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何會如此!?”
“吾從未見過如此場景!”
“老夫為官多年亦是如此……”
“此乃神迹也!”
七八個雍城官員聚集在試驗田邊,叽叽喳喳的談論此地異狀。他們在雍城多年從未遇到過春苗會提前發芽的場景,哪怕往年最豐收的時候也沒有。幾個年紀接近半百的農官們面對着這些嫩綠的新芽,又是高談闊論又是引據經典,各談各的經驗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最後隻能把希望的目光放在他們之中最年輕的那個人。
無他,隻因此地之前是被他所看管。
“田君,你怎麼看?”
被稱為田君的人正是之前蒙管事委托看地的好友。此人姓田名錄,因家中老人是農家傳人,經常記錄田間農務之事,所以便給自己的長孫取名為錄,意為不要忘記記錄田間事物。
此刻,被前輩們問到頭上的田錄也有點懵逼。
問他怎麼看,他能怎麼看,當然是跪着看啊!播種的時間他都知道,蒙直委托他之後,他也沒做多餘的照顧。誰能想到竟然會出現這種神迹,别說前輩們一頭霧水,就連眼瞅着春苗發芽的他也是迷糊着呢!
“下官……下官也不甚了解。此地是吾好友蒙直委托吾照顧的,具體什麼情況下官估計還要找到他,才能得到解答。”田錄本質是個老實人,不然蒙直也不會找他幫忙。面對上官的問話,田錄倒是聽話的很,想起什麼就說什麼,“不過聽吾友說,此地乃趙太後之女為試驗新犁所耕……”
得,後面的話誰都不想聽了。
凡是雍城心中有點數的官員就沒有看得上趙太後這個秦王親母的,連帶着她那個和男寵所生的私生女也是。不過看不上歸看不上,他們這群人也不會傻得到處去說,影響仕途是小,就怕得罪了小人害了全家。可是提到新犁跟那個私生女有關,他們心裡又是一陣狐疑。
雍月的年紀擺在那裡,誰也不會相信一個奶娃娃會改造耕犁。隻當小兒不懂事拿春耕用的耕犁玩樂,因此當初那邊送來圖紙時,所有人都皆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态度,推托的借口也是一個接着一個。
“田君你的意思是,這事跟新犁有關?”
“這事有無關聯,下官也不清楚,也隻是聽說而已。”
“既然如此,那你趕緊将那位蒙先生請來問問。也請務必告訴他,此事一旦有定論,吾等定上奏陛下記他頭功。”想也知道能讓新苗提前發芽對大秦春耕的重要性,一旦能複刻并全國推廣,定會封官加爵不在話下。又怕那蒙先生有事不來,該農事官他還特意叮囑了一下田錄,此事的重要性。
“諾。”
*
在田錄急急忙忙跑到雍城宮後院找人的時候,雍月這邊也沒有閑着。
試驗田的事她已經全權委托給蒙管事,隻要按照她之前跟他說的方法,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至于雍月現在在忙什麼,那就不得不提趙姬和惠娘之間的龍争虎鬥了。
之前就說了,趙姬是聽了嫪毐的‘甜言蜜語’等惠娘的孩子出生養于膝下,才容忍她進門(雍城宮)。但是這種容忍真的架不住惠娘每天在嫪毐面前跟她争寵,酸言酸語,冷嘲熱諷。
什麼身材走樣,年老色衰,尖酸刻薄……尤其是惠娘還動不動就提趙姬沒有給郎君生一個兒子,而她現在正懷有身孕,已經有厲害的穩婆看過并确定這一胎定是男娃……
卧槽,這可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反正雍月就忍不了了,尤其是在看到趙姬躍躍欲試的想要再生一胎,嫪毐還要給予支持的時候,雍月的怒火簡直要沖破了天靈蓋!
額滴親娘嘞,您都三十多快到四十的人了,至于要這麼拼嗎!在這個平均年齡35到40歲的戰國,哪怕保養的再好,條件擺在這,您這跟玩命有什麼區别!
雖然曆史上趙姬确實給嫪毐生了兩個男娃,但是曆史是曆史現實是現實,她的出生把兩個男娃中的一個頂成了女娃,這就證明了她現在所處的曆史是可以改變的。在這無人保證的可以改變的曆史中,萬一出現更加離譜的改變呢!
比如,王太後于秦王政五年逝世,亡于生産。
那到時候身份尴尬的她怎麼辦?會不會提前噶了!?
趙姬不就是因為惠娘總是擠兌她年老色衰嗎,那雍月就幫趙姬用現代方式保養不就好了!到時候因孕色差與保養得當作對比,嫪毐那個色胚想也知道會向着誰。之後在跟趙姬私下側面提提高齡産婦在各方面的危險性……
“嗯,就這麼幹!”支着下巴的雍月小臉嚴肅的颔首,随後對着春雁喊道,“春雁,我們去後廚!整天面食的我都吃膩了,今天弄點新花樣!記得把我今天早上讓你泡好的菽(大豆)一起帶上。”
“喏。”
*
後廚還是老環境老樣子,唯一的變化就是石磨旁邊多了一頭驢。
主要就是雍城宮内的大小貴人都喜面食,所以李師傅為了磨面方便特意向上面申請調過來的。
“李管事在不?”
雍月一進後廚便對着熱火朝天的屋内開喊,一點都沒拿自己當外人。畢竟現代人跟誰不親,都不能跟廚房不親,不然就等着餓死吧!
“在在在!”一聽自己的衣食父母又來了,原先的李櫥役長現在的李管事,急急忙忙的放下手中的活計,跑了出來一臉的笑意。
可不得一臉的笑意,要知道在被雍月領着打開面食這個新世紀的大門後,就沖着面條之後的饅頭、花卷、包子、餃子,李管事就恨不得拜雍月為師,隻不過無論是食家還是廚家都不怎麼好聽,估計還在諸子百家中占不到地方,便放棄了。
“小公主是又想到新面食了嗎?”李管事搓搓手躍躍欲試的問道,那興奮勁顯得他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一點也不莊重。
“是啊,”雍月也不跟他客氣,直接命令道,“我早上泡了些菽,一會兒你讓人給我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