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位面,正和三年春。
趙煦一向身體不好,近來更是病得十分沉重,連上朝都暫停了。
他面色蒼白地躺在病榻上,眉峰緊鎖,望之一片清骨支離,絲毫不見昔日那位銳意進取的雄主神采。
這病,一半是經年沉疴,藥石罔治,一半卻是因為幼子趙茂、幼女揚國公主的先後夭折,傷心所緻。
趙煦昏昏沉沉間,被病情折磨得萬分痛苦,覺得自己這次可能挺不過去了。
但如今大宋江山後繼無人,未來前路無定,他真是死都不敢死。
于是,他憑借着一股極強的意志,掙紮着坐起來,伸手抓住光幕,準備咨詢一下各路觀衆,自己該立什麼遺诏。
剛一打開,就看見了黃宗羲的暴論:“帝王乃天下之巨害,昏君尤甚,理當除之!一天殺一個,送昏君們通通上路!”
趙煦:“……”
雖然知道不是在針對自己,但還是很有種吐血的沖動呢。
觀衆早就為此吵翻了天,黃宗羲也絲毫沒跟他們客氣,一人carry 全場,唇槍舌劍,半點不落下風。
趙煦抓準時機插了一句:
【宋哲宗趙煦:各位,打斷一下,朕現在即将薨逝,但不知該立誰為嗣君,特來尋求你們的建議。】
萬朝觀衆:驚呆了我的老鐵!
評論區現在真是什麼人才都有,你堂堂一個皇帝立儲還要問我們,太子之位難道是擺設嗎?
趙煦将自己的情況簡單說了說,觀衆們這才恍然大悟。
哦,原來你今年二十五歲就即将英年早逝,而且還沒有兒子啊!
【晉惠帝司馬衷:沒有太子的話,可以立皇太孫。】
觀衆無語。
不愧是著名的白癡皇帝。
人家兒子趙茂死時才三個月,哪來的皇孫?
【陳武帝陳霸先:建議傳位給家族中條件合适的其他小輩,朕就立了侄子陳蒨為嗣。朕知他少年英秀,文武兼資,定能平亂肅清,開疆拓土,護佑帝國千秋基業。】
【陳文帝陳蒨:謝謝皇叔,你若能少留一些爛攤子,我會更開心的。】
【周太.祖郭威:反正趙煦還沒死,現在去收養一個才幹出衆的外甥傳位還來得及,朕對自己的養子再滿意不過。】
【周世宗柴榮:啊,謝謝父皇。】
【周太.祖郭威:我兒不必多禮,你那裡如今是何年歲,一切無恙否?】
【北齊文宣帝高洋:不如找個能力出衆、人品也還靠得住的弟弟傳位。一般不願兄終弟及的,都是怕自己的嗣子手握政治資本,在死後受到清算,但趙煦你反正沒有兒子,就不存在這個顧慮。】
【周武帝宇文邕:能力出衆?人品還算靠得住?謬矣,你那幾個弟弟,符合其中的任何一個字嗎?】
【北齊文宣帝高洋:朕,朕,狗腳朕!本朝的事還輪不到你們宇文氏多嘴!】
接下來,便是高洋的破口大罵時間。
各種下九流語言噴薄而出,分分鐘湊出了一本《六鎮髒話大全》。
宇文邕的位面比高洋晚二十年,都已經給北齊滅國,準備揮師南下一統天下了,自然懶得同他一般計較。
隻是在他罵完之後,語氣平靜地丢下一句:“當日建康城外,文宣皇帝面對陳霸先、陳蒨叔侄的時候,不見這般硬氣呢。”
高洋:???!
哪壺不開提哪壺,他頓時勃然大怒,又進行了一通關于宇文邕祖宗滿門的親切問候。
罵到激烈處,更是厲聲道:“宇文黑獺這條老狗,當年不過是我父帳前一小兵,就使僥幸乘時而起,尋釁稱尊,也注定要旋踵而亡,如非彭樂豬油蒙了心将他縱走,今日墳頭白楊都已合抱高了!”
