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慢慢的吃起來。
李知府詢問這一路可有什麼趣聞。
喬逸如道:“李大人想聽嗎?有到是有,叫做閻王三更審案,審的是一出貪污案,說的挺神的。”
李知府點點頭。
“這次我前來,也費了不少周折,你們的事我一早就上報了,陛下也是同意的,不過皇叔反對,說要是都那麼賞,那以後就沒人敢出力了,隻想貪功。”
李知府冒了一頭的汗,心裡怨恨皇叔多嘴,陛下賞賜她的,又關皇叔什麼事。
自己被賞賜,都是陛下的,又不是皇叔的。
“你們也知道,皇叔仗着自己的輩分,欺負陛下是常有的事,很不把陛下看在眼裡,什麼事都要插手,我當時是堅持言出必行,何況兩位大人出力很多,為前線的将士帶去生存的希望,如何不獎?”
李知府道:“如此,就多謝大人了。”她心裡明白了,喬逸如說那麼多,不就是問她要銀子嗎?
許巡撫也捏了一把汗,聽喬逸如如此說,心裡也明白了,要錢!
“我來的路上,又出了一件變故,黃知縣竟然攔住我,說你們兩位殺人越貨,不知道……”喬逸如等着看兩人的反應。
李知府有些緊張,許巡撫也有些不自在。不過兩人神色很快就變過來。
“黃知縣啊,哈哈,不足為奇,她之前為了一個姬妾的事,跟我鬧了點矛盾,結果人家姑娘選了我,她對我有嫉妒,有怨恨,想要通過大人的手整我一下,出出氣,沒什麼的。”李知府很平淡的說道,心裡把黃知縣那個王八蛋問候了幾千遍。
喬逸如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是這樣。”
李知府道:“當然是這樣,不然呢?雖然我們是靠捐官起步的,但是我們的忠君之心,愛國之心,日月可鑒,這不用我們說了。違法的事情,我們打死也不會幹的。”
李知府很幹脆,“黃知縣不該因為個人的私事,就開這樣的玩笑,要是被人誤會了,傳出去,那是要被殺頭的。”
喬逸如道:“放心,我才不會相信她說的話。”
李、許兩人點頭不止。
“用菜,不要光顧着說話。”
大家這才熱熱鬧鬧的吃起來,席間大家都說點聽聞的笑話,捧場的烘托一下氣氛,吃的比較開心。
……
等到了晚上,李知府安排衆人休息,她則跟許巡撫商量起來。
“這個老黃太不像話了,黃湯喝多了,她什麼都敢吹,不就為了争一個女人。”
許巡撫道:“你讓給她就是了,不要因為一個女人壞了我們的大事。”
“我看,直接找人把她殺掉算了,死無對證,免得她哪天嘴巴不牢靠,又瞎說。”
“老李,我看這事有點蹊跷,說不出來是哪裡不對,你早點跟老黃講和,這事就算了,警告幾句。在我們升官發财的節骨眼上,不宜多生是非。”
李知府道:“也好,我讓人送信去,府裡這些人,一定要好好伺候,有時候枕邊風,比一年的努力還要好使,她們都是陛下身邊的人,稍微美言幾句,我們就受用無窮了。不過這個皇叔真不像話。”
皇家人真不是個東西,幹脆投奔陛下算了。
兩人在商量,喬逸如在偷聽。派出去送信的人,也被截胡了。
喬逸如拿過信看了一下,三人要講和,這是要統一陣線,守口如瓶了。
不行!
不能讓做壞事的家夥閉上小嘴巴。
喬逸如趕緊寫封信過去,拍拍送信人的肩膀,“去吧!速度要快,你們大人寫的信未必管用,我寫的,比聖旨還靈。”
“多謝大人。”
盡管送信的也覺得有點不妥,但大人物的事,小人物管不着,她隻管送信就是了。
李、許兩位大人,認為自己已經平安,但見喬逸如也沒個動靜,說是來升賞的,可是陛下的旨意也不宣。
這兩人心知肚明,上面來的人,都有點滑頭,輕易不會讓你得好處。
因此更加殷勤的侍奉,叫來清風州裡最火的班子,搭起戲台,要唱戲給喬逸如聽。
還特别囑咐班頭,“知道要唱什麼嗎?”
班頭道:“西遊記,熱鬧。”
“唱那個幹什麼,是孫悟空大鬧蟠桃會,還是偷吃果子被罰?要唱寓意好的,中狀元,娶美妻,升官發财,生兒育女,她們就喜歡這個,彩頭好,實在不行,西廂記也行,牡丹亭也不錯,才子佳人,風流快活,懂不懂?”
班頭頻頻點頭,深深受教。
“記得,叫幾個長得俊的上來,那些不會奉承的,就不要來了,免得來了,酒也不想喝,臉子擺得比誰都大,得罪人不說,小心沒了性命。”
班頭道:“大人放心,孩子們都很懂事,在外面讨生活的。”
“我這是擡舉她們,就算做了人家的小,也比整日裡風餐露宿的強,這可是大官,跟陛下有關聯的。”
班主聽了,不由得張大嘴巴。
李知府微笑而已,怎樣?吓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