個四五年再考也不遲。”

“介甫兄先前寫過一首《傷仲永》,在下初讀時便欲引為知己,孩兒太聰慧,當爹的也愁啊。”

後知後覺被炫了一臉的王安石:……

“子京兄,這是幼子景殊,景哥兒快來見過宋先生。”

“不是趕考不是趕考,孩子年紀太小,還是壓一壓比較穩妥。”

同樣被炫了一臉的宋祁:……

炫耀兒子這種事情,連講三遍也不會累。

“公序兄,這是幼子景殊,诶诶诶你别走啊!”

蘇洵故技重施,然而這次的目标人物卻很不給面子,宋庠走到他們的共同好友之中,和好友們共同唾棄這慣會紮人心窩子的蘇明允。

一衆好友:呵呵.jpg

蘇景殊一手捂臉:爹啊,人家為什麼走你真的不明白嗎?

老蘇自認為很矜持的炫耀兒子,然而他以為的他以為并不是他以為,短短一會兒的時間,他就從萬衆矚目的文壇新星成了貓嫌狗厭的寶爹。

蘇轼蘇轍慶幸不已,幸好他們兩個已經長大成人,此等磨難隻好委屈小弟一人承受。

蘇·寶爹曬娃工具娃·景殊:為了提前找出此陳世美就是彼陳世美的證據,忍了。

今天詩會人多,以這些人傳播消息的速度,最多三天全城的讀書人都得知道有個均州的陳世美離家三年一去不回,媳婦孩子在家鄉過不下去隻得進京找人。

就算此陳世美不是彼陳世美,他的名聲也得一落千丈。

舉業不順的人多了去,沒見誰一去三年都不和家裡聯系。

均州連年災荒,那秦娘子說公婆接連餓死,她草草埋葬兩位老人帶上兒女乞讨進京,家中如此凄慘,他陳世美一走了之可還有良心?

此等不孝不悌不仁不義之人,有何顔面和他們結交?

——聽說了嗎?均州有個叫陳世美的家夥,不是樂平驸馬陳世美,是另一個陳世美,那個陳世美進京趕考,一去三年杳無音訊,他爹娘在家都餓死了。

——聽說了聽說了,那陳世美,不是樂平驸馬陳世美,是另一個陳世美,那個陳世美一走了之,逼的妻子兒女一路乞讨進京來尋,啧啧啧。

——抛妻棄子不管父母,畜生啊!

完美!

這年頭文人節操大過天,陳世美不是驸馬還好,可他就是驸馬。

此事之後即便不死他的名聲也臭了,名聲臭了之後文人圈子沒人願意和他玩。

就北宋這情況,文人圈子不願意帶他玩,前程什麼的想都不用想,他是驸馬也不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