宇文邕神色雲淡風輕,四兩撥千斤地回應道:“我父與賀六渾二人,彼此皆裂境稱王、東西對峙,你将我父說得如此不堪,他賀六渾又算什麼東西?”
高洋怒氣沖霄,忿忿道:“個老登,征戰多年卻拿不下一個宇文黑獺,徒困玉璧,坐死晉陽,确是憨批!倘若老天有眼,使我早生二十載,定将宇文黑獺烹入鼎镬,痛快大啖!”
一邊兀自斥罵不休。
這一次,非但包含了宇文氏全家和自己的親爹高歡,就連親娘婁昭君二叔高乾三叔高昂大哥高澄等人,也一并罵了進去。
隻把萬朝觀衆看得瞠目結舌,覺得高洋有一種長毛沾屎、誰碰誰死的風範,傷敵八百,自損一萬。
啥時候出一本發瘋秘籍啊。
這個我們愛看!
趙煦眼瞅着高洋一瘋到底,沒完沒了,趕忙把話題掰扯回來,繼續請教衆人。
【宋哲宗趙煦:各位先賢後生,還有什麼建議嗎?】
【明穆太後庾文君:本朝先皇司馬紹與你同歲去世,留下的幼子隻有五歲,此後,便是由朕臨朝稱制。你的皇後若是有政治才華,你可以考慮過繼一個宗室幼子為嗣,讓皇後垂簾聽政。】
【大秦宣太後:本宮覺得,不僅需要「有政治才華」,而且要才華相當出色。】
【一來,宗室旁枝繼位法理較弱,朝中必定暗流湧動;二來,這趙煦真如他自己所說,開邊河湟,收取青唐,後來人想要穩住局面、安然消化新土,并非易事;三來,攝政太後與小皇帝并無血脈關系,未來一個處理不好,恐難逃身後清算。】
【安樂公主李裹兒:此言甚是,趙煦,你也不想自己死後不能跟皇後合葬吧?所以我的建議是,立你的嫡女為皇太女。】
萬朝觀衆:“……”
一時分不清安樂公主是在真心建議,還是在夾帶私貨。
……
法蘭西王國位面。
路易十四正在凡爾賽宮磨刀霍霍,準備謀劃征伐荷蘭,成就帝國霸業。
評論區的語言都經過自動翻譯,并無閱讀障礙,他略一斟酌,也給出了一個點子:
【太陽王路易十四:既然趙煦有一個女兒、兩個妹妹、四個弟弟,不确信究竟立哪個繼位,幹脆搞個選舉。】
【太陽王路易十四:可以參考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帝侯制度(Prince-électeur),七人各有自己的疆土和支持者,選舉勝者即為帝。】
【元世祖忽必烈:這麼做不會導緻國家分裂嗎?莫說七大選帝侯,本朝光是分出四大汗國就已經夠讓朕頭痛了。】
【太陽王路易十四:不會啊,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四世頒發《金玺诏書》,确立這一制度代代相傳,每個選帝侯國各對應一項不同的帝國要職,美因茨一脈兼攝政與首相,與其他選帝侯互相平衡脅制,七國皆不具備自治獨立的條件。】
【圖拉真大帝:後人弄出來的什麼破制度,擺明了限制皇權,這既不神聖,也不羅馬!】
【查士丁尼大帝:荒唐,哪個是你後人,你可以當羅馬,朕也可以!】
【伊琳娜女皇:自從帝國分裂、西羅馬覆滅之後,一向都是誰幅員遼闊,誰國富兵強,誰就是新的羅馬正統。】
【羅馬共和國執政官馬略:帝國?是誰把國家的共和制改成了帝制?當真荒謬絕倫。】
【佐伊女皇:這就要問和你聯姻的那個老對頭家族了,明明我們馬其頓才是最嫡嫡道道的羅馬。】
一時間,評論區裡,各位羅馬共和國、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馬其頓王國的君主們紛紛出現,吵吵嚷嚷,形成了霸屏之勢。
觀衆們也是目瞪口呆,吃瓜吃得十分歡快。
直到——
【周世宗柴榮:各位,你們這種情況可以用一句華夏古話概括,叫做「羅馬天子甯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當為之」。】
羅馬群帝:???
