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高後和晴姑姑,就為了這些隻賣個幾塊錢的吃食折騰,她們每日買菜的支出研發成本都不止了,而禦廚的手藝,在這裡也不過是值得幾塊錢,人不由得沉默了。
難怪晴姑姑花得每一分買菜錢都如此小心,現時她算是親眼所見,确實這每一塊錢都掙得不易。
衛子夫來到這邊後的性格,一直給人的印象都是沉穩居多,最跳脫的一次也不過是學騎車的時候,或是遇上什麼新奇又刺激的事物。
而就算是吃到喜歡的甜食,少女臉上的表情也堪堪是短暫的滿足樣,很快就恢複成平時那般。
沉穩又老成,是呂雉的影子似的。
也難怪謊稱她是呂雉的女兒時,鄰居們的果然“不意外”的表情反應。
也不怪夏冉不問衛子夫沉默的緣由,就算是此時知道了,怕也隻會笑道,“孩子,你還是太天真的。”
不要小看這塊錢的小生意,能有這個手藝去做生意,都比進廠打工強!
.
之後的兩個小時後,等到夏冉和衛子夫從附近逛完廣場回來,雞爪那邊已全部賣完了,鹵蛋還剩幾個,因為桶裡的鹵肉汁被勺得七七八八,剩下的幾顆蛋,一眼望去就數得清清楚楚。
“看來雞爪才是最好賣的。”
晴姑姑難以置信的最後生意結果,原本她還不信呢!
這後世人放着好好的肉不吃,就愛啃那沒幾兩肉,光是骨頭的雞爪?
眼前的現實教她做人,想到剛才還不斷的有人問,有沒有脖子、下巴之類的,甚至還有人說為什麼不做鹵菜呢!
“這肉味道一絕,就是容易膩了。”,來自一個當場開吃的小夥子反饋。
晴姑姑:“這.......”。
你說後世子孫的生活真是富足吧,那也不全是,畢竟到哪裡,人的社會依然是分層的,底層的人民賺錢依然不易。
但這些人的吃□□望卻是那麼的低。
兩個漢朝位面裡,對于一晚上的呂氏鹵肉開張,目睹了(開國)皇後第一次做生意的全程。
依然吃不飽的底層百姓們,也默算着這天上的皇後娘娘賣的肉到底是值何價錢。
一老漢子在家中看完後,直接取下身上帶着的莢錢,用着最笨也是最有用的法子,嘴裡念叨着一枚枚的數着。
.......
能買到多少的肉,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再算,誰也說不出話來了。
“這般低廉的價錢便可以吃到肉嗎?”,還是宮中禦廚的手藝。
“阿父,我也要吃肉!”
一聽說自家阿父和阿母說的話,家中年齡尚少不懂事的孩童,撒潑打滾的央求着這吃肉的不成熟要求,絲毫不顧自家阿父阿母的沉默是為何。
前幾日中,他們村裡就有人跟着效仿天上的禦廚做菜。
晴姑姑的直播下,細緻到每一步的做菜步奏,剛開始,民間的百姓們還興沖沖以為的跟着學就會,廚子們以為自己終于能偷到師。
最後才知道就算知道了每一步的順序,完全公開的做菜全過程,他們也學不到那其中的精髓。
如:那加入的枯葉子是何物,那叫醬油的為何又要分幾種,他們這裡可是連一種都沒有啊!
漢初位面裡,一整年都是屁股朝天,頭朝地裡刨食的佃農,也隻有在那重大的祭祀節日中,才有機會聞到和吃到肉香味,一小口的肉也要含在嘴裡細細的含着,不舍得直接吞掉。
而漢武位面已初具過年的雛形,後面基本固定在農曆正月初一。[1]
是漢武帝時期通過改革曆法才确定的事情。[2]
從此這一天就成為全國歡慶的日子。
但是“吃肉”這種永恒的實用樸素話題,是古人和現代最明顯的一大區别,他們才不懂為何吃肉會膩的想法,這後世的窮人未免也太講究和.....矯情了?
呂雉聽得晴姑姑的不解,也不急于一時的給她解釋,這後世隻要待久了,耳朵聽和眼睛看的多了,自然便懂了。
桶裡剩下的一點肉,幾個人拿回來當給自家加餐了,就等着兩個小的回來,再一起回家。
當衛子夫回來時,夏冉和她的肚子裡其實已經飽腹了五分,考慮到孕婦的體質,她也沒敢多給對方吃一些衛生不太及格的現代小吃。
不過是見識了一番現代夜攤販後,怎麼這衛子夫又變成一副看着心事很重的呆呆樣呢?
這人就這點不好,什麼都悶在心裡,也不怕給自己悶壞了。
此時後台的系統88正巧的播報道:“漢高祖劉邦的跨時空申請已完成批準,請确認來臨的時間和停留的時間。”
這道聲音同時響起在呂雉和夏冉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