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料,陛下如此狠心,見死不救。我絕望之下,才想出了燃命之法。”
“以命換命,我不後悔。可我為安之不平。虎毒尚不食子!陛下自私冷酷至此,還算得上是個人嗎!他不配做安之的父親,不配做慶國的皇帝!”
“我要弑君。”
“院長,我希望您能助我一臂之力。”
即使城府深沉如陳萍萍,也沒能繃住表情。
實在是洛九的剖白信息量太大,堪稱震撼。其一,他們兩個早就知道了範閑的皇子身份,其二,他們看出陛下暗中修習霸道真氣,其三更是石破天驚,陛下竟是一位隐藏的大宗師!
陳院長猜到陛下深藏不露,但沒想到藏得這麼深。心念電轉間,他沒有對這些信息做出任何反應,隻是簡短地反問:“你憑什麼覺得,我會助你?”
洛九又露出了那種成竹在胸的笑意。
“就憑,懸空廟刺殺的那個劍客,是影子。”
他的真氣和生機在範閑體内轉了一夜,對他身體的每一處都熟悉得如同自己的身體一般:他胸口的刀傷,身上的每一處劃痕,真氣滞澀之處,肌肉撕裂的地方……憑借驚才絕豔的武道天賦,洛九在腦海中重現出了範閑與刺客之間的交鋒。剛巧,他對這些招式十分熟悉,甚至辨認出其中一式是五竹慣用的手法,經由他傳授給了影子。
洛九的語氣太過肯定,陳萍萍便沒費口舌去否認,隻是道:“影子是我派的不假,但懸空廟刺殺案的真相,并不是你想的那樣。”
洛将軍說話敞亮,陳院長也不藏着掖着,把懸空廟三個刺客的身份、目的一一道來。
第一個動手的帶刀侍衛是個境外胡人,因有慶人血脈所以相貌不可分辨,當年慶國和胡人交戰占據上風,胡人遣使來慶求和稱臣,但求和失敗悲慘離境,那個侍衛那時便留在了京都,事過境遷後進宮當了侍衛,潛伏多年這是第一次有機會靠近陛下。
第二個動手的太監是當年葉輕眉身死、鑒查院血洗京都時,被黑騎斬盡殺絕的王公後人,他幼時被仆人救出,長大後揮刀自宮成了太監,進宮服侍就是為了報仇,他的匕首三年前就在懸空廟藏下,此番才有機會出手。
第三個人,也就是影子。陳萍萍自稱這完全是出自一片忠心,為了急陛下之所急。葉家權重,又有葉流雲這個大宗師,在京都根深蒂固,陛下一直想找機會削葉家的權。陳院長派影子刺殺,負責賞花大會安保的葉重便罪責難逃,被貶去了定州,甚至葉重的師弟、宮典宮副統領也因為負責懸空廟的前期安排而收到懲戒,被貶離京。可以說完美達到了政治目的。
據陳院長所言,這三波人互不相識,沒有事先商量,完全是巧合才導緻了這個神仙殺局。
洛九對此半信半疑。
所謂神仙殺局,自然得是神仙才安排得出。眼前這位陳院長,正是一位真人不露相的活神仙。
陳萍萍解釋了懸空廟之局,這樣總結道:“所以,就算影子是我派的,賴名成我也幫你們救出來了,可也到此為止了。洛将軍憑什麼覺得,我會助你犯上作亂?”
他沒有直呼其名,以提司之位将洛九當做屬下對待,而是第一次用了“洛将軍”的稱呼。
更平等,更重視,也更疏遠。
雖然他們暗中達成了很多合作,這些合作中有不少都必須瞞着皇帝,但是洛九憑什麼如此自信地認為,陳萍萍會幫他弑君謀逆?
事實上,洛将軍就是有這樣的自信,不然怎敢和盤托出這樣一番話。
在兩人的第一次交鋒中,洛九一敗塗地,被陳萍萍發現了最大的秘密、最大的軟肋,最終隻好以自身為籌碼押上了賭桌。可這不代表洛九會一直輸下去。慶齊一戰後,洛将軍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他用邊軍和鑒查院之間的情報共享将兩人的利益綁在一起。回到京都後,他們聯手救走了賴名成,在皇帝眼皮底下共同作案,偷天換日。
陳萍萍利用洛九的同時,洛九也在一步步将鑒查院院長綁上自己的戰車。
欺君、犯上,他們早就在做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要緊的。
“院長可還記得,曾經在鑒查院地牢裡,您問我,對我來說什麼最重要。多虧了您我才知道,是安之。”
“那時我也問了您,對您來說什麼最重要。您告訴我,是一個人。”
“那個人是葉輕眉,對嗎?”
鑒查院院長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