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下架後公布規則是葉執的意思,他不希望用基金會道德綁架觀衆。不想看到“必須看《晨曦》,不看就是沒愛心”之類言論,也不想業内抨擊劇組用基金會刷票房。如今電影完美下架,大衆發現曾經的電影票變成了對基金會的捐助,這多驚喜啊。
因為捐款門檻太高,參與捐款的個人數銳減。基金會官網首頁,每一位愛心人士都明晃晃展示在上面,受到全民圍觀。
個人榜,葉執、顧廷悅、畢小樹并列第一,每人捐款一個億。這三個億是基金會能夠順利落地,長期正常運作的基礎。
鄧老、周老、黃老、王旭等長輩紛紛前來支援。陳華赢、孔慶、李旭東、朱旭、牧鴻之等合作過或即将合作的導演也趕來捧場。蘇磊、熊小彬、方唐曦瑤等好友跑來湊熱鬧。紀曉旭、梁冠騰、童詩韻、時光等葉執新交到的朋友也來冒個泡。
50萬門檻設得好,剛好是一場移植手術的費用。既不會少到不解決問題,又不會多到令有錢人肉疼。每人50萬不多捐也不少捐,大家都一樣省的被營銷号拿來說嘴捧高踩低,娛樂圈一大半藝人拿出真金白銀跑來團建露臉。
民衆發現小小基金會居然能引來這麼多大牌明星站台,這些人和葉執都有或多或少的交集。小森林非常驕傲“寶貝的人緣真好”“不知不覺交到了這麼多好朋友”“謝謝大家支持”。
企業榜,周氏集團、顧氏地産、寶珠集團三足鼎立。還有天上牧場、P家、顧廷婉珠寶工作室等葉執代言品牌慷慨解囊。米飯米飯、智慧樹傳媒等小企業也跟着湊熱鬧。武叔芳芳嬸的手工作坊借着電視劇和電影IP,賣周邊掙到了錢,拿出50萬支持孩子辦的基金會。
捐款的關注度實在太高,大批個人真土豪參與進來。與個人大串50萬不分高低不同,企業捐款金額差距巨大。更多企業出于宣傳目的不斷追加款項,隻為博一個靠前的位置,樹立正面企業形象。
捐款熱潮不知怎麼傳到了顧家祖宅,顧家老太爺以個人名義捐了一個億,與三位創始人并列排到了一起。
這可是大事,顧家人全都繃緊了皮子,顧爸爸第一時間給老太爺打電話請安。電話裡老太爺就一句話:“你家廷悅小子出息了,又是上春晚又是辦基金會,過年都不知道回家看看。”
顧廷悅今年春節沒回祖宅,顧爸爸聽音知意,趕緊跟老太爺保證:“正月十五元宵節,我一定帶顧廷悅回去看您,無論多少事都讓他推了。”
老太爺很滿意:“你們全家都過來,五個孩子一個都不許少。”
挂斷老太爺的電話,顧爸爸一個個打給孩子們,無論如何就是有天大的事也給我滾回來,太爺爺想你們了!顧廷悅為此還遭到了哥哥姐姐們一頓狠批,你這明星當的就不能低調點?
過了一天,顧廷悅外公也提出同款要求,顧爸和顧媽犯了難。孩子隻有一個,兩邊都要見還偏偏是同一天,該怎麼辦啊!
救助基金經營的如火如荼,很多等着手術救命的貧困患者,得到救助金開始術前準備。科研基金卻放緩了腳步,醫療科研涉及的範圍太廣項目太雜。藥品研發、醫療器械、基礎理論研究等等,需要一項項甄别篩選。
顧廷悅決定将科研基金變成天使基金,以投資人的方式入股葉執選中的項目,積極督促項目早日取得成果。如果最終産品上市,還能盈利反哺基金會,達成基金會資金良性循環。
投資是顧廷悅和樂隊成員的強項,顧廷悅、鄧新城、社長、卷卷、花爺都是金融相關高材生,本該是金融領域從業者。命運讓大家相遇,組團玩樂隊偏離了原定軌迹。如今重拾舊業,一個個如魚遊水駕輕就熟。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向好發展,葉執接到了央視感動中國評選邀約。即使葉執見慣了大風大浪,還是被驚吓到了。要知道參與評選的都是國内各行各業真正的牛人大佬,科學家老教授、見義勇為英勇犧牲的烈士等等。
葉執自認隻是成立個小小的基金會,這麼大的榮譽,太過了承受不起。物極必反,葉執怕被反噬,哭着求着拒絕了對方的邀請。
主辦方本來覺得葉執是不錯的典型,很有教育推廣意義。既然年輕人覺得還太早,那就再等幾年,正好看看基金會能否經得起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