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在地,腳底傳來的踏實感,夜幕下的霓虹燈招牌包圍着她。
這一刻,無比的确信,她是站在兩千多年後的土地上。
路上行走的人中,不管是剛下車趕着回家的打工人,還是惬意步伐的老人和孩童,站在其中,對于此地最真實的感受便是。
這真是個安甯的世界。
不僅沒有戰争,仿佛連饑餓都消失了。
讨口飯吃,在此地的意思,似乎又是另一種含義。
.
手裡被塞進了一張傳單,呂雉跟着眼前的人流,就這麼糊裡糊塗的進了超市門口。
來了此處後,除了兩次跟夏冉去過飯館吃飯之外,她還沒進入過這裡的任何室内。
難道這裡面也是一家飯館?
被擁擠的人群推着往前走一般,瞬息間,她已經進去了。
咚咚咚的聲音傳來,像是貼近耳朵般的演奏,她感覺心口間也被震動到了,那是一種極其歡樂的節奏音律,奇特又怪異,卻讓人不知覺的生出喜悅感。
随着她視線的張望,面前這處燈壁輝煌的寬敞空間場所,霎時間也進入了整個漢初位面的天幕之上。
恍然到了仙宮的錯覺,如果當初呂雉第一次來到此處,便是在這個地方,她絲毫不會懷疑自己到了仙界的可能性。
“這是仙宮嗎?”
天幕之下,還是有着人相信天幕之地就是神仙的住所,固執己見得不聽周圍人的“真相之言”。
除此之外便是懵懂無知的幼童,每次一到中午吃飯時間,就哭鬧着也要吃那裡的飯菜,家裡父母被吵得不行,就哄說道:那是神仙吃的東西,我們凡人不能吃哦!
整個位面的人連着數日觀看皇後的上工生活。
幾乎是兩點一線的場所,這樣的地方哪裡見過,想不到這樣一處外表平常無奇的地方,裡面竟然是如此奢華的所在。
門口的擁擠人流一進去,就如魚兒進入大海般的歡暢,各自奔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一連數日的生活觀察下,呂雉已了然,除非是一個地方做工認識的人,此地人與人之間,話少得很。
不主動與人交流才是這裡的常态,人們更傾向于跟手裡那個小盒子講話。
當然,呂雉現在也知道了他們其實是在跟另一個拿着小盒子的人說的。
入口處的地方,很多人都選擇提着一個藍色的框子進去,或是一輛下面有四個小輪子的小推車。
跟她做工那處的小推車不一樣的外觀,這裡的更好看。
避免自己的與衆不同,她也學着走在前面的一個年輕女子般,拉起一個小推車才走。
這裡不是吃飯的地方啊!倒像是賣貨的東西,類似大漢朝的“市”。
手裡還捏着入口處的傳單,上面的圖片就是這裡售賣的東西。
第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五谷糧食區。
大豆在秦漢時期已經廣泛種植。
不少黔首們第一眼就認出了這是大豆,此外,還有黑豆,胡豆,綠豆,紅豆…種類繁多得很,有的更是他們說不出名字的。
堆成幾座小山狀的白色米面就在隔壁,她手心合攏得輕抓了一把在手掌上,這些顆顆飽滿有光澤的細米粒,就是他們每天中午吃的蒸熟後的白米飯。
手下的滑膩觸感,很難相信這是谷物脫殼後的物什,比起直接蒸熟吃的谷飯,細膩有口感,又不喇嗓子。
可以這樣說,她在這裡吃的膳食比回宮後吃得更好。
麥子磨成的粉末,在這裡亦能做成面條,當主食吃。
難怪在這裡的飯館和工坊,中午的白飯供應能免費,看着這幾座的白米小山,根本不怕供應不上啊。
而這樣的市,便如上工的工坊般,不知多少間了。
漢朝的黔首們默然的看着皇後娘娘手底下一一摸過的糧食作物。
“那後世真是太平盛世啊!”
人人都能吃飽,這樣願望,原來真有了能實現到的一天。
比起之前的任何時候,天幕下的百姓都更為眼熱的盯着那些東西,就連平時催促着不讓服役者停下幹活的底層小吏,竟也一動不動的盯着天上那些白花花的物什。
這些個缺胳膊少腿的字,通過系統88的文字包發放,本來就識得些字的人,還是能認得些許的。
“天啊,那是糖嗎?”
米糧區不過短短的十米距離,呂雉硬是走不出來,一個接一個的震驚,雪白如雪的白糖也那麼堆成小山似的在後頭擺放着。
“白砂糖。”
一大媽拿起上面的鐵勺子,上去就是一勺,白色的塑料袋自己裝好,遞給一邊稱重的服務員,一秒鐘就打上價格的标簽紙上去。
呂雉站在後面全程目睹這一切,和上面顯示的價格,三塊。
這是什麼價格概念!
一起接收過系統88的語言包和文字包的漢初位面衆人,就算還不清楚後世的物價水準,但他們都知道,這些個數字,一到十之間,“一”是最低的。
秦漢時期的糖可是一種奢侈品般的存在。
最為常見的糖便是蜂蜜,一般居住在山林附近的百姓才最常吃到,其次便是饴糖。
隻有貴族和富裕人家的飲食中,會用到,還是極其珍貴的東西。
而在這裡她看到了什麼!
三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大袋雪白無瑕的白糖,跟一瓶水的價格是一樣的。
“糖變得如此不值錢了嗎?”
還是她眼花了。
精神恍惚的往前走,雖然鹽不像糖一樣的稱重賣,但當呂雉拿起一包包海鹽看時,一塊,貴些的就是一塊五和兩塊。
比前面的白糖還要價格低廉些。
“那裡的朝廷不設鹽官了嗎?”
自從皇後走進這個叫超市的地方,張良手裡的筆就停下了,跟着呂雉的目光所到各處,生怕錯過了一絲一毫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