萬朝觀衆:???
好一個「羅馬天子甯有種耶」,世宗陛下可太會說話了。
……
趙煦扶額,深感上面這些純屬無效發言,看似言之鑿鑿,實則無一可行。
什麼「選帝侯」之類的荒謬言論就不提了,臨朝攝政更是不可取。
趙煦對劉皇後的濾鏡再深,感情再好,也得承認,劉皇後在治理國家方面不能說平平無奇,隻能說一竅不通。
強行推她上位,隻會害了她。
難道真要給弟弟傳位?
這個念頭剛一出現,就被萬朝觀衆瘋狂潑冷水。
不是,看來你還不知道自己的弟弟是什麼貨色啊,快讓我們罵醒你!
「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警告!
【疏香閣主葉小鸾:趙煦的十一弟端王趙佶,以及他的兩個好大兒,乃是昏君史上無出其右的三位奇才。】
【大順皇帝李自成:趙氏父子三人,一個金人兵臨城下,速速逼兒子登基,一個六甲天神,毫無抵抗,另一個更是苟安一隅,害盡忠良——試問古今昏君,誰人可比他家父子?】
【金陵女史王貞儀:在宋徽宗之前,中原皇帝裡邊唯有晉朝的懷帝、愍帝,曾被擄去胡人的朝廷行酒受辱。但懷帝本無意帝位,亦無實權,罪不及朕躬,愍帝更是小孩子,天真無知,于國破家亡、神州陸沉之時,被推出來當替罪羊,尚可矜憫。而宋徽宗作為一個有完全執政能力的君主,居然淪落到這等地步,實在是罪無可赦。】
【陳文帝陳蒨:晉愍帝堅守了長安四個多月,本打算君王死社稷,後來因為匈奴人威脅要屠城,為了保全百姓才出降的,時年隻有十五歲。】
【大元宰相脫脫:十五歲的小皇帝尚知守城,反觀宋徽宗的種種行徑,适合和李隆基一起送去火葬。】
【永樂大帝的徐皇後:宋徽宗以一己之力,釀成了獨斷千古的奇恥大辱,就連我夫君打仗,都沒他在北方跑得那麼遠呢。】
【明宣宗朱瞻基:咳咳,皇祖母好。容朕插一句,單論距離的話,其實皇爺爺未來遠征萬裡,封狼居胥,還是比宋徽宗這厮的足迹遠很多的……】
【冠軍侯霍去病:後世有人也封狼居胥了嗎,真想見上一面。】
【歸鄉著書的施耐庵:我創作了一本《水浒傳》,目前隻有前六十回的草稿,就是以宋徽宗時期為背景的,發給你們看看。】
【甯州刺史李秀:好啊好啊!】
施耐庵放下書卷,轉頭招呼羅貫中:“徒兒,快來幫忙了!”
他從前是張士誠的幕僚,在大周政權覆滅後潛歸鄉間,隐居寫書,還捎上了小弟子一起。
桌上,《水浒傳》與《三國演義》的連篇文稿,堆得東一茬,西一茬,到處都是。
白駒鎮的熱心鄉民趕來給二位先生幫忙,忙碌了好一陣,終于将《水浒傳》前六十回整理出來,全部輸進了評論區。
觀衆點進去一看,不由拍案叫絕。
太好看了!
歐陽修,你看看人家施耐庵,寫得精彩至極,而且還高産!
而你呢,到現在都沒有寫哪怕是一個字的《新唐書》,你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