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總的綽号,跟着這次寒流不胫而走。
氣溫一蹶不振。
來不及回家添置厚衣服的學生們,在學校附近新開的服裝店裡買厚衣褲。
價格實惠,做工不錯,式樣也好看。
買完衣服之後,順便在隔壁奶茶店買上一杯熱奶茶,簡直美滋滋。
姜宏宇拿到當月報表的時候,都不敢信:“現在學生這麼有錢?”
兒子說要在大學附近開服裝店,做學生服裝線路,他隻是抱着無可無不可的态度。
本來他是一心想着兒子畢業之後進自己服裝公司,現在至少也是摻一腳了。
姜易雲“嗯”了一聲:“薄利多銷。”
學生們零花錢确實不多,但幾十塊一件的衣服還是能買得起的。
他提前從别的廠家定了一批薄被和被套的庫存,拉回來讓工人檢查完套上被套,放在小店裡,分分鐘就被瑟瑟發抖來不及回家拿被子的學生們給搶光了。
其實利潤比這還高。
主要是甯總大氣,把這些店鋪都給買了下來。
現在成本裡服裝店的店租,基本就是左口袋進右口袋。
姜宏宇不知道兒子的蚊帳廠的利潤,問他:“你這個月賺了多少?有一百萬?”
姜易雲含糊地應了一聲:“差不多吧。”光是床簾這塊确實差不多。
但是床簾不隻是床簾,還有配套的小電扇和床頭燈。
現在天氣轉涼,小電扇可以往南方賣。
現在寝室空調還不普及,估計床簾這個東西南方不好賣,會太過悶熱,但是他可以賣除濕機。
北方轉涼了,空氣幹燥,可以賣加濕器。
小家電工廠的籌建比他預想中要順利得多,直接收購了現成的工廠。廠房和工人都是現成的,生産線他也造好了,很快就能投産。
姜宏宇看他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有些詫異:“你怎麼一點都不高興的樣子?一個月賺一百萬不多嗎?”
“不多啊。”姜易雲想都沒想。
他看向自己老爸眼神清澈,慢慢交底一點點,“我和朋友合開了個做小家電工廠,叫樂雲。”
姜宏宇知道自己兒子優秀,但一直都不以為兒子會是開疆拓土型的。
畢竟家大業大,姜易雲能夠守好姜家和卓家的家業就已經很好了。
沒想到兒子還會開辟新賽道。
姜宏宇揣摩了一下名字:“和你那個叫甯樂意的小朋友合開的?”
“對。”
“你不是說過他爸媽都是普通工人嘛,有錢投資?”至于技術,小家電的技術他兒子背靠着卓家,怎麼都不會缺。
資金方面,對方不是一個才大一的新生?
“甯家沒錢,樂樂有錢。”姜易雲把甯樂意怎麼暑假擺攤賺錢,又怎麼通過金融市場賺錢大緻說了說。
姜宏宇前半段聽得感同身受。
他當年和老婆一起,就是靠着批發擺攤賺到的第一桶金。
那時候确實能賺錢,但那時候世道亂,倒買倒賣的不僅要冒賺不到錢的風險,而且有時候還有生命威脅。
真的,那會兒遇到個小偷已經算是最和善的情況了,多的是劫道的。
等他生意做大一點,放火燒倉庫、燒廠房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
但聽到後面,他就開始聽不懂了:“小朋友怎麼對金融這麼……熟練?”
那~是。
姜易雲在心裡翹起了尾巴,也不瞧瞧那是誰,那可是他家甯總。
要知道在後世甯總都能在金融市場各種玩轉,回到二十年前的金融市場,簡直随便取錢。
姜宏宇:“……所以,我給你買房子的錢,其實是投資建廠了?”
“……對。”
姜宏宇又給了兒子一筆錢,鄭重交代是買房的。
做生意歸做生意,總不能為了做生意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租的房子?
姜宏宇自動忽略。
現在家裡又不是以前,怎麼也不至于窮到讓兒子出去租房住。
遠在京城的甯欣,也收到了媽媽給的一筆轉賬,鄭重交代:“我給你哥做了個遮光床簾,你哥拿去找廠家生産,現在賣得不錯,給了我一些抽成,我給你轉了一些到銀行卡裡。這邊天氣冷,你衣服買厚一點,我看别的小姑娘穿皮靴,你也買兩雙,别像去年那樣回來一手的凍瘡。”
甯欣送走了家裡人,回去銀行查了一下轉賬記錄,發現除了一筆媽媽轉過來的五千元的記錄之外,還有每個月一千塊的記錄,幾乎都是跟在媽媽每個月轉過來的固定六百元之後。
她平時在學校裡跟着導師幹活,每個月能有一點補助,學雜費是全免的,壓根用不了那麼多錢。
她爸以前在家的時候,一分錢沒見着,不找媽媽要錢已經很不錯了。
媽媽給人做家政,幾乎沒有休息日,一個月收入一千,還是今年才漲到這個數字的。給了她六百之後,媽媽自己隻剩下四百。
媽媽說她自己吃住都不用花錢,勸也勸不動。
她想着,眼眶有些紅,出了銀行,就回寝室看看中午了就給她哥打電話,都顧不上長途電話費貴,聽到對面陌生的男聲,說道:“你好,我找甯樂意。沒打錯電話吧?”
她打的是她哥的手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