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越冬 > 第154章 争論

第154章 争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說完了過程就要說結果,這回皇帝沒再讓張庭舟代勞,而是自己道:“許遲兩氏相争足有百餘年之久,其勢盛之時,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廢立。可到了朕手上,不論是已經故去的兩位老國公還是遲太保與安慶侯都襄助朕良多,他們的兒孫也都是十分出色的英才,未來未嘗不會是我朝的名臣。”

“朕總想着,或許他們的争鬥也許可以在朕的手上化幹戈為玉帛。”皇帝先說起情來,“隻是朕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樣的地步。”

“諸位也都知道,安慶侯府近來受到不少針對,朕有回護之意,卻不想許逢予竟然會做下這等駭人聽聞的事情來。朕的大臣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被另一個大臣給滅了門。”

“這實在是件說出去也沒有人會信的事情,可是它就是真真切切的發生了,行兇者亦供認不諱。”皇帝沉痛不已,他看向三位宰相:“諸公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置才最妥當?”

三人以為皇帝已有定論,此時問詢不過走個過場,因而都說:“依法辦理既可。”

皇帝問掌管刑律的李汝義:“依法該如何辦?”

李汝義道:“滅門是死罪,首犯者當斬,其家眷男丁充軍女子為奴,其餘從犯或斬首或流放即可。”

皇帝道:“可是許家是有功于社稷的人,早在我朝建朝之初便追随太宗皇帝,一路建功立業,于亂世之中輔佐太宗皇帝登基稱帝,有從龍之功,若如此對待他的後人,叫朕日後如何面對先祖。”

三位宰相這便知道皇帝還是要保安慶侯府,不願意安慶侯府徹底失勢。

李汝義耿直道:“國有國法,許逢予曆任大理寺又任刑部,動手之時就該知道自己的行為需要承擔怎樣的刑罰。陛下,法度是世間最公正的東西,沒有什麼可以比法度更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黎相道:“臣附議。”

陳相看看黎相,又看看李汝義,他們相閣這三個人裡,他和許家的關系最遠,而這兩個本應該站在許家身後的人卻完全沒有為許家說話。

他便道:“微臣以為,許遲兩家紛争已久,這麼多年裡,兩家相互暗殺的事情數不勝數,不論是中宗皇帝還是您,都沒有插手管過這件事,現在突然說要管,那麼事發之前遲家聯合承恩公府埋伏安慶侯府的事情要不要管呢?”

“如果要管,遲家已經沒有人了,判決也沒有了意義,可如果不管,那麼許家對遲家的報複又為什麼要管呢?畢竟遲家的埋伏如果得手,被滅門的就會是許家。”

“是以微臣以為這是兩家私鬥,且有前因,不宜單純以國法論之。”

李汝義道:“國無法而不立,陳相這話太過偏頗,發生在端朝的所有事情都應該依照端朝的律法判定罪行。遲家的罪責亦可以查證之後判決,照樣公之于衆即可,這才是顯示一個國家公正的方法。”

“李卿啊,朕記得你有個女兒就是死在遲家的手裡,是嗎?”皇帝道,“朕還記得她和朕同一日生辰。”

“逢予和朕提起過,他總會提前一日給她過生辰,有一年沒趕上,想要萬壽節之後補給她,可是就在那年萬壽節那天的夜裡,她在回家的路上,被遲家刺殺,逢予趕到的時候,已經沒了氣息。”

李汝義呼吸重了幾息,他道:“陛下,那件事與今時今日的事情無關。”

“她遇刺的地方似乎正是安慶侯府前夜遇襲之處。”皇帝繼續道,“朕有些記不得當時對遲家的處罰了,李卿還記得嗎?”

李汝義臉色鐵青說不出話來。

遲家說這屬于許遲兩家的私鬥,他的女兒是被誤殺,推了那個動刀的侍衛出來認罪,真正的主謀卻還和他同朝為官,甚至于第二日還朝他拱手行禮,微笑挑釁。

那個人最後死在許逢予的劍下,也是私鬥,許逢予也就全身而退。

當時他自請外放在外,直到被調回上京之後,才知道許逢予已經把人給殺了。

即便如此,李汝義卻還是梗着頭道:“依法處置,才可使百官信服,今日若開此例,來日引得人争先效仿,恐會引得朝廷震蕩。”

皇帝又讨厭起李汝義的耿直來,他的耿直對着朝堂上那群令他頭疼的大臣時,他覺得無比通暢,但當李汝義把耿直對準他的時候,他又恨得牙癢。

皇帝看了眼張庭舟,張庭舟道:“宣帝時期,遲氏也曾圍殺過許氏滿府,兩家都曾互相滅過對方家門,且現今歸義侯府還在,遲家尚且算不上滅門。”

皇帝問遲良:“你怎麼說?”

遲良道:“遲曲得此結局實屬咎由自取,隻是遲家衆多兒女實在無辜,安慶侯府固然有報仇的前因,隻殺為首之人便是,滅門之舉确有些過激。”

“但許遲兩家之争實在太久了。”遲良又道,“就算許逢予今日不曾殺絕遲府,來日兩家要填進去的人命也絕不會比現在更少。是以微臣以為,不宜盡以國法論之。”

李汝義道:“難道以後誰人有了仇怨都可以以私刑解決嗎?陛下,這可是亂世之因啊。”

“李相!”黎相制止他,但是李汝義已經說完了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